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 小李
我發現最近兒子喜歡單獨一個人呆著,還無故不上學,動作刻板,對我們也很疏遠。帶他去看了精神科醫生后診斷是精神分裂癥,我很害怕,請問這種病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嗎?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心身科主治醫師 陳正昕
精神分裂癥多起病于青壯年,表現為感知、思維、情感、意志行為等多方面障礙,精神活動與周圍環境和內心體驗不協調,脫離現實。一般分無意識障礙和明顯的智能障礙,但也有注意、工作記憶、抽象思維和信息整合等方面認知功能損害。大部分病人屬慢性疾病,工作能力下降、學生學習成績下降、對人冷淡、與人疏遠、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對家人不知關心照顧、生活懶散、敏感多疑、性格改變等。部分病人可有失眠、頭痛、頭暈、無力、情緒不穩等不適感及神經癥癥狀。部分病例可急劇起病,臨床上多表現為突然興奮、沖動,言語凌亂,行為紊亂,片斷幻覺和妄想。病程多遷延,部分反復發作的患者可發生精神活動衰退和不同程度社會功能缺損。因此,長期規范治療非常重要。
目前來說,精神分裂癥主要的治療手段是藥物治療,需要足量足療程的全方位治療。①急性期治療:緩解主要癥狀,足量藥物治療,療程至少4~6周;②恢復期(鞏固期)治療:防止已緩解的癥狀復發,使用原有效藥物和劑量繼續治療,療程至少3~6月;③維持期(康復期)治療:維持病情穩定,防止疾病復發,堅持藥物治療,藥物劑量可根據病情減少,療程不少于2~5年。目前的主流藥物主要是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與第一代(經典)藥物相比,副反應相對較小,具有較高的5—羥色胺受體阻斷作用,同時也阻斷多巴胺受體,包括利培酮,奧氮平,氯氮平,喹硫平,齊拉西酮,阿立哌唑,帕利哌酮,氨磺必利等藥物,其中氯氮平副反應較大,目前多作為二線藥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