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來,貨幣政策經歷了多次方向性的變化,并以基準利率和準備金率調整為主要表現形式,直接影響了商業銀行的信貸投放規模,在資金市場上顯現出“松”與“緊”的實際效果。與此相聯系,一些地區的銀行業在貨幣政策“松”、“緊”變化中整體盈利能力增強或降低。其中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增長率變化很少受到影響,甚至與信貸規模變化方向相逆。2012年上半年,央行兩次下調基準利率,并不對稱調整浮動比例;9月份人民幣貸款僅占社會融資規模的57.3%。利率市場化和金融脫媒的加速反映了一種跡象,商業銀行依托信貸高增長、高利差收入為主導的盈利模式亟待調整。
一、銀行業盈利模式的變化趨勢
商業銀行業盈利模式,是指銀行在一定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機制環境下,以一定資產負債結構為基礎的財務收支主導結構,可分為傳統業務型和非傳統業務型兩種。傳統業務型簡單來說就是以存貸息差為主導的盈利模式。非傳統業務型則是指非息差收入占較大份額的盈利模式。現階段銀行非息差收入主要包括零售銀行業務、中間業務和私人銀行業務,其中中間業務占主導地位。在國際較為成熟的商業銀行中,支付結算類收入一般占據了中間業務收入三分之一強的份額。
上世紀70年代以前,國際銀行業均以傳統盈利模式為主導。二戰后,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銀行業面臨著經營環境的深度變化。金融服務需求的多元化,規避金融管制的需要以及增強同業競爭力的壓力,促使商業銀行積極尋求盈利模式的調整。特別上世紀70年代以來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技術革新為銀行業盈利方式創新提供了條件和手段。以美國為例,由于上世紀80年代金融管制的放松,激烈的競爭導致大量銀行倒閉,在促成銀行資本集中和壟斷加強的同時,也使銀行籌資成本不斷提高,傳統存貸業務舉步維艱,迫使銀行業尋求新的出路。在以上誘因下,美國銀行業競相以發展非傳統業務改變盈利模式,獲取更為穩健的回報。經過近30年的發展,中間業務已成為美國目前大多數商業銀行主要的盈利來源。2011年度,美國花旗銀行存貸業務利潤僅占總利潤的20%左右,承兌、資金清算結算、卡基支付、網上支付等大量中間業務創造的利潤占據了主導。而支付結算業務作為資金運行載體和最終清算渠道,在銀行業中間業務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我國銀行業發展中,高儲蓄率傳統和存貸利差較大的政策因素促成了利差收入主導的銀行盈利模式。該模式一方面有利于銀行業的原始積累,并成功抵御了新的一輪金融危機的影響;另一方面,在金融業對外開放和深化改革背景下也暴露了一系列問題,包括融資成本過高,過多剝奪實體經濟利潤形成銀行業暴利以及應對宏觀形勢變化能力不足等。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的加速推進,存貸利差將進一步收窄,銀行業盈利模式必須加快調整。借鑒國際經驗大力發展支付結算等非傳統業務收入是提升銀行業務經營和盈利穩健性的必然選擇。2005年以來,我國現代化支付系統推廣應用,支付體系的核心基礎設施基本健全,為我國銀行業盈利模式調整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二、以六安市為例的支付結算業務貢獻度分析
1、六安市支付結算業務發展現狀
六安市地處皖西,經濟金融總體欠發達。近年來,得益于宏觀經濟形勢的總體向好,六安市銀行業傳統存貸款業務規模擴張較快,成為盈利的主要支撐。通過在支付系統建設以及銀行卡業務方面的積極努力,六安市各銀行機構支付結算業務收入增加較快,特別是地方性銀行業機構在中間業務收入增速方面超過了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但由于起步較晚,六安市結算品種較為單一,支付結算業務收入占比較小,具備較大的發展空間。截至2011年末,六安市各銀行機構累計實現營業收入50.99億元,其中中間業務收入3.78億元,占比7.42%;支付結算收入1.10億元,占營比2.15%。中間業務收入中,支付結算收入占比近30%(見表1)。
目前看來,六安市支付結算業務發展總體有以下特點:一是收入規模總體偏小、占比不高;二是各銀行業機構間支付結算業務收入不平衡;三是業務收入增速波動小,占比有逐年擴大趨勢。表明支付結算業務收入在未來銀行業盈利結構調整中具有重要的位置。盡管六安作為欠發達地區,商業銀行支付結算業務基本停留在傳統業務領域,但在新的信貸形勢下,各商業銀行已經逐步開始重視發展以支付結算為主體的中間業務獲取穩定的收入,以對沖單純利差盈利模式在經濟周期變化中的波動性。
2、支付結算業務發展對銀行盈利貢獻度分析
調整盈利模式是銀行業未來發展中決定競爭力高低的必然路徑,在支付結算業務發展上優先考慮將占得先機。六安市銀行業雖然在支付結算業務發展上總體水平偏低,但機構間呈現明顯的差異化特征,以下以建行六安分行為例分析支付結算業務對盈利的貢獻度。從圖1可以看出,建行六安分行的支付結算業務收入金額與農業銀行六安分行基本持平,但建行六安分行支付結算收入占本行營業收入比例卻位居全市第一,達到10.30%。這與建行總行近年來面對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對轉變經營模式與發展理念所作出的前瞻性和創新性探索密不可分。
新一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中國銀行業的利差收入增速大幅下滑。雖然中國的銀行業開放程度總體不高,避免了金融危機的大面積沖擊,但中國銀行業也充分認識到過分依靠貸款利差的單一盈利模式所隱藏的弊端。建行六安分行在業務拓展方面,實行支付結算業務收入增長與等級行考核相掛鉤,并根據考核結果實施激勵機制。與此同時,該行大力加快新結算產品的推廣應用,在完善客戶金融服務工作的同時,積極尋找新的收入增長點。加強了對國內信用證、現金管理系統、對公一戶通、對公通兌等業務的推廣,使支付結算業務不斷與國際接軌、不斷向縱深推進。在同行業中,建行六安分行率先建立了較為穩定客戶資源,抓住了近年來部分產業資金流通量規模擴張的有利時機,支付結算收入水漲船高。2008年至2011年,建行六安分行支付結算業務收入逐年穩步增長,2011年支付結算收入總額在全市占比32.25%,在同行業中遙遙領先。
從圖2、表2可以看出,2008至2009年度在金融危機下,建行六安分行利差收入對營業收入的貢獻度下降6.89%,支付結算業務收入基本保持平穩增長,成為利潤表中為數不多的收入不降反增的科目之一。目前,面對利率市場化的金融發展趨勢,商業銀行需要更平穩、更可持續的盈利模式,支付結算業務收入穩定、低風險的特性正契合了金融形勢發展的要求,對維護銀行整體收入的穩定性具有重要的平衡和基礎作用。相對成熟、服務周到的支付結算業務管理水平,成為有效維護區域金融穩定的重要一環。
三、發展支付結算業務助推銀行盈利模式轉型的建議
1、繼續完善央行支付系統,強化商業銀行資金清算的基礎通道建設
不僅要在基礎系統建設上進一步加大投入,也要根據商業銀行支付結算類產品創新提供全新的清算方案和平臺支持,在支付基礎設施領域為商業銀行轉型發展提供服務和創新保障。
2、規范收費標準,為提高支付結算業務收入提供穩定的政策環境
建議出臺《商業銀行支付結算業務收費管理辦法》,對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收費方式及其他相關事項作出具體規定。在支付結算業務收費標準的設計上,堅持收與支匹配、風險與收益對等、向國際慣例靠攏的原則。
3、加強政策引導,提高對支付結算業務發展的重視程度
一方面要在利率市場化改革、銀行盈利模式轉變方面提前作出政策設計,引導商業銀行樹立長期穩健經營的理念。另一方面,商業銀行系統內要重視盈利的結構性調整,前瞻性設計經營風險的應對措施,加強對支付結算業務的研究、開發和管理,充分調動基層行拓展支付結算業務的積極性,推動支付結算業務的良性發展。
4、深入拓展支付結算工具應用的空間,不斷加強支付結算類產品創新
著力加強支付環境的改造,針對性推廣創新型支付產品。大力推行新型支付結算手段如定期借記、電子商業匯票、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協同發展第三方支付等。積極拓展農村市場,針對農民工群體和涉農補貼發放群體,大力推行特色銀行卡服務。并在提供基本功能的基礎上,逐步拓展銀行卡的消費,電子商務等增值服務,通過對農村市場的細分服務,發展穩定的客戶群,為商業銀行盈利模式的轉型升級提供客戶保障。同時加強電子商業匯票、新版票據、銀行卡、第二代支付系統暨ACS系統、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工作。
5、鼓勵商業銀行在支付結算類產品的市場營銷上充分競爭
各商業銀行要在支付結算業務的隊伍建設、宣傳等方面加大投入,積極開展支付結算類產品營銷,強化支付結算業務的社會認知,在形成社會需求的同時建立自己的穩定客戶群眾,保障后期盈利能力的持續提升。要支付結算業務品種的推廣、服務質量的提升、市場分配上形成充分競爭的形勢,推動我國銀行業支付結算業務持續發展和盈利模式的加快轉型升級。
(作者:中國人民銀行霍山縣支行行長)
責編: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