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歐錦賽之旅,也是一場波蘭特色城市和球場的“巡禮”。
6月8日傍晚,夕陽的余暉照耀在以波蘭國旗色為設計靈感的紅白相間波蘭華沙國家體育場上。柔和的光線透過國家體育場淺色的頂棚灑落在綠草如茵的賽場上,是沸騰之前的片刻寧靜。
本屆歐錦賽開幕式表演總長度僅12分鐘,簡潔明了,讓人再也無法忘掉,這是一場在波蘭土地上舉辦的盛會。
隨著音樂響起,四條彩帶從高空降下,兩條紅白,兩條藍白,分別代表著開幕戰對陣雙方—— 波蘭和希臘—— 的國旗色。球場中央是一個巨大的蘑菇,慢慢張開后,一架巨大的鋼琴浮現出來,緩緩流瀉出的,是匈牙利音樂家亞當斯·捷爾吉演奏的波蘭著名鋼琴家肖邦的經典樂章。
6月10日,波蘭北部海濱城市格但斯克迎來了第一場比賽——號稱是“高帥富們的對決”的西班牙與意大利大戰。
歐錦賽期間,由于球場附近方圓數公里之內都實行戒嚴,普通車輛不能通行,格但斯克市開通了由市中心開往體育場入口處的“迷你火車”,在比賽日每隔10至15分鐘發車一次,行程6至7分鐘,免費運送持票的球迷往返于兩地之間,非常周到可愛。
一下火車,我便被巨大的黃白兩色震住了。格但斯克以盛產琥珀聞名,因此體育場也是黃白相間,俗稱“琥珀體育場”,被認為是歐洲最漂亮和最現代化的體育場之一。黃白兩色相配,圓潤、柔美、高貴,高45米,可容納4.2萬名觀眾,草皮全部由西歐進口。
6月12日,我轉戰素有“小矮人之城”稱號的弗羅茨瓦夫報道捷克對希臘的比賽。這座城市位于波蘭西南部,城市由河兩岸及河中的多個小島組成。
二戰前,弗羅茨瓦夫(德語名:布雷斯勞)曾經是德國重要的工業城市,戰后被劃歸波蘭,曾經以德意志居民為主的城市變為波蘭人的城市。復雜的歷史背景和斯拉夫、德意志、猶太等多元文化的交融,使弗羅茨瓦夫成為獨具魅力的城市,被歐盟確定為2016年“歐洲文化之都”。
散落在城市各個不起眼角落的小矮人是這座城的“精神”。在上世紀80年代政府強權的時代,弗羅茨瓦夫人制作了數個只有20多公分高的小矮人雕像來表達無聲抗議。今天的弗羅茨瓦夫仍然沒有忘記它,小矮人、小矮人博物館、小矮人地圖隨處可見。你會在不經意間發現弗羅茨瓦夫大學旁捧著書本的“學究”小矮人,飯店門前舉著刀叉的吃飯小矮人,還有郵局門口的送信小矮人……
當我進入外形酷似中國燈籠,只不過顏色變成了灰白色的弗羅茨瓦夫市政體育場時發現,離布拉格只有三小時車程的弗羅茨瓦夫可謂捷克“主場”。放眼望去,“全場山河一片紅”。比賽結果,當然也如顏色所示,“勢單力薄”的藍白希臘軍團最終不敵捷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