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云礦泉水又出問題了,而此前依云礦泉水已經多次因為菌數超標而上榜。這次是亞硝酸鹽超標。
作為飲用水世界里的“高檔產品”,依云礦泉水受到許多吹捧,為什么還會頻頻出現問題呢?
按照國家標準,礦泉水應該直接取自未經污染的水源,除了二氧化碳不能加入其他物質,并且在鋰、鍶、鋅等七項礦物質指標或者二氧化碳含量中,至少有一項達到特定含量。這是“營養”方面的要求。此外,還設置了近30項“安全指標”,亞硝酸鹽就是其中一項。
一提起亞硝酸鹽,許多人就會想到“不法商販”用它來防腐。依云水廠家用“不經過物理或者化學處理,不與人接觸”來回復質疑,也算是“對癥下藥”。亞硝酸鹽在自然界廣泛存在。“天然礦泉水”中含有亞硝酸鹽絲毫不令人驚奇。
除了亞硝酸鹽,天然礦泉水中還可能含有鉛、汞、鎘、砷等重金屬毒物。它們對于健康沒有價值,量大了會有明顯危害,理想的攝入量應該是零。不過,由于它們天然存在,“零”是不可能達到的標準。其含量取決于水源,合格的礦泉水中它們的含量會很低。
此外,飲用水只是人體攝入它們的來源之一,其他食物也可能含有這些有毒元素。因此,國家標準對它們的限制其實不是水“安全”還是“有害”的界限,而是一個“控制標準”。意思是,在此標準下對人體貢獻的有毒物質量比較小,對健康的影響可以忽略。
就亞硝酸鹽而言,美國環保署規定的每升飲用水不超過1ppm(1 ppm相當于每升水中含有1毫克)。而中國的純凈水沒有這項指標,在天然礦泉水中的限量是每升0.1ppm。根據國外對天然水源的檢測,0.1ppm的標準并不難滿足。依云礦泉水卻超過了這個標準,還是很令人驚奇的事情。如果這其中沒有檢測方面的失誤,那么他們的水源就實在很成問題了。
對于礦泉水來說,細菌超標是更容易出現的問題。合格的礦泉水中不應該檢測出細菌。在合格的水源中,這條要求也不難滿足。但礦泉水的“天然”標準要求它既不能滅菌,也不能加入防腐物質。在包裝的時候,如果存在少量細菌,那么在后來的儲存、運輸、分銷過程中,它們就可能“成長”起來,導致“超標”。而通常所說的“純凈水”,會經過殺菌處理,細菌超標的可能性就還要小一些。
生命活動離不開水的存在,它是人體的六大必需營養成分之一。因為它的重要性,也就有許多人相信“好水”能夠具有各種“保健功能”。關于水的忽悠從來不斷,諸如磁化水、小分子團水、月子水等層出不窮。
“天然礦泉水”是最有群眾基礎的“保健水”,依云水就是依靠這樣的群眾基礎而超越了水本身,成為了“現實身份”的標簽。不過,這一群眾基礎只是基于美好的“愿望”,并沒有理論或者實際的證據來支持。
水就是水。礦泉水中含有一些微量元素,這些元素可能是人體需要的。但飲用水只是人體攝取它們的一個來源。與食物相比,它們并不見得是一個好的來源。
另一方面,人體對這些礦物質的需求也不是越多越好。當然,它們的存在對于口味有一定的影響,有些人能夠喝出礦泉水“更好喝”,也不見得全是心理作用?!癤X山泉有點甜”固然是夸張,不同的礦泉水喝起來口味略有不同倒也可以理解。
作為食物,水的使用價值就是解渴,前提條件是安全。天然的礦泉水,不管它來自哪里,不管它賣得多貴,在這兩方面都沒有特別之處。普通的水,經過規范的凈化處理,只要各項指標符合國家標準,對身體的作用跟“高檔”礦泉水就不會有實質上的差異。
當然,作為消費品,水也可能具有其他附加功能---就像LV包,用來顯示身份當然“很有用”,如果用來裝東西的話就跟驢牌編織袋沒有區別。喝水也是如此,人體對于水的需求,只是像包用來裝東西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