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底什么是升級?是一個產業取代另一個產業,還是一個產業內部用一種生產方式取代另一種生產方式。
9月11日,2012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第一天,兩個關于制造業的討論現場座無虛席。在另一個會場里,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說,不能拱手把“世界工廠”讓人。連這天晚上央視財經頻道的達沃斯特別節目,都與制造業轉移有關。
這一天距離美國大選還有兩個月,距離奧巴馬拋出他的選舉殺手锏——“制造業回歸美國”已過去兩年。隨著大選臨近,制造業回歸戰略將階段性地宣告進入尾聲。
這是全球各國都“非常難過”的兩年。在2009年還被期望“拯救世界”的中國,現在也深感衰退的陣陣涼意。這使得2012夏季達沃斯“塑造未來經濟”的主題格外受人關注。
與中國習慣性地利用投資拉動增長不同,2009年,奧巴馬聲明美國經濟要推動制造業增長和實行出口拉動增長。這使得人們將目光轉向那些在中國大陸默默經營的制造工廠。
在2012年的國情咨文中,奧巴馬突出引用了福特汽車、通用汽車、卡特彼勒及其他很多美國制造商的就業創造聲明,也特別強調了制造業向本土回歸的跡象。奧巴馬稱之為“鼓舞人心的趨勢”。
其中,福特汽車將1.2萬個工作崗位從中國、墨西哥等地遷回美國。到2011年底,“三大汽車”共為美國新創造了超過2萬個崗位,而豐田和大眾也宣布了在美國新的制造計劃。
如何塑造中國制造業的未來?這是關于中國未來的一系列疑問中最為核心的一個。在夏季達沃斯現場,人們也紛紛猜測,對制造業的爭奪是否會改變全球分工格局。這又牽扯了其他復雜問題:政治、資源、貿易手段乃至軍事等等。
無論如何,“美國促進制造業回歸的戰略令人深思,中國應該學習?!毕募具_沃斯議題研究報告作者、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書記李宏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令人記憶猶新的是,在2008年美國金融創新行業崩潰前,制造業在這個國家曾被斥為“落后行業”。先進與落后,驅逐與回歸,短短不到5年的產業實踐,也許是美國能夠提供給所有新興國家的經驗。
不只在美國,制造業復興也成為歐洲大陸執政者的選擇。而在投資拉動之外,創新經濟發展環境和機會,乃是中國從制造業之戰第一階段中應該汲取的經驗。
重返美國的家具廠
郭輝,中國最大地板企業——圣象集團執行總裁,第五次參加夏季達沃斯論壇?!敖衲晔菈毫Ρ容^大的一年?!彼麑Ρ究浾哒f,但不是最大的一年,還要看2013年和2014年的“環境”。
在中國,有不超過5000家地板企業,行業年產值不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還不如一個大國企?!惫x說。而地板行業卻是最有代表性的中國制造業行業:民營為主,自1979年以來迅速崛起并開始大規模出口。正是許許多多這樣的“小行業”促成了中國在過去30年戴上“世界工廠”冠冕。
作為一家所謂傳統制造企業負責人,郭輝是整個行業在新領軍者年會上的唯一代表,也是國內建材家具業在論壇上的唯一代表。
“傳統制造業不一定就落后。”郭輝強調,在德國,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門把手行銷全世界。“淘汰的只有企業,沒有行業。對行業來講是要升級?!?br/> 中國的地板產品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進入歐美市場。在過去的十幾年里,來自亞洲的家具產品幾乎占領了每個美國家庭的客廳和臥室。然而目前,一些美國進口商正嘗試將家具工廠帶回美國。
比如著名的Thomasville公司,新展示的成套產品中,臥室部分就是由美國工廠制造的?!懊绹圃臁边€包括餐桌、家居娛樂、臥室家具以及櫥柜等產品。
這家企業說,目前有三分之一的木制家具是在美國本土制造。為減少人工成本,設計都非常簡潔,不需要太多雕飾。
與家具相比,地板行業在美國的復興之路似乎更加遙遠。高品質的歐洲地板和低價的中國地板完全打敗了美國工廠。至今,美國人仍沒有找到介乎于二者之間的成功道路。
“但在最近幾年,美國市場發生了變化?!惫x說,過去中國產品占據主體,而如今歐洲地板已經成為美國人的最佳選擇。
在2009年之后,歐洲主要的大陸國家也都宣布了自己的制造業振興計劃。
中國地板的衰落來自多種因素。首先是人工成本,在過去兩三年里翻番?!拔覀兘浭懿蛔≡俜恕!惫x說,此外稅費也使中國地板逐漸失去競爭力。
一家中國地板企業需要承擔17%的增值稅、5%的資源稅以及其他附加稅費。而在歐美,只有增值稅和賺錢才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郭輝的疑惑是,一方面在向地板企業征收懲罰性的資源稅,另一方面卻鼓勵作為地板原料的速生林和人造板,“復合類地板不消耗資源,不符合資源稅的范疇,但目前是一刀切”。
像絕大多數中國制造業企業一樣,圣象用了漫長的時間才進入國際市場,這個周期大約是10年,才完成了在美國、歐洲、韓國和東南亞的布局。
以建設銷售渠道為主,郭輝說,這使他們得以擺脫代工的弱勢地位。在國內地板行業歷史性的扭盈為虧之后,圣象的國際市場實現了60%的增長,從而使整個企業達到了超過20%的年增長速度。
但是,對于每年上億立方米的美國市場而言,上千萬的銷售量只是個零頭。郭輝說,如果國內環境不發生改變,中國地板企業沒法擴展自己的份額。
“落后產能”回歸
根據行業報告,由于原材料緊張,中國地板業的轉移趨勢已經十分明顯。
以實木地板為例,原料供給地從國內移至國外;國內就地收購進口材料轉為駐外收購,跨出國門設立原料供給基地;而且,中國的實木地板原料在今后的幾十年內仍只能依靠進口資源。
在人工成本和原材料優勢盡失的情況下,中國地板行業的前景并不樂觀。也許對于美國市場最終的結果是:歐洲企業獨占鰲頭,或是美國企業崛起與之爭奪市場。
家具和地板,只是美國制造業回歸的一個縮影?;蛘哒f,并非奧巴馬最為關注的制造業領域。2009年起到2011年底,美國出臺了一系列直接以“制造業”冠名的法案,希望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等新興制造業,以此帶動美國經濟的全面發展。
李宏說,這些重振制造業的舉措可以歸納為四個主要方面:強化人才培養、促進技術創新、稅收優惠政策和推動制造業產品的貿易平衡。
這些舉措幾乎都以政府的巨大投入為前提。比如《2009復興與再投資法》為清潔能源制造業提供23億美元稅收抵免,此后又在2012年追加了50億美元稅收抵免,從而促進先進清潔能源制造技術的發展。
根據《制造業促進法案》,制造業原材料的進口關稅被暫時取消或削減,聯邦政府和多個地方州政府也相繼出臺了面對制造業的稅收和土地使用優惠政策。
而用貿易戰爭促進對制造業的爭奪,被視為推動制造業產品發展的重要舉措。2011年底,美國商務部宣布,將調查中國公司在美以不正當的低價銷售太陽能電池板,以及是否獲得不合法的政府補貼。而在2012年夏天,美國商務部又宣布,初步裁定中國對美國出口的應用級風塔價格過低,傾銷幅度為20.85%至72.69%。據此,美國海關對此類產品進口商征收相應的反傾銷稅押金。
同樣在2011年底,美國宣布對中國生產的多層木地板設定最終稅率,增收58.84%的反傾銷稅以及26.73%反補貼稅。而在本次夏季達沃斯期間,美國《復合木制品甲醛標準法案》正式實施,大幅度提高甲醛釋放限量,向中國輸美木制品提出巨大挑戰。
作為本屆夏季達沃斯議題研究報告,李宏在《發達國家制造業回歸及其發展方向》中引用了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發布的數據:2011年美國制造業占GDP比重雖然只達到12.2%,但對GDP實際增長的貢獻率最高達30.2%。同時,2011年和2010年制造業的增長分別達到4.3%和5.8%。
在美國生產指數數據中,政府重點投資的金屬制造、電子產品和高技術產品等生產指數顯著提升,并且帶動了鋼鐵產品和運輸設備的提升。其中,較為傳統的金屬制造、鋼鐵產品、金屬制品、金屬設備的指數,由2009年低潮期的60至75區間上升到87至95區間。
依靠鋼鐵、金屬行業,自20世紀初期開始美國成為了全球頭號制造國,并在這個寶座上坐了一個多世紀,最終升至超級大國地位。進入新世紀后,驅逐以及淘汰這些行業,曾被視為美國完成后工業的標志。在美國,媒體稱之為“落后產業”。在中國的語境中,就是“落后產能”。
升級之問
從2009年宣告制造業回歸戰略到現在,其實施效果始終存在異議。波士頓咨詢公司之前發布的報告說,美國制造業回流的趨勢已經十分明顯。
這份報告還預言,到2015年左右,多數面向北美消費者的商品,在美國部分地區生產將會變得和在中國生產一樣經濟。
一個主要原因是,在普通的中國工廠,工人們的工資和福利正以每年15%到20%的速度增長,這將導致中國相對于美國低成本州的勞動力成本優勢,由現在的55%驟減至2015年的39%,而且美國工人還擁有更高的生產效率。此外,運輸、關稅、供應鏈風險、工業地產以及其他成本綜合考慮,未來五年,相比美國的某些州,中國制造工廠的成本節約空間會變得更小。
而生產自動化和其他能夠改進生產率的措施也無法維系中國的成本優勢,它甚至會削弱客戶在中國建立外包業務的興趣,因為廉價勞動力不存在了。
這種全球制造業分工的重新構造,目前仍然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但報告認為,這種趨勢在今后5年將日益顯著。中國依然會是供應亞洲和歐洲市場的重要制造平臺,但對于面向北美市場的商品生產者來說,美國制造的吸引力將會愈發強烈。
出席2012夏季達沃斯論壇的波士頓咨詢公司首席執行官博克納對本刊說,雖然中國經濟增長目前放緩,但不應悲觀看待。他也提到,企業應該使用更為節儉的發展模式——無論對于人工成本還是資源消耗而言,中國的空間已不像過去那樣富裕。
他說,有關制造業回歸美國的問題還要看美國大選的結果。因為政府推動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而美國大選可能改變相關政策。
波士頓咨詢公司資深合伙人耐德賢則在接受包括本刊采訪時說,雖然目前非洲和東南亞的一些國家比中國更有競爭力,但中國目前擁有高水平的技術工人。他認為,對于中國制造業而言,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國內保持盈利,并在人工成本上漲的情況下繼續維持一定的生產力。
而對于制造業回歸美國,他認為關鍵還是美國市場和其他市場的比較結果。
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則對中國制造業的前景報以樂觀態度。但他表示,中國制造業的問題是避免升級中的“真空期”。
其實,這觸及了另一個核心問題:到底什么是升級?是一個產業取代另一個產業,還是一個產業內部用一種生產方式取代另一種生產方式?
郭輝認為,目前國內對傳統制造業大多采取前者的方式,“主要是面子問題”。
在大多數地區,產業升級就是用“時髦”的產業來驅逐傳統產業。因為后者的改造難度遠高于開設一家有投資的新工廠。
他的疑問是:到底什么是先進、什么是落后?具體而言,就是中國是否能夠拋棄地板行業?
事實上,對于圣象這樣的民營企業而言,目前科技創新的投入完全由企業負擔。即使如此,郭輝認為目前中國地板行業的水平仍可躋身世界前列。
他說,即使在歐洲,地板也是令人驕傲的產業。
中國未來的經濟基礎何在
李宏認為,制造業回歸戰略實施的發展前景并不明朗,特別是其可持續性備受關注。制造業的回歸在某種意義上屬于逆全球化,因此在實施上存在一定阻力。
事實上,這種生產方式能否成長為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模式還有待考證。因為,這種和全球分工模式相背離的發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對當今經濟發展是一種挑戰,“其發展方向存在一定爭議”。
如果美國的工業化戰略能夠成功,無疑將是經濟史上的一個新里程碑?!凹词挂允「娼K,對制造業的發展以及新技術新能源的引領,也將為別國的經濟發展所用?!崩詈曜⒁獾?,在美國的振興制造業計劃中并沒有區分所謂先進與落后,“相較而言,我們的類似計劃過于分散”。
李宏認為,美國制造業回歸戰略的最大特征就是從基礎做起,“作為一個整體,希望引領世界制造業的前沿”。
不得不承認,雖然中國經歷了快速發展的30年,但一直沒有在所謂“先進制造業”中占據主動權,比如IT制造,芯片的秘密仍掌握在外國人手中。
今天,雖然英特爾公司繼續在越南和中國投資新的芯片生產和組裝廠,但其競爭對手AMD卻在紐約州馬耳他開設新廠。紐約州也推出了13億美元的撥款和減稅計劃來吸引這家半導體廠商。這些手段使紐約的經營環境變得與中國的許多地區一樣吸引人。
假如地板、服裝和制鞋業也離開中國呢?
從抵達夏季達沃斯現場第一次接受采訪開始,郭輝就不斷為地板企業和民營企業辯解——有關先進和落后、升級和淘汰,等等。
他說,產業沒有先進、落后之分,只有生產方式需要升級和淘汰。而在這個方面,還沒人對民營企業進行扶持。如今,也沒有寬松的環境讓企業家們有更多精力和資金來考慮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
太陽能、生物技術……所有這些在新領軍年會上討論的話題都激動人心。而我們更關心,中國塑造未來經濟的基礎究竟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