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加濕器成為許多家庭的必備用品。然而,韓國的一則關于加濕器導致多人罹患不明肺病,并出現相關死亡案例的報道引起眾人的廣泛關注。那么,加濕器能否使用?如何使用才能起到健康和環保的作用?
一、加濕器“添加劑”不可盲目使用
有人在加濕器水箱內添加醋、板藍根等“添加劑”來預防流感,這種在水箱中隨意添加“添加劑”的做法是否可取呢?醫學專家表示,這些“添加劑”不可盲目使用,大家最好不要盲目往水箱內添加其他東西。“想要通過‘加濕器添加物’來預防流感是沒用的,而且沒有科學依據。如果一些添加物含有化學成分,加濕器霧化后吸入氣管反倒對人體不利。有些藥品是口服的,各有各的用藥途徑。如果霧化后吸入氣道會有什么結果很難說,最好不要胡亂使用。”
此外,加濕器主要是把液體霧化來加濕空氣,霧化后的小分子物質很容易附著在氣管上,造成氣道高反應,易產生呼吸道疾病。在加濕器中添加各種香料或者精油后,會產生異味刺激呼吸道,尤其對慢性氣管炎和心臟病患者來說,就成了“隱形殺手”。
二、加濕器需定期清洗,每天換水
對人體來說,濕度在40%~60%最合適。空氣過于干燥會造成人體內水分流失、口舌干燥,還會引發流感、呼吸道等各類疾病;而過于潮濕卻可能使人體呼吸系統和黏膜產生不適,免疫力下降。醫學專家表示,當空氣濕度低于40%時(測量濕度只需買一個濕度計即可),可借助加濕器濕化空氣,水霧會經由呼吸道進入人體,對呼吸道有一定的滋潤作用。
對于加濕器的使用,專家建議,最好不要將自來水直接加入機器中,應使用涼白開或純凈水補充到加濕器。在享受加濕器帶來的舒適時,也不能忽視對其進行清洗和換水,最好堅持每天換水,使用一周左右按說明書的要求清洗一次。使用時要注意控制濕度,不要24小時開啟加濕器,當人體感覺舒適時最好停止使用。加濕器放置無需靠人體太近,更無需對著人臉“吹”。同時,室內要注意及時通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關節炎、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加濕器。由于加濕器噴灑出來的水霧非常硬、不柔和,會加重該類病人的病情,若確實需要,應遵醫囑確定合適的濕度。
三、擦地和掛濕毛巾也能增加空氣濕度
其實,增加室內空氣濕度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非要使用加濕器。比較自然的做法是經常在屋里晾一些濕衣服,或掛兩條濕毛巾,每天多拖幾次地,在房間的角落里放一兩盆水等。利用自然的水汽蒸發來加濕,是最無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