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鄰居老趙說要去住養老院,但后來又說不去了,因為養老院專門給他派來一男保姆。據說這是養老院采用的一種最新延伸服務。對于更愿意與家人生活在一起的老人來說,這不啻于一大福音。
但這男保姆實在可疑,關鍵就是他太像老趙了。見過老趙年輕時模樣的人說,這保姆活脫脫就是一小趙。
各種傳言風生水起。
有人說老趙假正經,雖然一輩子未結婚,但欠下了幾筆孽債,小趙算是其中之一筆。
有人用開玩笑的口吻去問老趙。老趙有些生氣,“你想從我這里找什么答案,別以為我不知道,但我不告訴你。你愛怎么想就怎么想去吧?!?br/> 那人不甘心,又去找小趙(大家暗地里都這么稱呼那男保姆了)求證。但小趙顧左右言他。這小子雖然年輕,口風倒是緊得很,脾氣也不似老趙那么壞。
小趙對老趙的侍候無微不至。
天暖和了,小趙推著老趙出去踏青;天冷了,小趙定時讓老趙曬太陽。他的烹飪技術,老趙更是贊不絕口。老趙想吃什么喜歡玩什么,小趙都了然于心,而且可以如數家珍地倒背如流,簡直可用“心有靈犀”來形容。
難得的是,小趙在保健醫療方面也非常在行。一次老趙冠心病發作,虧得小趙及時施救,才救了他的性命。
不需離開自己家,保姆的服務不僅專業,更具有勝似親人的溫馨,這該多好啊。好幾位老人都去養老院申請這種延伸服務。令他們失望的是,養老院婉拒了,說暫時不提供這樣服務,因為目前還處于試驗階段,要等到成功后才能全面推廣。
這愈發引人關注。
不久,晚報一位記者對這種延伸服務作了揭秘。原來這是某人工智能研究所與養老院聯合進行的一項名為“‘自己’照顧自己”的專門研究。目前只招募了十名志愿者。研究人員在提取志愿者相關數據后進行去老年化、不良因素剔除等一系列技術處理,制造出一個相當于志愿者年輕時的高仿真機器人。機器人經過專業訓練,即可負責全面照顧老人生活起居的工作。
“自己”侍候自己,遠勝過由子女照料的傳統模式。至于是在養老院還是在老人家中實施,則視具體情況而定。當然,養老院與志愿者及家屬須簽一份內容詳盡的協議。老趙一直不向鄰居們透露,是因為志愿者必須在特定階段對試驗內容保密,這也是條款中約定的。
沒錯,到老趙家來的保姆就是一個機器人。由于其外貌、生理、心理指標乃至于性格和思維模式都是根據老趙這個原型復制的,所以鄰居們開玩笑,悄悄稱這位機器保姆為小趙,也算是誤打真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