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精彩,非常震撼,你們為國爭光了,河北為凰爭光了。
精彩紛呈,非常成功!你們歷時半年多的準備,組織得力,術的表現形式好,演員的精神狀態好,最后達到的效果就好。
太震撼了!它不僅可以代表河北,而且完全可以代表中國!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
精心設計,認真打磨,全身心投入;因為內容選得好藝
——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長聶辰席
你們不僅為河北爭了光,也為我們中國館爭了光,為我們
中國爭了光!你們得宣傳,大力宣傳,而且要不惜一切溢美之調!
——2012年韓國麗水世博會中國館政府代表、館長趙振格
河北做了中國館開門紅的領頭羊,把河北作為第一個開展活動周的省份,我們沒有選錯。謝謝你們幫助我們做大了世博的影響!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館長徐滬濱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帶著7000萬河北人民的重托,河北省文聯承擔了2012年韓國麗水世博會河北活動周文化展演活動的組織任務。經過河北省文聯的多方多次策劃,活動內容最后定為:開幕式上以“人海相依”為主題的《家在渤海邊》大型文化演出,時段性文化交流演出,以及河北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傳習。
河北的文化展演活動,攜著來自太行的風,漂洋過海,在韓國麗水世博會那一方世界舞臺上,開出了一朵朵絢麗奪目的花。僅三天時間,河北的文化展演就演出了26場!有21000多人次觀看。在世博園內形成了一股河北熱。
河北的魅力與芬芳,世界共享。
載著這魅力與芬芳傳布到全世界的,除了各國游客和觀眾,還有下列新聞媒體:KBS電視臺、MBC電視臺、KBC電視臺、韓國新聞通訊社、朝鮮日報、東亞日報等韓國主要媒體及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中新社、中國日報、光明日報、香港文匯報、亞洲新聞周刊、新華網、新浪網、中新網、鳳凰網、星島環球網等60多家海內外媒體和省內媒體……各類電視廣播媒體累計報道360多條;各種平面媒體累計報道1000多篇;主要網絡媒體原創報道累計達330多篇,各種媒體大量轉載。
魅力風暴:因河北文化而來
在河北周各項活動中,文化展演是最大的亮點,而開幕式更是亮點中的亮點。為此,河北省文聯精心組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和精力,歷時半年多,打造了這臺名為《家在渤海邊》的全新演出。2012年6月5日上午,這臺節目在韓國麗水世博會中國館內一經演出,就引起了贊譽一片。總結各界反饋的信息,這臺演出在有限的舞臺條件下實現了恢宏大氣、包蘊豐厚、新穎時尚。既很好地展示了河北民間音樂、民聞舞蹈、河北梆子、邯鄲成語、武術太極、雜技魔術等河北的特色文化元素,又很好地體現了世博會“生機勃勃的海洋與海岸”、中國館“人海相依”的主題,體現了昔日河北的厚重和今日河北的活力,更重要的是,將這些河北元素和世博會海洋主題以舞臺劇這樣的藝術形式做到了最好的巧妙融合。整臺節目時長不過20分鐘,但環環相扣,節奏流暢,一氣呵成又高潮迭起,演出過程中沒有任何紕漏,堪稱完美,現場觀眾無不受到震撼,掌聲、叫好聲、贊美聲、驚嘆聲不絕于耳。
演出結束后,反響空前熱烈,在世博園內,外引起轟動,在韓國掀起一般河北文化的強勁旋風,以至于在隨后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一韓國媒體的記者居然意猶未盡,情不自禁地請求河北省副省長聶辰席現場演唱一曲河北滄州版的《茉莉花》中最有名的那一句!
就連這次麗水世博會的最高長官、麗水世博會組委會委員長姜東錫,聽工作人員匯報河北演出的盛況后,也在第一時間專程趕到中國館,會見聶辰席副省長,感謝河北省和中國館對麗水世博會的大力支持,并祝賀中國館河北周演出成功。
作為河北省參博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的河北省副省長聶辰席,參加完開幕式,在中國館門口,面對國內外嘉賓和游客,面對采訪的記者,除了把開幕式演出總結為八個字“精彩紛呈,非常成功”之外,又激動地細數這臺文藝演出的三重“好”:一是演出內容好,“家在渤海邊”,本身就體現了人與海洋海岸和諧共處、人海相依的主題:二是形式非常好,演出既是雜技、魔術、梆子、武術太極等河北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展示,同時又加以現代藝術的演繹;三是這種形式巧妙地突出了“生機勃勃的海洋與海岸”這一世博會主題,融合了人與海洋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內涵,這種融合非常好。
來自日本的“世博奶奶”山田外美代作為嘉賓也觀看了這場演出,她優雅地對記者說“文藝演出非常精彩,尤其那些優美的旋律和舞蹈讓人難忘!”,
麗水世博會中國館政府代表、館長趙振格說:“太震撼了,這臺節目不僅可以代表河北。而且完全可以代表中國!”“應該大力宣傳,要不惜一切溢美之訶!”
世博會“元老”、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館長、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秘書長徐滬濱先生盛贊說:“河北做了中國館開門紅的領頭羊,把河北作為第一個開展活動周的省份,我們沒有選錯。謝謝你們幫助我們做大了世博的影響!”
時段性文化交流演出也由這批演員承擔,由于場場火爆,三天時間里,中國館門前總是被觀眾圍得水泄不通,節目從原定的每天4場加演到每天10場!河北活動周的三天里,共演出26場!《拉花》、《放風箏》等河北的特色節目非常受歡迎,而武術太極、抖空竹、魔術這些河北絕活更是讓人叫絕,每場演出結束,觀眾們都爭著與演員們合影留念。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一行參觀中國館,在中國館門前觀看了一場我們的廣場演出后,許嘉璐非常激動,拉著雜技演員周天的手,親切交談了許久,并鼓勵全體演員繼續為國爭光,最后與全體演員合影留念。
河北的演員不僅專業素質好,綜合素質也高,他們主動與鄰近的泰國館的演員互動,互相捧場,在世博園里上演了一段世界文化交流的佳話。
中國館館長趙振格和副館長凌鳳杰專程趕到餐廳,向正在簡單午餐的演職員們表示感謝:“你們不僅為河北爭了光,也為我們中國館爭了光,為我們中國爭了光!”最后一天,連抽空看過演出的餐館里的中國服務員都說“你們演得太好了,真舍不得你們走!”。副館長凌鳳杰甚至還當起了現場攝影師,專門為演員們拍特寫,他說“這些演員們太厲害了。也太不容易了!”
館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傳習也是觀者如流。非遺項目,作為組織方的河北省文聯經過精挑細選,最后選定蔚縣剪紙、武強年畫這兩項河北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臣和中國的國粹一國畫。
周淑英,是蔚縣剪紙第三代傳人,作為第二代傳人周永明之女,她手中的剪紙,不僅有繼承,更有創新,她本人開創了6種新技法。國畫家孟德罄是來自河北石家莊學院的國畫教授,教學與創作兼長,筆下的花鳥尤其傳神。這二人,一個純民間,一個學院派,又都是女性,且都擅長以牡丹作為題材,_,個剪牡丹、刻牡丹,一個畫牡丹,二人又是一個膚色稍黑、一個膚色白皙,所以,在場的人把他們兩個稱為“黑牡丹”和“白牡丹”。“黑、白牡丹”同臺競藝,創作手法各異,作品各有千秋,引得觀眾爭相觀看,聽著介紹,一位來自俄羅斯的小伙兒還不時地在小本上做著記錄。有觀眾提出購買,兩位藝術家說,“這是文化變流,不是商品交易!”
主玉鵬,武強年畫博物館館長、年畫大師,此次帶來的木版年畫,通過繪稿、刻版、印三道工序來完成。在中國館內,王玉鵬主要展現的是印這一環節。一推,一張年畫瞬間完成,令國外觀眾大大稱奇。很多觀眾要掏錢購買,王玉鵬連連搖頭。不會韓語的他將這一張張《六子爭頭》年畫送給游客,游客們對意外免費得到的藝術品愛不釋手,興奮不已。
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精美的民間藝術,在各國游客眼里簡直就是人間奇跡,他們忍不住也拿起刻刀,拿起畫筆比畫起來,我們的民間藝術家就手把手地教給他們,完成的作品又贈送給各國游客,真正實現了觀、教、贈的多形式互動,把河北的民間文化精粹傳布到了全世界。
驚艷呈現:因河北演員而來
參加河北活動周的這些藝術家和演員,是一支富有朝氣的年輕隊伍,平均年齡不過22歲。他們都是技藝雙精、千挑萬選來的。
陳光、翟巍——一男、女主持人,也是中、英文主持人。陳光,來自河北電視臺,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主持人、《午間視野》欄目的主播,他也一次次地跟著走場、彩排。這個陽光男生,無論去北京預演還是赴韓國正式演出,他都幫著搬運行李,幫著干這干那,一點也沒有名主持的架子。翟巍,形象氣質俱佳,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禮儀選拔賽的亞軍,為了這次演出,她推遲了去英國留學的行期。舞臺上,他們作為在海邊撿拾貝殼的情侶第一個上場,他們聲情并茂的表演,先盧奪人,贏得了觀眾的心。
舞蹈班底,來自石家莊市歌舞團,曾多次參演中央電視臺春晚、河北春晚等大型晚會。團長劉明華,是個有心人,管理嚴格,富有創新。在去韓國的路上,他還跟武術教練商量以后創作一支以太極為主題的舞蹈!這樣一個敬業的團長,帶出7一支專業和素質都過硬的KO7zclV5CLrY/G7uH/Xw0mk7LVZkSy79jr+OtubAFSU=隊伍。乘坐大巴車時,他讓自己的演員們往后坐,給后上車的四個武術演員和教練騰出靠前排的座位。細節見風格,小處見精神!這樣以身作則的團長,帶出的這批演員,年齡雖小,卻非常懂事,非常敬業,一切以大局為重。時段性演出本來安排的是在中國館內的多功能影視廳,但考慮到廣場演出觀眾更多,演員們就移到中國館門前的廣場上演出,雖然場地硬又不平,不適合舞蹈,但她們寧可自己辛苦,也要讓更多的觀眾欣賞到河北舞蹈的魅力。演出安排本來是每天4場,但演員們看觀眾反響熱烈,就主動請纓要求加演,最后竟加演到了每天10場!一天下來,卻沒有一個演員喊苦喊累。
四個武術演員,來自河北省體育局武術運動中心,其實他們不是專職演員,而是不同項目的國際或全國武術冠軍,尤其擅長太極。李或杰,國際武術太極拳大會冠軍:岳雷鉤,全國冠軍賽傳統項目冠軍;巨文馨,國際太極攀交流大賽冠軍:杜文歡,全國武館校太極拳冠軍……他們的教練王印寶,從事專業武術教練已經三十多年,為河北培養了大嫩武術人才,這次武術演出的種類、套路、動作都由他設計。他一身好功夫,但為人非常謙虛低調,從不事聲張。他教出來的學生非常勤奮,非常能吃苦。每晚演出結束,他都要組織學生們訓練,沒有一天間斷。學生中長得酷似劉德華的李或杰,是個帥氣的小伙子,他在石家莊的最后一次彩排中腳扭傷了,打著封閉上了飛機,在麗水的三天,他的演出達到了11場,而且場場除了四人集體表演,都有他個人的雙刀表演,騰空起跳時,疼得鉆心,他也咬牙堅持!年齡最小的岳雷鉤,不過16歲,就跟著哥哥姐姐們一樣訓練,一樣演出,因為武術演出非常耗體力,他的皮膚又嫩,汗水沖下化妝液,蜇得眼睛生疼,他扭頭擦一擦,又上場了。巨文馨、杜文歡,看似文文靜靜的兩個小姑娘,卻是赫赫有名的“武林高手”,一上場就英姿颯爽,招招到位,毫不含糊。她們倆可是蜚聲全國武術界的兩只天鵝——“河北武術的黑白天鵝”。“讓各國觀眾看到正宗的河北武術,把河北武術、中國武術傳播到世界各地”——這是他們師徒5人共同的心愿。
在開幕式演出中飾演海之子的雜技演員周天,是來自河北雜技之鄉——吳橋的小伙子。剛剛23歲的他,是地道的吳橋民間藝人。他學空竹的時間只有三年多,卻悟性極高,憑借高超技藝,迅速成為中國著名的雜技演員,獲得中國“達人秀”亞軍,還在2012年中央電視臺元宵晚會上獨自表演空竹,在中國雜技界正如日中天……這個小伙兒又在韓國麗水世博園里,用他全部的才情和創造,讓河北,鐫刻在國際觀眾的心里:在開幕式演出中飾演“海之子”的他,就用空竹征服了觀眾,在廣場上,他依然是全世博園的人氣王!瑞士新聞官伊莎貝拉(中文名李易莎)驚嘆道:“他是人類嗎?簡直是超人!”在5分鐘的表演中,他手中的空竹,時而被拋到十幾米高的空中,惹得二樓、三樓的觀眾想要伸出手去抓,時而圍著全身打轉,他自己則騰挪閃躍,成為一條游弋在中國館門口的自在精靈,一條海洋中快活的魚……周天非常可愛,也非常勤奮,他空竹幾乎不離身,每天練功長達十幾個小時,有了煩心事練得更多,“我生氣時更敢練,平時不敢練的動作,一生氣就敢練了。”在韓國演出的日子里,他每晚都自己到住地的廣場上練到深夜。白天演出間隙,他還邊唱邊記地自編歌曲,聽上去很是時尚現代。不過他說,“我最大的理想是當影視演員!”
飾演海蓮花的魔術演員王璐,是兩岸四地魔術冠軍、香港魔術冠軍,擅長變花、變傘。她的箱子道具很多,重的連強壯的男生都提不動。平時生活中,王璐文靜得像個大家閨秀,說話輕聲細語,語速慢,行動也慢,但一上舞臺,她的速度就好像是換了一個人,舉手投足間的瞬間頻頻變幻,令人目不暇接,花、傘疊出,令觀眾嘆為觀止。無論雙面舞臺還是廣場演出,都非常不利于魔術演員道具的藏、現,但她的表演天衣無縫、不囂痕跡,真是個奇跡。
實力綻放:因河北創作Ⅲ隊而來
展演活動的成功,得益干有一個大膽創新的創作團隊。
這次演出的編創隊伍,平均年齡不過30幾歲,正是敢想敢干也能干的好時候。
來自河北省文聯的陳建忠,是河北作為人才引進的,剛剛40歲的他,多才多藝,敬業樂群,不僅多次作為河北電視臺春晚的編導、中國文聯“百花迎春”晚會的編導,而且還是幾部影視劇的編劇,在韓國演出的日子里,由他任編劇的電視劇《丑角爸爸》也正在央視8套熱播。這次的文化演出活動,他作為總導演,從主題、風格、結構的策劃,到節目的選定、演職人員的篩選,再到整個舞臺的宏觀調度,都由他一手承擔,他的才情創造和辛勞付出,有目共睹。
于娜,來自河北省歌舞劇院,年齡不大,卻有著多年從事編導的經驗。接到這個任務后,大年初三,把剛滿五歲的女兒交給家人,就開始了舞蹈構思創作,這臺演出中舞蹈的每一個動作,都出自她的精心設計,之后的排練、演出節目的現場具體指導,也由她負責實施。
音樂,是演出成功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此臺節目音樂的編創制作,由河北省著名音樂家劉禮民先生擔任,他也不過41歲,但已經擔任過多部影視劇的音樂制作,獲得過不少音樂類獎項。這次,他在領會演出要求和導演意圖的基礎上,大膽創作,力主用滄州《茉莉花》為主題基調,又加以現代演繹,民族民間歌曲也由英文演唱,并在整個音樂中巧妙融八河北梆子、河北成語,讓《菜莉花》這樣柔美的音樂與女子舞蹈、魔術等柔和的節目相契合,讓河北梆子、成語、現代音樂等陽剛的音樂與武術、雜技、男子舞蹈相契合,在音樂上實現了與節目的完美結合。當那首《茉莉花》響起時,在場的中國館工作人員都忍不住流下了感動的熱淚;當“嘁卡嘁卡醋——”的節奏響起,觀眾又禁不住合著節拍打起了拍子;當那一聲破云而采的離冗的河北梆子喊腔傳入耳膜時,人人心中激起一種慷慨激昂之氣令人耳目一新的音樂,成了這臺節目的靈魂。音樂無國界,震撼了所有觀眾的心靈。
而為了那一聲不露面的河北梆子喊腔,錄制時,長期堅持下鄉演出的河北梆子藝術家劉鳳嶺先生,是從病床上起來趕到錄音棚的,導演跟大家說了這個情況,所有的演職員都很感動,并備受鼓舞,決心為整個展演活動的圓滿成功。傾盡一己之力。
服裝也是為本次演出量身定做的。服裝設計師王榕,有著多年的舞臺服裝設計經驗,為了達到既鮮明亮麗,又清爽雅致,還要切合每個人物角色的目的,她幾易其稿,絞盡了腦汁。當服裝出來,大家都感到驚艷,但唯獨紗做的茉莉花女的服裝照得不夠鮮亮,所有人都有些擔心。但王榕很自信,果然,一上舞臺,地燈一打,茉莉花的那股水靈勁一下子就出來了,所有人都長舒了一口氣,連嘆服裝設計師“真是經驗豐富!”
化妝師孫麗和黃希玲。孫麗出身舞臺世家,其父就是我省著名話劇演員孫樹林。她本人從事化妝工作近30年,是河北電視臺最早的化妝師,也是當年臺里唯一的化妝師,主持人、影視劇、晚會化妝都擅長,經她一手妝扮過的主持人和演員數不勝數。當導演告訴她這次妝比較多,演出前要化30人左右的妝時,她笑道:“我以前化七八十人都是常事!”這次導演提出創意妝時,她說:“哪怕無償勞動,也干,早就想把創意妝搬到舞臺上了,這次終于有機會了。”她放下手頭上經營的9個化妝店,與助手一起,全身心投入到創意妝中去了。演出過程中,每天凌晨三點就起來為演員們一個個化妝,開幕式前夜,更是通宵達旦,最后,她們的努力沒有白費,經她們的手,演員們臉上的創意造型和妝扮,在舞臺上大放異彩。
完美組織:因河北團隊精神而來
2010年上海世博會,省政府選擇了河北文聯團隊進行民間藝術展演,由于組織出色,亮點很多,被授予“模范團隊”稱號。這次接受任務后,河北省文聯又精心謀劃,細心研究,在安全、特色、內容上做文章。兩次世博會歷練了文聯團隊,河北省文聯的信任度、知名度、美譽度大增。
整個文化展演活動的總策劃,河北省文聯黨組書記李軍和河北省文聯副主席潘學聰,非常重視這次活動,對演職員千叮嚀萬囑咐,“走出國門,你們就是河北,要把河北最優秀的文化和優良品質呈現給世界”。他們牢記重托,不辱使命,自我加壓,這一段時間,心里想的全是麗水世博河北周文化展演的事,高端策劃,統籌協調,嚴密組織,調度有方,可以說是殫精竭慮,費盡了心思。為了能讓導演和演員充分發揮,在創作編排上,作為領導的他們不過多干涉創作,而是鼓勵編導們放開想象,在時尚、特色上大膽實驗、大膽創新,要走出一條既體現河北元素又與國際接軌的藝術之路。寬松的創作空間和思路明朗的指導,使編導們激情滿懷,創造力得到了最大的發揮。
一個團隊的形成,靠方方面面的細節組成,懈怠一點,就可能全盤皆輸。在組織保障方面,河北省文聯的相洪奇、張占芳、默紅芬、馬梅素、劉利飛,以及來自河北省貿促會的常嘉、李益,忠于職守,各負其責,經常加班加點,沒有一個喊累叫苦,而是互相鼓勵,互相提醒,注意銜接。餓了吃包方便面,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瞇一會兒,他們只有一個樸素的信念:這次出國演出,非同小可,不能出錯,不能丟人。為了一行48人的出國手續早日辦妥,他們費盡了心血。因為演職員不僅多,而且分散在四面八方,聯絡的暢通,手續的合格,分段審批,種種細節,他們幾乎可以說是想盡了辦法、說盡了話,跑斷了腿:為了把吃、住、行、演各個環節都安排好,不讓演員們分心,他們想到最細處,做到最細處。無數次與演職員、與貿促會、省外辦等有關部門溝通協調,19次召開工作協調會、通氣會,他們說,“出一點紕漏都是我們的錯,我們是文化展演活動的最后一道防線!”
活動的知名度,在于宣傳。河北省文聯的汪素芳,一人負責文化展演的輿論宣傳工作。赴韓閔之前,’就組織了不少媒體進行宣傳報道,為河北周預熱:出國后,為了報道及時,更是熬夜加班。三天三夜睡眠時間加起來還不到9個小時:“大家這么努力,演出這么精彩,反響這么姆,要是宣漆嗷得不好,我都覺得對不起大家。我得做好這個吹鼗手!”采訪、拍片、寫稿,與省內外、國內外、媒體聯絡,發稿,忙得團團轉。因為電源有限,電腦又兼用做廣場演出的放音設備,她就找把折疊椅,坐在廣場的大音箱下,就著僅有的這臺電腦,那邊演出著,她這邊在擁擠的人群一角打字寫稿……三、四場演出下來,耳朵就暫時性失聰了。這樣奮戰了三個晝夜,最后不完全統計,在各種媒體上組織發表的原創報道文章達300多篇,平面媒體累計報道1000余篇,韓國電視臺對開幕式全程錄播,中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頻道,也對河北活動周的盛況做了報道。新聞宣傳工作的扎實有效,為這次河北周文化展演活動的成功舉辦做了很好的輿論和傳播工作,她也被人們譽為“十分出色的宣傳部長”。
正是由于所有這一切一切的努力。一個又一個的創新設計,二環又一環的有序對接,再加上整個團隊的組織工作不拘一格,協作意識強,大家遇事都能理解,能體諒,不埋怨。不抱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最后在韓國麗水的世界舞臺上,呈現出一次高水平、高層次、大影響的轟動性文化展演。
還是聶辰席副省長在現場接受記者采訪時總結得好:“我知道這次演出經過了歷時半年多的準備,組織得力,精心設計,認真打磨,全身心投入;因為內容選的好,藝術的表現形式好,演員的精神狀態好、最后達到的效果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