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成氣候之前,美國出版業里橫行霸道、不守規矩的惡棍是巴諾書店。那時候,業界指責巴諾的“罪狀”包括圖書打折貶低文化、恃強凌弱擠壓獨立書店、要挾出版社多給折扣、不務正業介入出版。
1998年3月,美國書商協會和23家獨立書店聯合起訴巴諾和鮑德斯,聲稱這兩家連鎖書店利用其市場壟斷地位,強迫出版社提供優惠折扣、延長付款周期、并向連鎖書店支付圖書陳列費。借助這些非法行為,巴諾和鮑德斯加大圖書降價幅度,欲置獨立書店于死地。當時的書商協會會長解釋訴訟的動機:“這不僅僅是一個市場競爭問題,而且關系到美國文化的生存。如果圖書市場被這兩家連鎖書店壟斷,消費者失去選擇,倒霉的就是文化。”
現在,天外有天,與亞馬遜相比,巴諾是小巫見大巫。鮑德斯已經破產,巴諾在亞馬遜的打壓下奄奄一息。惺惺相惜,出版社和獨立書店既往不咎,視巴諾為同一戰壕的盟友,大家槍口一致對外,當年痛斥巴諾書店的種種“罪狀”,現在都轉到了亞馬遜身上,包括圖書打折、擠壓獨立書店、強迫出版社讓利、不務正業介入出版。
于是,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亞馬遜的一舉一動,都受到業界的指責,那些與亞馬遜合作的作者,也遭到出版社和書店的敵視。
南希·珀爾是美國著名的圖書館員、暢銷書作家和文學評論家,曾擔任西雅圖公共圖書館的華盛頓圖書中心執行主任。她閱讀廣泛,知識淵博,經常在公共廣播電臺推薦圖書,在圖書館界、出版界和讀者中享有盛名。2011年,珀爾被《圖書館雜志》評為年度最佳圖書館員。西雅圖一家公司以珀爾為藍本,制造了一個圖書館員玩偶,在旗下的精品連鎖店銷售。這個玩偶以一摞書籍為背景,珀爾手指嘴唇,意思是“別吵,安靜讀書”。
2003年,珀爾出版了《閱讀欲望:適合每一種心情、每一個瞬間、每一個理由的推薦書目》(Book Lust:Recom-mended Reading for Every Mood,Moment,and Reason),該書分200個類別,推薦了1800本小說,第一年印刷9萬冊,成為當年的暢銷書。
今年1月11日,亞馬遜宣布,與珀爾合作,推出一套叢書,名為《重燃閱讀欲望》(Book Lust Rediscoveries),專門出版那些珀爾曾經推薦但已絕版的小說。這套叢書每年出六種,珀爾為每種書撰寫簡介,提供思考題和進一步閱讀的參考書目。
但是,巴諾書店和獨立書店紛紛表示,將抵制珀爾的這套叢書。位于首都華盛頓的獨立書店“政治與散文”的進貨員說:“亞馬遜與書店勢不兩立,我不會進這套書,讓亞馬遜賺錢。”
“西雅圖偵探書店”的老板迪基憤憤地說:“珀爾與亞馬遜合作,意味著她背叛了獨立書店。珀爾不再是一個圖書館員,她現在是一個出版商,所以她的觀點不再客觀。她將自己的名譽借給亞馬遜,不再是中立人物。今后無論她推薦什么書,都讓人懷疑是亞馬遜的指使,至少受到亞馬遜的影響。”
珀爾對此一笑置之:“凡是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只認真理,不認權勢。”珀爾說,她決定與亞馬遜合作時,也考慮到獨立書店可能的反應。從1979年到1988年,她辦過9年書店,所以很同情獨立書店。“我天真地以為,獨立書店能夠理解這套叢書的價值。十幾年來,我一直夢想要讓這些圖書重新出版。這是很值得的—件事。”
珀爾與亞馬遜合作的消息公布后兩天,位于俄勒岡州尤金市的“太平洋西北書商協會”會長托姆·坎布里斯收到50個會員的郵件,對珀爾與亞馬遜合作表示“驚愕”。整個協會只有165個成員,可見書商們對珀爾投入亞馬遜陣營的反應之強烈。2011年,該協會授予珀爾“終身成就獎”,表彰她的《閱讀欲望》一書對書業的貢獻。現在,有會員要求協會遣責珀爾,坎布里斯認為,珀爾是圖書界知名人士,在讀者中具有號召力,能推銷圖書,大家不可義氣用事。
珀爾的文學代理人維多利亞·桑德斯對書店的負面反應感到驚訝。桑德斯說,她們找過紐約所有大中型出版社,每家都無一例外地拒絕了珀爾的出版建議。出版社認為這套叢書冊數太多,版權歸宿復雜,不值得花費精力。但是亞馬遜非常熱情,理解這套叢書的意義,讓珀爾十分感動。亞馬遜和珀爾都清楚,出版這套叢書沒有多少利潤可言。桑德斯作為代理人,每本書的傭金只有幾百美元,只夠在曼哈頓的餐館請人吃頓飯,而且只夠吃午餐。
珀爾說,她的目的是讓這些絕版圖書重新與讀者見面,獲得第二次生命。“這些不是暢銷書,不是名人傳記。這些是我讀過并珍惜的圖書。我堅信讓這些書再版是為民造福的好事。”珀爾將叢書部分收入捐給華盛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的“南希·珀爾公共圖書館員獎學金”。
書店對珀爾和亞馬遜的抵制,反而有利亞馬遜。那些想讀珀爾新叢書的讀者,只能從亞馬遜網站上購買。而且,書店批評和抵制珀爾這個鼓勵民眾閱讀的圖書館員,讓亞馬遜成了推廣閱讀、繁榮文學的英雄。在普通讀者眼里,獨立書店顯得心胸狹窄、鼠目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