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河北省文藝評論獎揭曉
日前,第六屆河北省文藝評論獎頒獎會暨全省文藝評論工作會在石家莊隆重召開。河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景武出席頒獎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
據了解,本屆評獎共收到參評作品120件,按照“向藝術評論作品傾斜,向關注本省藝術創作的作品傾斜,向關注當下藝術創作現象的作品傾斜”的評獎原則,經過專家評委的認真慎重篩選,共評選出《新鄉村小說論》、《由馮班到康有為——清代碑學的肇始與流變》、《文學理論范疇“遠調”考論系列論文》等50件優秀作品分別獲理論評論文章獎、專著獎等。另有15件作品獲得文章類優秀作品獎。此外,著名書法家旭宇編著的《今楷論叢》也參與評獎,以示對書法評論藝術的支持,為此,評委會將“特別獎”頒給了這部著作。
會上,王景武以文藝評論要不斷加強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為題,肯定了河北省文藝評論所取得的成績,分析了當前文藝評論面臨的困境和自身問題,鼓勵廣大文藝評論家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并創新評論方法,用最樸實的語言講述最深奧的道理,為文化藝術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應有的貢獻。
“河北省文藝評論獎”是河北省唯一的文藝評論類綜合獎項,其權威性、公正性和涵蓋所有藝術評論的優勢,使其成為我省文藝發展中重要的獎項之一。該獎由省委宣傳部牽頭,河北省文聯、河北省文藝評論中心主辦,已成功舉辦過五屆,對凝聚評論隊伍、發現評論人才、發展和繁榮河北省文藝評論事業,進而推進文藝創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孫達文并圖)
成安楹聯廣場獨具一格
近日,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很多群眾來到成安文化廣場木簡墻前閱讀,該廣場已日漸成為群眾休閑時的好去處。
據了解,成安文化主題廣場由楹聯文化長廊、浮雕柱和木簡墻組成。楹聯文化長廊由204塊玻璃質地燈箱組成,用102副楹聯作品集中展示了成安的歷史和文化;木簡墻由328塊木簡組成,用79塊木簡展示了介紹成安五千年文明史的《成安賦》,用106塊木簡展示了成安名人漢代大儒戴德戴圣叔侄編修的《禮記》集選,用143塊木簡展示了文人騷客贊美成安的古詩詞。
另外,即將建設的10個高5米的浮雕柱將展示成安五千年的歷史人物與重大事件。其中楹聯文化長廊既是大眾休閑娛樂的景點,也是全國各地楹聯書法家學習交流的重要平臺,全國僅此一處。
電影《傳奇俏夕陽》即將投拍
據悉,一部以皮影舞蹈《俏夕陽》為背景的影片《傳奇俏夕陽》,近期將在唐山投入拍攝。
據制片方介紹,這是一部擁有濃郁地方風情和鮮明時代印記的老年題材故事片。故事講述了一群普通老人在平凡生活中尋找快樂,在挖掘皮影藝術的基礎上創造出人影結合、情趣橫生的皮影舞蹈,并進而走出小區,走上央視舞臺,展示了新世紀老年人對精神生活的新追求。
《傳奇俏夕陽》是繼電影《唐山大地震》后,唐山文化作品的又一力作。影片由河北省著名導演張曉春執導,演員除邀請國內一線影星擔綱主演外,還將大量啟用本土演員。影片由唐山廣播電視臺策劃、籌資、運作,并由長春電影制片廠第十工作室、北京采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唐山華西龍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加盟,完成后將在國內院在線映。
河北省“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在贊皇舉行 日前,“走進太行?溫暖萬家”河北省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在贊皇縣舉行。38個省直單位、52個石家莊市直單位,為贊皇縣人民群眾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愛,幫扶贊皇縣項目、物資價值總計達1.3745億元。河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艾文禮參加活動并講話。
艾文禮指出,此次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省第八次黨代會精神,加快推進太行山區新農村建設、繁榮農村基層群眾文化生活的一項重要舉措,是省、市部門服務“三農”的一件大事、好事。他強調,要以“三下鄉”活動為載體,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多為農民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要以環首都欠發達地區、燕山太行山片區、黑龍港流域為重點區域,針對農村最缺乏的農業科技服務、公共文化服務、教育醫療養老服務、道路交通飲水基礎設施建設等進行幫扶,尤其要大力支持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不斷豐富活躍農民群眾文化生活,推動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讓廣大農民群眾的日子過得更加富足、更加幸福。
啟動儀式上,河北省文聯作為文化下鄉的主力軍,向贊皇縣人民贈送了由著名書畫家創作的書法以及國畫作品,省直單位舉行了幫扶物資捐贈儀式,省“心連心”藝術團為當地群眾表演了精彩的文藝節目。
在活動現場,有關單位開展了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省第八次黨代會精神宣講、涉農政策法規宣傳咨詢、醫療衛生現場義診、農業科技現場指導等一系列惠民活動。河北省文聯向對口單位贊皇縣文聯贈送了計算機、打印機等辦公用品,向廣大民眾贈送了由我省多位書法家書寫的春聯。當代人期刊社出版的《當代人》《小小說月刊》《民間故事選刊》等刊物成為大受歡迎的“文化年貨”。
武強年畫獲最具活力民間文化產業獎
日前,由中國文聯民間藝術家協會、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中國網絡電視臺共同主辦的中國首屆鄉土盛典活動在中央電視臺一演播廳舉行。武強木版年畫榮獲首屆鄉土盛典最具活力民間文化產業獎。
近年來,武強縣加大了對年畫這一古老民間藝術的挖掘、傳承、保護、創新力度,使年畫產業煥發出勃勃生機與活力。目前,全縣共有各類年畫作坊200多家,從業人員12000余人,相繼開發出年畫禮品、工藝品、旅游紀念品、動漫衍生品等20多個系列的100多個品種,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并遠銷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全縣年畫及相關產業年產值達1.5億元。
據了解,首屆鄉土盛典圍繞“文化大發展根脈在鄉土”的主題展開。在此次評選活動中,武強木版年畫鄉土氣息濃郁,藝術特色鮮明,受到專家評委一致好評。
衡水習三內畫公司入選首批國家非遺基地
日前,河北省文化廳正式發函,把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入選證書及牌匾授予衡水習三內畫藝術有限公司。據悉,文化部此次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涉及41個項目企業或單位,衡水習三內畫藝術有限公司作為傳統美術類項目入選。
衡水習三內畫藝術有限公司是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冀派內畫”創始人王習三與其子王自勇于1996年刨建的,是集內畫藝術理論研究、專業內畫藝術人才培養、內畫藝術產品生產開發、“冀派內畫”精品展銷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企業。從2003年起,王自勇在父親王習三支持下,先后在衡水、石家莊、北京建成了內畫博物館。2006年,以衡水習三內畫藝術有限公司為申報主體,衡水內畫榮膺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該公司被確定為全省首批、全國第三批文化產業示范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