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在浙江衛視播出的青春偶像劇《北京愛情故事》在網上掀起熱議:八零后究竟怎么看待愛情與友情,金錢和地位對于愛情的選擇到底有無影響,“富二代”和“鳳凰男”的終極PK等等。這些屢見不鮮的話題,在包裹了“愛情”的名義下,被幾個俊男美女鮮活地演繹出來,受到年輕觀眾追捧,很多臺詞被奉為經典,在微博上廣為傳播。
“北愛”講述七個八零后年輕人在北京的愛情故事。程峰是一個浪蕩不羈的公子哥,有過無數個女友,卻沒有真正愛過一次。大學同學林夏對他的愛是真誠的,可他并不領情。同為大學同學兼哥們的吳狄相戀數年的女友楊紫曦為了一個富二代ANDY而把他甩了。石小猛的女友沈冰從老家來到北京,令程峰意外的是,他居然對朋友的女友一見鐘情。
家庭背景、成長環境、性格愛好各不相同的七個年輕人在北京這座大都市里愛著、恨著、哭著、笑著,投入地生活著;熒屏外的觀眾也隨著熱烈討論著,反觀和思索著自己的生活。有觀眾中肯地說“北京·愛情·故事”三個關鍵詞代表了這個故事想要表達的所有。鮮有一個城市能像北京一樣有包容力,容納各種人群,各種思想,各種理念。這兒的人真誠、直率、敢愛敢恨,所以這里發生的故事也是熱烈的,有激情的,有碰撞的。
“我活的好好的我死什么勁啊,我死了還怎么證明愛情啊!”“面對你私生活糟爛的問題,我們選擇并肩作戰,同仇敵愾”“安全感取決于對愛情的真誠度,只要你愿意,我隨時在原來的地方等你”。這些或戲謔或深情的臺詞,在京片子的陪襯下更有韻味。劇中人物的真性情——為了愛情混不吝的勁頭,也是北京這座城市培養出來的氣質。所以很多人討論"北愛"到底想要傳達什么價值觀,為何把“鳳凰男”石小猛安排了那樣的結局,相反“富二代”程峰就抱得了美人歸。其實你只要理解了這座城、這些人,就會明白——按照自己的真心生活,不隨流不虛偽,才能在這個熱鬧的大城市里得到屬于自己的真幸福,否則你擁有再多的錢都沒有用。萬貫家財,比不過知心愛人和三五好友。
也有觀眾說,這個愛情故事其實講的是一個奮斗的故事,比那個叫《奮斗》的故事更加接地氣——這點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筆者認為,雖然兩劇有相似之處,但是在故事節奏的掌控上,導演的功力把控上“北愛”還是不如《奮斗》,還是顯得稚嫩,故事節奏略顯拖沓,橋段設計有灑狗血的嫌疑。“拍得不夠精致”,是觀眾對該劇最大的詬病。陳思成是個很有個性的演員,但現在還不是一個成熟的導演。
沒有在北京生活的經歷,不會寫出這么接地氣的故事;沒有真正地愛過,不會把愛情這么痛徹心扉地“分析”。雖然這部劇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在現實主義題材被家庭倫理等中老年題材電視劇占據大半江山的熒屏中,一部有誠意、有愛、有生活的青春偶像劇,足以被稱作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