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海峽論壇·海峽新聞出版業發展論壇(簡稱發展論壇)于6月16-19日在廈門日航酒店舉辦。來自海峽兩岸新聞出版行業的360多名代表圍繞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ECFA深入實施的新形勢新要求,以“擴大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為主旨,以兩岸青年編輯交流為重點,以“加強兩岸出版合作、共同提升中華文化競爭力”為主題,共商推動新聞出版業創新、發展大計,共繪中華文化繁榮、發展藍圖。
論壇亮點
本屆論壇的主要亮點:一是突出“加強兩岸出版合作、共同提升中華文化競爭力”這個主題。邀請新聞出版總署領導、福建省領導和臺灣新聞出版界代表致辭,邀請兩岸新聞出版界共5名專家演講。通過發展論壇,兩岸新聞出版界進一步達成共識,共同以提升中華文化競爭力為目標,探討在兩岸業界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基礎上,如何合作開發面向世界的新聞出版產品,開拓華文出版物國際營銷渠道,合作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聞出版企業,培養高素質的新聞出版國際化人才隊伍等。二是突出海峽新聞出版業發展論壇民間交流這個特色。從2009年首屆海峽論壇舉辦以來,兩岸新聞出版界就積極參加。臺灣新聞出版業界參加本屆發展論壇的協會、公會數達到15個,超過前三屆。福建省新聞出版界5個行業協會依據各自協會職能,與臺灣各協會、公會進行對口交流,深入探討如何進一步發揮兩岸行業組織在促進兩岸新聞出版業界交流、合作、發展中的作用,深入探討如何加強兩岸出版合作、共同提升中華文化競爭力。三是突出兩岸青年新聞出版工作者交流這個重點。青年新聞出版工作者是兩岸新聞出版界的未來和希望。本屆發展論壇首次邀請兩岸青年新聞出版工作者參加,以輕松活潑的形式進行生活、文化、產業等方面的交流,加強了解,增進友誼。
兩岸合作提升“紙上競爭力”
兩岸出版業優勢互補,華文出版要實現“走出去”的目標,兩岸攜手幾乎是水到渠成的選擇。兩岸出版業合作“走出去”的思路在論壇中一經提出,就得到兩岸業界人士的高度認可。個中緣由,除了提升中華文化競爭力的使命與目標外,也與兩岸出版業的行業生態頗有關系。在臺灣圖書出版事業協會理事長陳恩泉看來,大陸出版行業的發展與壯大,對臺灣出版業可謂危機與轉機并存。“大陸目前的出版品種、圖書總印數、日報總發行量都已躍居世界第一。對臺灣出版業來說,如果不能借此機會與大陸攜手合作,那么臺灣出版業反而會提早成為‘出版慘業’。”
不過。面對“小而強”的臺灣出版業,大陸出版界也并沒有以老大自居。新聞出版總署對外交流與合作司司長張福海認為,與臺灣相比,大陸出版市場以紙本為主,依靠壟斷經營的模式無法持久。而臺灣出版市場雖然小,但動力強、起步早,人才、經驗及理念都有優勢。“臺灣的不足在于出版企業實力小,在國際市場上議價能力不足。”所幸臺灣的劣勢剛好為大陸所長,兩岸的出版合作在一開始就有了極強的互補性。
兩岸合作,福建成果豐
這些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批準實施了《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和《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包括新聞出版總署在內的許多中央部門和單位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福建發展的政策和舉措。福建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2011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1.75萬億元,增長12.2%;財政總收入2596.12億元,增長26.3%。
2010年福建新聞出版業經濟規模綜合評價居全國第八位,比2009年前進兩位。2011年福建新聞出版業實現增加值130.92億元,增長15.03%;營業收入600.70億元,增長12.07%。尤其在新聞出版對臺交流合作方面,福建一直走在各省份前列。福建被新聞出版總署確定為兩岸出版交流試驗區,兩岸出版交流合作工程被總署列為“十二五”新聞出版業重大項目之一。海峽新聞出版業發展論壇、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海峽印刷技術展覽會、海峽版權創意產業博覽交易會、海峽媒體峰會等成為兩岸知名的交流合作平臺。閩臺合作出版、版權貿易活動密切,涉臺圖書出版成為福建出版優勢門類。2011年福建進口臺灣出版物1835.23萬人民幣碼洋,出版物出口臺灣4163.81萬人民幣碼洋,福建對臺出版物貿易額繼續在各省份中保持領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