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過去就像做客一樣,往椅子上一坐,你對人家笑笑,人家對你笑笑。”就這樣她度過了整個暑假的實習生涯。
“我的上班時間是晚上八點到凌晨五點,營業結束后還要把KTV每個房間全部拖一遍,再用刮刀刮一遍,桌子擦完。”對此公司給出的解釋是,實習生必須從基層做起,這些工作都要熟悉,最少要做四個月。
“最辛苦的時候,一層樓22個包廂,一個人清理,從十二點半開始,一直清理到五點下班?!倍藕腙筛嬖V《瞭望東方周刊》。
這樣晝夜顛倒地打掃了一個月衛生后,他走人不干了。
這是上海海事大學自動化專業大四學生杜弘晟的一段實習經歷。
求己不如求人
打開郵箱,掃一眼是否有未讀郵件,再失望地關掉,這個動作杜弘晟一天里要重復幾十次。過去兩周里,他已經發出了100多份簡歷,投遞目標從最開始的外資“名企”,到一些合資公司,再到本土公司,規模一點一點減小,薪資要求不斷降低,投遞的崗位也擴大到幾乎所有文職,盡管如此,簡歷依然全部石沉大海。
2012年9月,杜弘晟正式成為大四學生。為了在“畢業年”順利找到心儀的工作,他從8月初就開始在各個求職網站上尋找合適的實習崗位,但競爭的激烈程度遠遠超出他的想象,幾乎每一個500強
3dd733ad4e812a072c9ff65e1bb4ac7e企業發布的實習崗位,都有近千人提出申請。“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投出去的簡歷被HR標記為‘已讀’或者‘感興趣’,也收到一些回復說過一段時間安排你來面試,但是后面就沒消息了?!?br/> 一邊是名不副實KTV的“管理培訓生”實習經歷,另一邊是石沉大海的簡歷,杜弘晟有著大四學生普遍的“畢業生”焦慮。
兩個星期的徒勞之后,杜弘晟放棄了在求職網站上和大量申請者“正面交手”的戰略,開始留意朋友手上的實習資源,終于成功通過朋友的介紹進入了一家廣告公司。
相比網上的海投,通過熟人介紹找實習的方式看起來更加靠譜些。上海戲劇學院播音主持專業的王美懿,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找到了實習工作。
“學長學姐有兼職的機會,可能自己沒時間去做,就會推薦你去,如果做得好,公司就會留下你的信息,以后有工作也會找你?!蓖趺儡矊Α恫t望東方周刊》說。至今,她已經做過三份在電視臺的實習,另外還有十幾份外景主持和商業演出的兼職。
實習并不僅僅是中國大學生們的獨特經歷,國外大學生也在為此頭痛。
Giovanni Attolico2011年從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畢業后,一邊在賓館做服務生一邊找工作,這樣的生活持續了三個月,依然沒有任何進展。
在她也籠罩在畢業生求職焦慮中的時候,一家實習招聘代理公司主動和她聯系,幫助她找到了在一家小型企業做研究員的實習機會?!拔冶还蛡蜃鲆粋€短期項目,在這期間我展示出了自己的市場營銷知識,最終獲得了一個正式崗位,作為對我三個月實習工作質量的獎勵。”
全世界的畢業生都在找實習,一些公司正好瞄準了實習生市場,做起了實習招聘代理公司。
位于倫敦的“Inspiring Interns”公司聲稱可以為實習生提供各個行業的優質實習機會。公司一天可以處理300份求職申請,通過性格測試來篩選申請者,同時培訓他們的面試技巧,敦促他們制作視頻簡歷。對于打算招聘實習生的企業,這家公司承諾可以在三天內提供能勝任的實習生。
公司每月向雇主收取500英鎊的中介費用,如果實習生被聘用,還要加收求職者起薪的10%,通過這種收費方式,“Inspiring Interns”在2011年盈利約100萬英鎊。
據悉,實習工作包括從市場營銷、廣告到金融、IT行業的上百個職位,并且留用率高達65%____這對找工作的畢業生來說誘惑太大。
實習工資有沒有
比起來在賓館打工,Giovanni Attolico更愿意做研究員的實習工作。然而,在這三個月期間,作為實習生的Giovanni Attolico沒有任何報酬。
盡管實習招聘代理公司可以為實習生提供更多機會,提高尋找實習的成功率,但實習生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的實習,許多是沒有薪酬的。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雇傭專家估計,每年在美國由本科生參加的實習工作超過100萬份,而研究機構Intern Bridge發現,其中接近半數沒有薪酬。
杜弘晟在廣告公司的實習每個月有2500元工資,這個數字相較于正式員工少之又少,但對他來說代表了自己付出勞動的一種回報?!叭绻麨榱烁玫膶嵙暀C會讓我放棄實習工資,兩個月我可以接受,再長就不行了?!倍藕腙烧f。
在中國的實習市場,一般大型外企在招聘實習生時提供的薪資在60~150元/天。
實習薪水和工作性質、發展前景一樣,是大學生找實習時考量的幾個重要因素之一。
將來想成為主持人的王美懿也有同樣的考慮,“電視臺做外景主持比較辛苦,錄一次節目只有300塊,商業演出比較輕松,一天做三四場,每場15到20分鐘,可以有1000多元的收入,去做電視臺的兼職主要是看中可以上鏡,對以后的發展有幫助?!蓖趺儡舱f。
對于國外大量接受無薪實習的學生來說,“不要錢”是在高失業率時代的妥協。根據美國2012年8月份的就業報告,24歲或以下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已經上升到9.4%。公司不愿聘用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申請者,因此剛剛邁出校門的畢業生只能做出一些退讓。
“幾年前,你幾乎沒聽說大學畢業生有做無薪實習的。”做過好幾項實習項目研究的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的洛斯.埃森布里說,“但現在,我聽說有些從常春藤盟校畢業出來的人都去做無薪實習?!?br/> “打雜”還是“無雜可打”
除了實習工資,還有更加讓實習生們苦惱的問題,那就是常常發現自己做著一份名不副實的實習。
在進入廣告公司實習之前,杜弘晟在那家連鎖經營量販式KTV投遞的職位是“管理培訓生”,而這一個月的實習工作讓他發現自己淪為了“服務生”,擦桌子拖地是他全部的工作內容。
咖啡連鎖企業星巴克也同樣要求學生兼職要從基礎工作開始,在中國600多家門店里,有2600多員工是學生兼職,他們要從咖啡吧員做起,學會做飲料,和客戶良好溝通,還要了解后臺管理的流程,包括打樣、訂貨、排班。
“讓實習生進來之前明確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很重要。”星巴克(中國)人力資源部資深招聘經理趙偉對《瞭望東方周刊》談了他招聘實習生的經驗,“為了保證申請者了解他們要面對的工作,我們很多學生兼職在大一、大二就在星巴克做實習,大四再來申請我們的管理培訓生職位?!?br/> 在趙偉看來,現在的確有很多實習生的工作以打雜為主,一部分是企業方面的原因,“比如我安排了一次全國性的筆試,有五萬人參加,需要一個人來批卷子,所以招了一個實習生,那么這個工作本身的定位就是打雜?!?br/> 另外也有實習生本人的原因,“他可能對這個公司還不太了解,沒有想清楚這份工作的職責是什么?!?br/> 趙偉認為,以良好的心態學會“打雜”同樣重要。“上來就讓你做一個管理者,讓你調兵遣將去打仗,不可能也不現實。你沒學過沖鋒陷陣,怎么能在后面運籌帷幄?”在打雜過程中,如果主動溝通,積極學習,還是能夠有所收獲。
“就像你去整理五萬份卷子,可能前面的一千份花的時間是非常多的,后面一萬份和這一千份花的時間是一樣多的,熟能生巧,你會學到很多整理文檔的技巧?!?br/> “一定要有堅定的、必勝的信念,要相信自己會成功,為此可以忍受,可以接受挑戰?!壁w偉鼓勵實習生。
相比“打雜”的實習工作,“無雜可打”是實習生不得不面對的另一個問題。
王美懿在電視臺的三份實習中,有一份從始至終沒有給她安排任何實質性的工作,“去的時間挺多的,但是完全沒有事情。每天過去就像做客一樣,往椅子上一坐,你對人家笑笑,人家對你笑笑。”就這樣她度過了整個暑假的實習生涯。
誰為實習搭橋
走進“Inspiring Interns”公司的辦公室,必須穿過一個類似衣櫥柜門的大門。這是該公司在刻意模仿C.S.劉易斯筆下的童話場景——獅子、女巫和衣櫥:他們希望實習生來到這個帶給他們工作機會的辦公室,感覺像步入了一個魔幻新世界。
類似的實習招聘代理公司已經在歐美小有起色。
“Instant Impact Interns”是英國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它對實習生的選擇也更加有針對性:專門針對牛津、劍橋和其他頂尖學府的學生。它制定的收費標準具有彈性,這樣就可以讓一些小公司和慈善機構可以承受。同時它也堅持認為實習生應該得到報酬。
美國的實習生市場更加成熟?!癐ntern Bridge”是位于得克薩斯州的一個公司。創建人理查德.波特納曾經也是一名實習生。這家公司宣稱與世界一百強的80%有合作關系?!癐ntern Bridge”公司幫助這些公司設計實習工作,并考察實習生。
據《瞭望東方周刊》了解,現在國內還沒有類似的實習招聘代理公司。
而且,把實習生個人信息推向市場讓高校擔憂。
“把畢業人才的信息,包括身份證號全部交給中介公司,是很危險的,尤其涉及外資背景的公司?!蓖瑵髮W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徐訊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為了鼓勵學生參加實習活動,為進入職場做準備,很多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也為學生提供了大量機會。據徐訊提供的數據,2011年同濟為本科生提供了將近4000名實習崗位,而在4000多個本科生中,有約1500人選擇讀研,所以實習崗位基本可以覆蓋全部的學生。
為此,就業指導中心長期以來的最基礎的工作就是和用人單位建立聯系,“我們首先判斷這個專業哪些企業需要,比如土木工程大類的用人單位一般是施工單位、房地產公司和設計院,我們再主動去找。”以這種方式建立的聯系比實習中介更具有專業針對性,經過長期積累形成高校用人單位信息庫。
除了提供實習崗位,就業指導中心借鑒國外的經驗,近年來開始強調盡早開展生涯規劃教育,在大一大二就培養學生的就業意識和專業意識,通過課程、咨詢和講座的形式讓學生了解“你將來想做什么,你的專業應該怎樣讀,專業市場的接納度以及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對于還不明確工作方向的學生,同濟大學的就業信息網還提供專業的職業測評工具,通過回答一些題目,該測評工具會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職業傾向,提出職業參考,學生可以帶著測評結果到就業指導中心進行咨詢。
然而這樣做的學生現在還不多。根據同濟就業指導中心的初步統計,將集體和個人咨詢全部加起來,2011年的咨詢量也不過1000多人次,一對一式的咨詢,一年僅100個人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