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種被稱為“類艾滋病”的新病引起公眾及衛生部門的高度關注。“類艾滋病”到底是不是艾滋病?中國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主任吳尊友表示,“類艾滋病”的說法并不準確。“類艾滋病”是一種尚未發現有傳染性、病因不明的免疫功能損害癥狀。成人當中發現嚴重的免疫缺陷,臨床癥狀和艾滋病感染者晚期的臨床癥狀很相似,類似艾滋病,但是查不到艾滋病毒。
據介紹,這種新病在全球已經確診200多例,并在泰國和臺灣地區出現,而且患者全部都是亞裔的黃種人,但我國大陸目前還沒有報道這樣的病例。為了及早發現我國境內的“類艾滋病”感染者,疾控部門已著手進行技術儲備。
“類艾滋病”又被稱作“亞洲新型免疫缺損癥”。從實驗室的檢測、臨床的檢查,以及流行病調查來看,這種病不是艾滋病,在臨床上也沒有由于免疫缺陷造成機會性感染的特征。
今年精神衛生日重點關注老人
今年我國世界精神衛生日(10月10日)主題宣傳活動重點關注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問題。衛生部通知明確今年宣傳主題是“精神健康伴老齡,安樂幸福享晚年”。
研究表明,精神疾病嚴重威脅老年人身心健康,其中主要為老年期癡呆和抑郁癥。
衛生部通知要求,形成全社會關愛老年人的氛圍;向老年人及其家屬和陪護人員普及老年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公眾對老年精神健康問題的認識水平和處理能力;舉辦醫院開放日、康復期患者生活和技能競賽、組織咨詢義診、入戶為居家老年患者提供服務等活動,讓公眾走近精神疾病患者、了解精神病醫院服務內容,逐步消除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視。
衛生部同時呼吁,老年人要積極應對老齡伴隨的身心改變,多參加社區活動,建立新的人際交往圈;在短期內出現明顯近記憶力減退、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等現象時,要及早就醫。家屬和照料者要了解老年期精神疾病、心理問題的征兆和表現,做到及時發現疾病,妥善處理心理問題。政府和社會要通力合作,完善老年精神衛生服務,共同解決好老年人社會保障、養老、照料、醫療、護理等問題。
易怒者更易中風
如果一個人容易發怒又怎樣?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易怒性格的人出現中風的風險要比其他人高,這說明保持良好心態對健康很重要。
新一期英國《神經病學、神經外科與精神病學雜志》刊登報告說,西班牙研究人員調查了150名中風患者的情況,他們年齡在18歲到65歲之間,平均53.8歲。研究人員另外找了300名居住在同一地區的普通人與這些中風患者進行對比。
分析顯示,具有“A型性格”的人出現中風的風險是其他人的兩倍以上。這里的“A型性格”是指侵略性強、競爭心強、容易失去耐心和易怒等性格特征。
這項研究只是揭示了一種聯系,但其背后也可能有對應的生理機制。具有“A型性格”的人通常壓力更大,壓力常會導致血壓升高,而高血壓又是導致中風的已知因素。
不過研究人員也認為,這項研究只調查了居住在馬德里的一些西班牙人的情況,從中得出的結論可能不適合簡單地推廣到其他地方的人群。
此外,這項研究也證實了此前已知的一些因素,比如抽煙、過度飲酒、睡眠不好都會增加中風的風險。研究人員表示,要減少中風的風險,最好的方法是健康飲食、加強鍛煉、戒煙、盡量少喝酒,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高齡患者心臟瓣膜置換術
北京友誼醫院心血管外科為81歲高齡的杜老太太成功進行了主動脈瓣生物瓣置換術、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和臨時起搏電極植入術。
杜老太太間斷胸痛已有25年,近2個半月間斷胸悶,并日漸加重,多次發生心力衰竭。到友誼醫院診治,由心血管內科收住院治療,住院期間患者曾有1周內搶救4次的記錄,患者病情極其危重。
經過各項檢查,明確診斷患者為心臟瓣膜病,主動脈瓣狹窄(重度)伴關閉不全(輕度)、心衰、高血壓3級(極高危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頸動脈硬化、慢性支氣管炎、肝囊腫、雙腎囊腫、頸椎退行性變、陳舊性肺結核、腦梗死后遺癥。主治醫生認為患者有明確的手術指征,需盡快手術治療。
為保證這位重癥患者能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療,確保手術萬無一失,該院心血管內、外科的專家們反復查閱病例,進行了多次病例討論和會診。專家們對患者術前的身體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綜合考慮認為,患者手術指征明確,但病情重,手術風險極大,死亡率高(大于10%),術中及術后并發癥可能性多,考慮到手術能為患者減除病痛,提高生存質量,家屬有手術治療的強烈要求,專家組決定為患者手術。
為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專家治療小組縝密制定了治療計劃。術前,首先為患者全面調理肺功能、增加心肌氧供治療、抗凝治療、密切監測電解質變化和血氣情況,監測患者心率、血壓變化,盡量避免室性心律失常發生。麻醉科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制訂了周密的方案和應急預案。在充分做好術前準備,與患者所有家屬詳細交代病情及手術預案后,心臟外科與麻醉科專家通力合作,在復合全麻下為患者成功實施主動脈瓣生物瓣置換術、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和臨時起搏電極植入術。術中專家手術操作謹慎,盡量縮短體外循環時間。
手術后,心血管外科醫護人員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監測生命體征,做到心、腦、肺、腎保護等事項。經過近60小時的漫長等待之后,患者終于清醒過來。經心血管外科全體醫護人員的精心呵護,患者術前憋悶癥狀明顯消失,術后3周便順利康復出院。
如此高齡、復雜手術的成功實施,彰顯了該院的綜合實力和心血管外科的專科實力。(鄭楊)
新版“對數視力表國家標準”方便精準
由溫州醫學院負責修訂的新版對數視力表,國家標準(GB11533—2011),于今年5月1日開始實施,適用于3歲及以上兒童、青少年和成人的一般體檢,招生、招工等體檢的遠、近視力測定與視力障礙的篩查,眼科和視光學臨床等方面亦可參照使用。
新視力表國家標準是由我國自主研發,與國際對數視力表標準接軌,同時又領先于國際水平,此次修訂的遠近視力表都增加了視標數量,并改善了視標排列的均勻性,因此增強了視力測試的精確度和便捷性。
修訂后的視力表與原標準相比,在尺寸上基本保持不變,第一行(5分記錄為4.0)由原來的單個視標增加為2個視標。近視力表與原標準相比有較大修改:幅面變大,接近正方形(115mm×105mm);每行視標個數均改為5個。新標準還在亮度和照度的要求上做了較大的調整。(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