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藝術源于西方,但我們賦予它中國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元素,中西合璧的中國芭蕾舞,在增強中國在國際競爭中的文化軟實力及提升國家形象方面,有著自身的優勢。
——著名舞蹈家白淑湘說,中國芭蕾在國際舞臺上具有中外藝術交流與傳播中國文化的功能。
面對傳統戲劇,我們不能盲目去創新,要保持原貌讓新一代的觀眾去感受和尊重,中國人有太多的記憶保留在傳統的唱腔、劇本和演員身上。然后我們會發現,其實不管什么時候人都一樣在追求幸福和快樂,只是每個時代追求的方式不一樣。
——著名戲劇導演賴聲川說,傳統戲劇不能落入市場的陷阱,要首先發掘傳統與當代相通的部分,從而吸引觀眾,保留生存空間。
生命總是有夢的。一切生命都有價值,一切生命都有尊嚴,一切生命都有夢想。熱愛生命,禮贊生活,追求夢想,充分謳歌這個偉大的時代,熱情贊頌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努力創造人類獨特的杰作,塑造當代中國的文化形象。這是我們每一個有責任感的藝術家的使命。
——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張繼銅如是說。
保護好文學家、劇作家的原創版權,才能孵化成電影產業更多的版權。電影的精品出自劇本的精品,一定要嚴格履行劇本授權使用制度,加強扶持原創劇本的獎勵力度,加大懲治剽竊抄襲劇本創意的力度。
——著名編劇王興東說,電影法規中應首要解決的法定內容就是保護原創版權。
尋找自己的方式,關鍵是要面向全人類,而不僅僅面向我們自己。過去總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不太同意這個觀點,這就像在世博會上,越是西方國家。建筑越現代化,越引領時尚,而越是欠發達國家,建筑越偏向民族風格,在今天,過多強調民族性會讓自己邊緣化,成為裝飾品。
——著名畫家林墨說,民族性要保持,但要有世界的眼光。
書法教育的意義不僅在于提高學生的書寫技能,還可以增強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認識,加深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拓寬其眼界,陶冶其情操,培養其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全面提升其素質,從而為傳統文化文脈的傳承奠定基礎。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蘇士澍說。加強青少年書法書寫教育不容遲疑。
書法是中國文化核心的核心。此生能以筆墨體味中國文化qYfvVjvu2THD2iy3HMKq5LanRVOJ3SMAYGnx9MnR1HE=,幸莫大焉。書法家不但用筆墨表現“美”,也用筆墨體味“道”。這是一個人格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過程。我把人生當作一件大作品來完成。與其說書法藝術是表現人、實現人、完善人的手段,不如說我們更應該將人的一生當成一件最大的藝術作品去對待,去創作。
——書法家顧亞龍說,要將一生當成一件最大的藝術作品去創作。
拍攝一個題材,不能淺嘗輒止,只有鍥而不舍才能出精品。我不大相信攝影可以靠巧遇獲得成功,只有多次深入生活、不斷思考突破和改進拍攝方法,才能精益求精。
——老攝影家簡慶福說。有的題材,一有機會他就反復拍,如梅花從上世紀40年代拍起,至今少說也拍了50多年。
會寫情歌的人很多,會寫“戰歌”和“國歌”的人不多。詩除了需要感性,還需要理性。理性美也是一種詩美。詩除了潤物細無聲,還要鼓舞人心,就好像我們唱國歌時,會感到熱血沸騰。詩人不能太教條、太狹隘,過多以西方現代派、后現代派來約束鮮活的生活和鮮活的創作,因為寫詩不是為了流派和手法,而是為了生活、時代和心靈。
——詩人雷抒雁說,詩人即使不屬于任何流派,但能寫出感動人的作品就是好詩人。
(孫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