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紀50年代初即開始從事軍事外交工作的國防部原外事局局長傅加平曾向《解放軍報》回憶說,新中國成立之初,解放軍負責外事工作的機構只下轄兩個科: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科,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科,與中國有軍事關系的國家只有十幾個。到改革開放前的1978年,一年出訪團組僅一二十批,來訪團組三四十批,在華設有武官處的國家也就二十來個。
而60年后,特別是歷經了改革開放的巨大變化之后,“在軍事外交領域,我國超越了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經濟發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全方位發展同世界各國的軍事關系,在許多領域取得了突破?!彼偨Y說。
中國軍事院校中越來越多的外軍學員,正是這種日趨務實、活躍、開放作風的反映。
同時,外訓學員的來源國也更加多元。如何讓他們真正知華?除了無微不至的安排保障,解放軍外訓的亮點到底是什么?
2011年9月,作為軍隊院校改革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南京陸軍指揮學院召開了軍隊院校和訓練機構外訓教學改革工作會議。據軍隊媒體報道,這次會議的主題是“貫徹落實全軍援外工作會議和第十六次全軍院校會議精神,深化外訓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我軍外訓質量效益”。
會議強調,全軍外訓單位“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努力提高我軍對外培訓的質量效益,在新的起點上推進我軍外訓工作創新發展”。
無私援助 據2005年由軍事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史要》,截至當時,解放軍先后承擔外訓任務的單位有院校、部隊、醫院和工廠等單位130多個。這些單位都成立了外訓工作領導小組,設置了相應的外訓機構,為保證外訓教學質量,培養了一支優秀的教員和翻譯隊伍。
解放軍總部對派往國外的軍事專家,提出了技術過硬、專業對口,并會講、會做、會教的要求。中國人民解放軍外訓的對象,既有軍事指揮員和政工人員,又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外訓的方式,一是派遣軍事專家到受援國施訓,一是接收受援國軍事學員來中國培訓。
這部專著顯示,人民解放軍的外訓工作大體經歷了3個階段:
第一階段:1950年至1963年。這一階段盡管人民解放軍進行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的時間不長,自身訓練還有不少難題,但凡是友好國家提出外訓方面的要求,只要有可能都盡力給予滿足。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史要》說,從1950年起,人民解放軍先后對越南、朝鮮、古巴、老撾、阿爾巴尼亞等國派往中國的6700多名各種類軍事學員進行了培訓。同時,人民解放軍先后派出各類專家700余人到一些受援國幫助培訓軍事人員。其中,為越南承擔的培訓任務最多。
第二階段:1964年至1978年。這一階段中國宣布了對外經濟技術援助的八項原則和新的援外政策,要求中國承擔培訓任務的國家迅速增加,外訓工作有了較大發展。
在這一階段里,人民解放軍先后為40多個國家培訓了軍事人員,派出軍事專家6400余人,接受外軍學員8000余人。訓練內容由步兵輕武器裝備的使用和基本戰術,發展到陸、海、空軍重裝備的專業技術和合成軍的戰役戰術。
國防部外事辦公室原主任詹懋海少將曾向《解放軍報》回憶自己赴坦桑尼亞進行外訓的情況。
“進入20世紀60年代,亞非拉人民爭取民族解放斗爭風起云涌。一些剛剛脫離殖民統治的非洲國家,迫切希望建設自己的軍隊。應這些國家的請求,中國政府決定派出軍事專家組,支援非洲兄弟建設國防。”
“中國對非軍援是真誠無私的,不附帶任何條件。我們始終從心底尊重非洲兄弟,我們的軍援不求回報。1969年,當我們培訓的桑給巴爾軍校學員即將畢業時,坦方表示,希望中國專家提出這些學員的任職建議。我們認為此事非同一般,立即請示國內。毛主席親自批示,我方專家可以組織畢業考試,但是坦方軍官任用屬于內政,我們不能介入?!?br/> 詹懋海說,中方的無私援助贏得了坦方的高度信任。坦方后來將各軍種的培訓任務交給中國軍事專家承擔。在坦贊鐵路建設進入高峰時,中國對坦軍事援助也全面展開。解放軍專家不僅在坦南部地區培訓陸軍人員,還在其他地方開展海、空軍培訓?!斑@不僅為坦桑尼亞維護國家獨立和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在非洲大陸產生了廣泛的輻射效應。此后獨立的非洲國家紛紛邀請我軍事專家為其培訓人員,并派遣了大量軍事留學生來華學習。”
而在1972年6月,中央軍委在批轉總參、總政《關于向國外派遣軍事專家問題的報告》中強調指出:“在對外訓練中,應著眼提高受援國自訓能力,以培養骨干為重點?!比嗣窠夥跑娕沙龅能娛聦<?,在教學中,首先培訓外軍教官,再同外軍教官合作任教,爾后在他們的指導下由外軍教官獨立任教;除教會所學專業外,還安排學習教學法、部隊管理和訓練方法等。中國軍隊的上述做法,得到受援國的普遍好評。
交朋友 解放軍外訓的第三階段就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在這一階段中,隨著對外軍事援助方式的改革,外訓工作繼續得到發展,又新增加若干個國家的培訓任務。
僅1979年至1987年,人民解放軍向國外派出軍事專家2800余人,接受外國軍事學員2600余人。外訓工作的做法是,以派出專家到受援國就地培訓為主,接受外國軍事學員來中國培訓為輔。這種做法,使外訓工作同受援國的實際需要更加緊密地結合,提高了培訓效果。20年來,為發展中國家軍隊培訓各級指揮和專業技術人員數千名。
作為過去外訓工作的主要特點,《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史要》總結說,人民解放軍制定了“從受援國的實際出發,為受援國著想,積極幫助受援國軍隊提高自訓能力和掌握中國提供的武器裝備”的外訓工作方針。
自2000年后,中國軍隊外訓出現變化。《解放軍報》報道,位于北京昌平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防務學院,2004年到2010年,該學院畢業的外訓學員已達4000多名,分別來自近150個國家。
國防部外事辦公室原主任羅斌接受《解放軍報》專訪時說,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的軍事外交工作談理念比較多;改革開放之后,務實性合作增多,更注重具體問題的解決。特別是我國提出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后,軍事外交工作據此開創了不搞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開放式新型區域安全合作機制,開展了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地區安全對話與合作,參加了上海合作組織、東盟地區論壇等活動,增進了與各國的相互了解與信任,促進了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更多國家的軍人來到中國學習。類似開放模擬指揮所一類的舉措也開始出現。
2011年9月,軍隊院校和訓練機構外訓教學改革工作會議強調,要以深化外訓教學改革為突破口,培育外訓教學新的增長點,彰顯我軍外訓特色優勢,不斷增強我軍對外培訓的國際影響力。要牢固確立質量至上的辦學理念,科學設置訓用一致的課程專業,著力打造多元兼容的師資隊伍,積極探索混編合訓的培訓模式,大力推行多樣互動的教學方法。
課程豐富 今天解放軍的外訓課程豐富多樣。
2004年,《解放軍報》曾報道了時任武警指揮學院武警發展戰略教研室副教授郭修斌的事跡。他是武警指揮專業、武警防暴理論創建人之一。這篇文章說,“2000年上半年,又一個重擔落在了郭修斌身上,”組織派他擔負國防大學外訓系“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課的授課任務。
軍報還報道過解放軍軍事經濟學院外訓學員的情況。“燒武昌魚放一大盤蔥花,整條魚被翻得七零八散。這不是影視作品里的鏡頭,而是軍事經濟學院外訓士官學員在進行《中國烹飪》課程考試時的真實場景?!?br/> 中餐顯然對外軍軍士長們是很嚴峻的挑戰。比如,他們大多等鍋里的油燒得亂濺才把魚倒進去,可能是怕魚燒焦了,就拿起鍋鏟不停地把魚翻來翻去,一會兒就把魚皮魚身給翻破了。這所學校在2007年首次迎來外訓學員。
中國軍事院校對于營造外訓學員的學習、生活環境也是煞費苦心。
比如,南京陸軍指揮學院國際軍事教育交流中心為了結合中國“慎戰”“止戰”等傳統兵學思想,大力傳播和平理念,在教學大樓的大廳里設置了鑲嵌著真草隸篆等各種字體的一面墻,所有字體書寫的都是同一個字- - -“和”。
“在一所本應以‘戰’為主要教學內容的軍校里,主體建筑大廳里撲面而來的卻是一大片的‘和’,我們的腳步都在這面‘和’字墻前停了下來。后來才知道,和記者一樣,已經有成百上千位外國學員在此駐足良久?!薄督夥跑妶蟆氛f。
2008年,解放軍還向外訓學員開放了濟南軍區確山合同戰術訓練基地,來自67個國家的179名軍事留學生在這里觀摩了“前鋒-2008”實兵實彈演習。
?。ㄕ浴督夥跑妶蟆?、《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史要》,本刊記者山旭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