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亞林,字芥舟,1969年生于山東濱州。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本科,云南藝術學院中國畫寫意花鳥方向碩士研究生,獲文學碩士學位,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在昆明、南寧、貴陽、武昌、上海等地舉辦個人畫展,并多次在全國各級各類書畫大賽中入選、獲獎
初識鄭亞林先生就被他謙和的品性所感染。
對于藝術家而言,能否創作出有價值的藝術作品取決于藝術家的心態。所謂的心態可以分為藝術家為人處世的態度和其對待藝術創作的態度。這兩者之間尤以前者更為重要。鄭亞林先生,為人謙厚。其在繪畫方面有很高的造詣,研習中國古今經典名作,進而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都虛心納下,秉承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古訓。單憑這一點也非常人所能及。
在繪畫方面,鄭亞林先生崇尚清代虛谷畫風。因而,在他的繪畫作品中,我們也能看到虛谷的影子。虛谷作為“海上四大家”之一,被譽為“晚清畫苑第一家”。
虛谷曾是清軍一名參將,因不滿朝廷統治,不愿奉命攻打太平軍。出家為僧。做了和尚之后,卻又不受佛門清規戒律的約束,“不茹素,不禮拜”,“惟以書畫自娛”。他曾往來于上海、蘇州、揚州一帶,賣畫為業。他攜筆墨、著僧裝,閑中寫出三千幅,行乞人間作飯錢,云游四海,清貧于世卻筆墨人間,他行程之廣、畫作之多,為當時罕見。他承古創新,另辟蹊徑,廣集素材,勤奮墾作,終成一代巨擘。早年學界畫,后以擅畫花果、禽魚、山水著名。風格冷峭新奇,秀雅鮮活,無一筆滯相,匠心獨運,別具一格。
與之相比,鄭亞林先生亦是遍訪名山大川,廣結名家、畫友,不斷學習、積累,為后期的藝術刨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虛谷善于調理把握章法的中偏、正欹、平奇、虛實、輕重、藏露與布白,使畫面空靈,有強烈的空間感。這在長條畫幅上表現尤為明顯,橫斜排列巧妙,氣勢浩大,敢于突破常規。平中求奇,從而達到靜中有動,虛實相生,生意盎然。虛谷敷色淡雅,重視色調的統一與淳樸的美感。他還善于在色紙古金箋上使用白粉,使其白色荷花、仙鶴毛片和白粉含石綠的折枝蘭花等,顯得栩栩如生。虛谷的這些特點也滲透到了鄭亞林先生的作品里。鄭亞林先生不僅繼承了虛谷作品中的這些精髓的部分,還不斷研習,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畫風。
鄭亞林的葡葉酣暢淋漓,大氣磅礴。藤蔓蜿蜒,變化多端,筆力飽滿。果實晶瑩剔透,瑩潤誘人。他筆下的鳥雀,形態可掬,趣味十足。鄭亞林先生立足于“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藝術主張和傳統進行創作,他十分注重畫面全局構圖和墨韻氣勢,強調對物象的感知和理解。用強悍、稚拙、富有節奏的線條,描繪出一個又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物象。畫面之上,又多以詩入畫;韻味濃濃之感頓與畫面畫意恰當融合,使樸素與華麗,雅俗與共賞相得益彰。
從鄭亞林先生的畫中,我們能讀到更多的是隱隱的禪意。這也正是沿襲虛谷畫風而產生的影響。虛谷作為一個僧人畫家,將其禪悟滲透到他的作品里。鄭亞林的畫中同樣藏有一絲寧靜。
(責編: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