中醫方劑是傳統醫學的瑰寶,深受普通大眾的喜愛。但是,目前社會上流傳的方子往往缺乏權威性,甚至沒有任何出處,以道聽途說、互相抄襲居多,很難說具備治療疾病的科學性和適用性。為此,《家庭醫藥》特別約請臨床經驗豐富的中醫師,將其從醫多年實踐總結出的妙方、驗方貢獻出來,每期一方,呈獻給廣大讀者。
(聲明:本欄目刊登所有組方均來自醫師個人經驗總結,未經本刊允許,謝絕轉載)
冬春季節,正是老年性皮膚瘙癢癥的好sEevyX7gbJTLFJiqon44Ig==發期。其病因是中老年人皮膚萎縮變薄,含水量降低、皮膚附件萎縮、皮脂腺及汗腺分泌減少,皮膚干燥,失去潤滑保護作用。加之氣候干燥,使皮內神經末梢更容易受刺激而發癢。每遇情緒波動、氣溫變化、使用堿性過強的肥皂、飲酒、進食辛辣食物、洗浴、衣被摩擦,甚或暗示等,都會表現為瘙癢劇烈,每次可持續數小時,尤以夜間為甚,常被抓破出血、感覺疼痛才癢止。時間長了,可出現色素性改變、皮膚肥厚、苔蘚化、皸裂等皮膚損害。
祖國醫學認為,老年性皮膚瘙癢癥與人體五臟六腑的功能變化密切相關,我們提倡通過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為身體肌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