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在新時期,基層黨組織和黨員要密切聯系群眾,必須在服務群眾上做文章,真正把功夫花在服務上。
宗申集團和武隆縣創新黨員服務載體,做實聯系服務群眾工作,其特點有二:一是整合資源,變“單打獨斗”為“集中力量”,完善了黨組織的服務功能。比如宗申集團成立黨群事務部,融黨、工、團工作于一體,有效整合了黨建資源、提升了服務效用。二是暢通渠道,變“坐等上門”為“主動下訪”,促進了上情下達和下情上傳。比如武隆縣依托黨群俱樂部,做到黨群“無障礙”交流,架起了黨群“連心橋”。
近年來,合川區在服務群眾方面也創新了“三大載體”,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一是“村(居)民開放日”解民憂,鋪筑民生“通達路”。區、鎮街(部門)、村(社區)三級干部,定時定點公開接訪、解惑答疑、宣講政策,化解了大批陳年積案和復雜棘手問題。二是“五送”活動暖民心,系牢干群“連心結”。緊扣感情、惠民兩個要點,開展送溫暖、送平安、送健康、送文化、送科技的“五送”活動,群眾由衷贊嘆:“現在我們的小事變大了、變重了,干部的態度變好了、變親了!”三是“民情會所”惠民生,注入黨群“黏合劑”。把村(社區)公共服務中心打造成“民情會所”,打造成群眾議事廳、為民代辦點、困難應急站、文明德潤苑,使之成為群眾愿去、想去、常去的便民利民場所。
實踐證明,在新時期,要創新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群眾的方式,必須建立健全五大機制。
一是建立民情通達機制。建立定期走訪、定點接訪、帶案下訪、重點約訪、駐點查訪、專題回訪的“六訪機制”,搭建直接聯系群眾的“快車道”,確保上情下達、下情上傳。
二是建立民事辦理機制。采取即接即辦、全程導辦、逐級代辦、協調引辦、專項督辦的“五辦”方式,切實辦理民事、保障民生,變“坐等辦”為“主動辦”。
三是建立矛盾排解機制。建立區領導包鎮(街)、部門包村、鎮街領導包片、干部包戶的“四包責任制”,做好聽取申訴、勸導說服、排查矛盾、調查處理等工作,切實將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杜絕群體性事件發生,避免出現“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現象。
四是建立幫帶發展機制。建立城鄉聯建、支部連線、村企共建、黨員結對等模式,幫帶欠發達地區和后進村(社區)加快發展,幫帶困難群眾脫貧致富。
五是建立考評激勵機制。建立黨員崗位職責考評機制、服務過程評審機制、群眾評議工作機制等,切實推動聯系服務群眾工作落地生根、取得實效。
(作者系中共合川區委常委、組織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