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迎春”新春大聯歡在京舉辦
河北藝術家演出“燕趙太平頌”
新朋老友聚一堂,百花迎春又一載。1月8日下午,北京人民大會堂宴會廳里歡聲笑語,高朋滿座,一年一度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舉辦的“百花迎春”新春大聯歡在這里如期舉行。來自中國文聯11個文藝家協會以及西藏、安徽、海南、河北的老中青三代藝術家齊聚一堂,共慶新春佳節。
整場晚會由“龍騰新春”系列歌舞集錦拉開序幕,晚會主架構是分別由來自西藏、安徽、海南、河北四地的藝術家獻上“高原格桑美”“江淮杜鵑秀”“海南木棉紅”和“燕趙太平頌”四個版塊的精彩章節,其中穿插老中青三代藝術家獻上的特別節目“革命人永遠是年輕”“新春抒懷”“青春寄語”,完整展現了中國文學藝術界當前的精神風貌與高超的藝術水準。
這是“百花迎春”晚會自2003年舉辦以來,河北文藝首次以獨立板塊形式呈現。為此,河北省文聯作為承辦方,周密策劃,精心安排,組織了150人左右的強大演出陣容參加演出。作為壓軸出場的由河北藝術家奉上的第四個章節“燕趙太平頌”異彩紛呈,高潮迭起。據悉,河北藝術家獻上的這部分節目,先期是按照一臺晚會的整體要求進行周密策劃編排,最后按照“百花迎春”大聯歡活動架構,壓縮成為一個亮點頻出的30分鐘節目版塊。
具有河北地域特色的雜技節目一出場就吸引了觀眾的目光,以盛大的場面,熱烈、奔放的形式,多彩的文化,展現河北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明
由著名藝術家劉秀榮、朱明瑛、陳思思等人帶來的河北民歌、戲曲聯唱更是韻味十足,由張鐵林與著名文學家王蒙的訪談節目《青春萬歲》,展現我省深厚的文化底蘊,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以及配樂詩朗誦《西柏坡抒懷》展示了西柏坡的歷史地位和巨大貢獻,詮釋了“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的深刻內涵。整場節目向全國人民展現了一個經濟快速發展、文化產業繁榮、人民和諧樂居的魅力新河北。
“百花迎春”是由中宣部、中央電視臺、中國文聯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文化品牌節目,每年出席晚會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及省部級領導人100多人,各個門類藝術家2000多人,中央電視臺一套、三套和多個地方衛視在春節期間播放,收視率近10億人次,號稱“中國第二春晚”。整臺晚會由中央電視臺于201 2年春節期間播出。
河北省第四批省級非遺項目出爐
日前,河北省公布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共包括十大門類111個項目(子項123項),涵蓋了民問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
據介紹,此次公布的名錄項目中,首次列入了書法類項目——南宮市和大名縣的“南官碑體”書法藝術,擴充了傳統醫藥類項目,包括保定的腹臟推拿術、定州市的金牛限藥、鹽山縣的丁氏正骨、青縣的點穴撥穴療法。一批珍貴瀕危或大家耳熟能詳的項目也列入了名錄,如蔚縣高蹺戲、吳橋雜技口藝、寬城的熱河二人轉、趙縣道情、固安相子(紙雕)、撫寧逛樓、黃驊迷蹤拳、承德滿漢全席傳統制作技藝、河間驢肉火燒制作技藝等。
河北省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大省,境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形式多樣、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目前,蔚縣剪紙、豐寧滿族剪紙、唐山皮影戲、冀南皮影戲、河間皮影戲、昌黎皮影戲等6個項目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有國家級非遺名錄項目132項,總數居全國前列。據悉,河北省已公布四批省級非遺名錄項目共計511項(子項538項)。
河北籍在京文化名人建言家鄉文化發展
日前,由河北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廣電局、省文聯、省作協聯合主辦的“故鄉情——2012河北籍在京文化名人懇談會”在北京梅地亞中心隆重舉行。
200余位在各個藝術門類中取得顯著成就的河北籍和曾在河北工作過的在京藝術家歡聚一堂,共敘鄉情,共同為家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特別是文化的繁榮發展,建言獻策。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艾文禮出席懇談會并講話。副省長孫士彬主持懇談會。
中國作協名譽副主席、中宣部原副部長、中國作協原黨組書記翟泰豐,文化部政策法規司司長韓永進,八一電影制片廠廠長明振江,著名歌唱家戴玉強等,紛紛從不同角度,對河北的文化發展提出積極的意見和建議。大家表示,河北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是藝術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熱土,愿意為家鄉發展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
評劇《楊三姐告狀》晉京演出
近日,灤南縣成兆才評劇團排演的傳統評劇《楊三姐告狀》登上了北京梅蘭芳大劇院的舞臺,讓首都觀眾感受到傳統戲曲的魅力。《楊三姐告狀》誕生于上世紀初,由評劇創始人成兆才根據家鄉真人真事創作。成兆才是灤南縣扒齒港鎮繩各莊村人,為評劇事業奮斗40余載,創作、改編和整理了《花為媒》、《杜十娘》、《獨占花魁》、《楊三姐告狀》等102個劇目。
近年來,灤南縣成兆才評劇團立足農村題材,貼近生活,服務發展,關注民生,不斷推陳出新,先后刨作了《冤家?親家》、《大棚緣》、《啞女》、《柳樹灣的村官》等優秀劇目。該團創排的現代評劇《三進門》先后在石家莊、北京進行匯報演出,并在全雀巡演,獲得社會各界的一致贊譽。
兩民間博物館將亮相新師大北院
日前,河北省文化產業項目“新師大北院”又一批文化項目通過專家評審,即將入駐。其中包括古玉鑒賞博物館、河北陶瓷博物館、“北院印象”音樂文化主題公園、體育藝術表演團演出等。
此次八駐的古玉鑒賞博物館與河北陶瓷博物館特別搶人眼球,成為參加評審項目的一大亮點,它們共同的特色就是挖掘了石家莊本土歷史悠久的工藝文化。河北省陶瓷博物館較為全面地涵蓋河北省陶瓷藝術,以河北省曲陽定瓷為核心,將古陶瓷展示、文化交流、產品銷售、大師藝術創作和普通市民互動體驗功能融為一體。博物館內除了日常性的古陶瓷展示、陶瓷文化交流活動、大師作品展示、產品展示外,還專門開設了陶瓷互動體驗中心,觀眾可以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親身體驗拉坯、刻花、剔花、彩繪、捏塑等這些陶瓷生產工藝,也可以做出一件完整的作品,博物館會專門為其燒制,為觀眾提供了動手體驗制作陶瓷的機會。而雅虹古玉藝術博物館是要打造成一個收藏、保護、傳承中國古代玉器文化與人類文明探源工程的核心技術中心。
據了解,新北院作為承載多個文化創意產業項目的平臺和載體,下一步將尋找文化特色企業參與各項大型活動,為省會市民帶來全民互動的文化活動新體驗,打造既符合文化定位,又融入普通市民生活的更具“人氣化”“實用化”“落地化”的新型創意產業基地。
“同源”書法展亮相
目前,由河北省美術家協會、省美術研究所主辦的“同源——陳傳席、李明久書法作品展”在石家莊市舉行,此次展覽共展出了兩位藝術家的50余件作品。
據了解,陳傳席教授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是中國知名的美術史家和評論家之一。李明久先生是全國著名山水畫家,曾任河北師大美術系首任系主任。此次展覽以“客串”形式,展現了陳傳席和李明久兩位藝術家的近期書法作品50余件,力圖從繼承傳統、外師造化的角度,揭示中國畫和中國書法“同源”的內在藝術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