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徐女士兩年前就發現自己大便帶血,她一直以為是“痔瘡”,加上平時工作忙,便自行到藥店買痔瘡膏擦,因為出血不多,也不疼,她并沒太在意。上周,徐女士如廁大便,發現馬桶里全是鮮血,這才慌了神,下定決心手術除“后患”。醫生建議她先做腸鏡檢查,誰知結果出來,竟是晚期直腸腺癌,并已出現多處轉移。得知結果,徐女士欲哭無淚,痛悔因為自已的疏忽和一拖再拖,延誤了最佳診治時機。
大多數人發現大便帶血時的第一反應就是痔瘡犯了,“十人九痔”嘛,自己買點痔瘡藥用用就可以了。殊不知,危險信號可能就這樣被自我誤診給掩蓋了。本來,痔瘡在長期便血發炎的炎性刺激下,也可誘發惡性病變。而直腸癌也可能壓迫直腸靜脈,使血液回流受阻從而繼發痔瘡,因此病變更容易被痔瘡的表象所遮掩。
其實,在現有醫療條件下,有些惡性腫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早期發現。許多發生在結腸或直腸的惡性腫瘤,如果能夠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治療效果是非常令人滿意的。
注意早期7個信號
(1)近期突然體重減輕,原因不明的貧血。
(2)腹部不適,腹痛及腹脹,食欲減退。
(3)大便習慣改變,腹瀉或便秘,或腹瀉便秘交替出現。
(4)里急后重,大便帶血、黏液、膿血樣物。
(5)大便形狀改變,變細、變扁或帶槽溝。
(6)肛門部或腹部有腫塊。
(7)既往曾有痔瘡、多發性息肉及乳頭狀腺瘤。
一旦出現上述信號,應立即到肛腸專科就診,通過必要的檢查以明確診斷。與直腸癌相關的檢查主要有3項:(1)大便隱血試驗,基本上可以證實大便有無帶血;(2)直腸指診,約70%的患者即可確診有無患直腸腫瘤;(3)做直腸鏡或電子結腸鏡檢查,看有無腫瘤并在鏡下活檢腫瘤組織進行病理檢查,這是直腸癌診斷的金標準。
預防措施要重視
由于直腸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因此還沒有特殊的預防措施,只能從減少直腸癌的發病機會出發,做到以下幾點:
(1) 積極防治直腸息肉、痔瘡、肛瘺、潰瘍性大腸炎癥的刺激,尤其是對于多發性息肉、乳頭狀息肉,一旦明確診斷,應早期手術切除,以減少癌變的機會。
(2) 飲食多樣化,葷素搭配,多食新鮮蔬菜水果,不要長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尤其是晚餐不能過量食用高脂高蛋白的食物。晚上這些食物不能完全消化,一些蛋白質的分解產物也不易充分吸收,這些物質積聚于大腸內,在厭氧菌的作用下,會產生胺、酚、氨、吲哚等致癌物質。
(3) 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暢。
(4) 保持心情舒暢,樂觀豁達的健康處世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