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2006年Twitter作為第一家微博類網站誕生,2009年新浪微博作為我國國內第一家成熟微博網站上線測試,時至今日,以Twitter和新浪微博為代表的國內外微博網站分別憑借自己靈活、便捷、及時、互動等特點,給社會發展帶來巨大影響。不但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還對信息采集、發布、傳播方式帶來變革。
【關鍵詞】微博 Twitter 微博問政
一、微博的概念
“微博”這一稱呼來源于英文單詞Micro-blog,是傳統博客“微型化”的變體,自2006年誕生以來,微博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很大影響。目前,學界對于微博還沒有一個權威的定義,各位專家學者根據自己不同的研究視域與研究經驗,對“微博”作出了不同的界定:
喻國明認為,微博即微型博客,是基于有線和無線互聯網終端發布精短信息供其他網友共享的即時信息網絡,由于用戶每次用于更新的信息通常限定于140個字符以內,故此得名“微”①。
杜駿飛認為微博,顧名思義,即微型博客,屬于移動互聯時代媒介融合的產物,它是一個既可以即時發布信息,又可以互動交流的網絡平臺。②
美國圣地亞哥州立大學Noah Arceneaux & Amy Schmitz Weiss 認為,微博是web2.0時代的產物,它是博客,文本消息和廣播的綜合體。用戶用140個或者更少的字符,以“小鳥惆啾”的形式,發送給每一個選擇接收它的人。③
胡泳認為,140個字符、“what are you doing ?”的微博客能更好地提升環境知覺,而且更新速度快、信息源數量豐富、傳播力度驚人。④
結合以上各位專家學者對微博概念的界定,筆者認為,微博是一種Web2.0時代基于及時互聯通信與用戶關系的信息分享平臺,用戶可以及時更新動態并以公開形式發布,發布的內容包括文本、圖片、視頻、音頻等。“是一種允許用戶及時更新簡短文本(通常少于140字)并可以公開發布的微型博客形式。它允許任何人閱讀或者只能由用戶選擇的群組閱讀。隨著發展,這些訊息可以被很多方式傳送,包括短信、即時訊息軟件、電子郵件或網頁。一些微博客也可以發布多媒體,如圖片或影音剪輯和出版。”⑤
二、Twitter的誕生及發展
“微博”最早誕生于美國,2006年,世界上第一個提供微博服務的網站Twitter及其創始人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將微博這一概念引入人們生活。Twitter網站最初的創辦理念即為:隨時隨地、無處不在的溝通,以一句“What are you doing ?”的問答,Twitter成為越來越多的用戶分享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信息平臺。
在正式上線的第二年(2007年),Twitter便憑借自己簡短、快捷、及時、互動等優勢,迅速被美國民眾接受,并融入美國主流社會,成為2007年美國用戶數量增長最多的社交網站之一。Twitter在幾件大事中的表現最終奠定了它在美國人心中的地位:
2007年4月30日,時任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貝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發布了自己的第一條Twitter信息,并在11月大選之前進行了超過250次更新。在此后的總統大選中,奧巴馬將Twitter看作是自己競選計劃的“中心”,通過Twitter發布自己的新政方針、回答選民疑問、大大增強與選民互動,其Twitter賬號人氣在競選期間也一路飆升,短時間內就擁有了幾百萬的跟隨者,為他最終順利當選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2008年11月28日,印度孟買發生連環恐怖襲擊事件,在事發地的用戶不斷通過Twitter發布最新消息,以直播事件的最新進展。第一次襲擊發生后五秒鐘,Twitter上出現了80個消息。⑥此后,網友不斷在Twitter上傳現場圖片、視頻,向主流媒體提供信息幫助,顯示出了社會化媒體在自媒體時代在重大新聞事件中的重要作用。這一現象也被《福布斯》雜志稱之為“Twitter時刻”。⑦
由于發布信息的即時性、便捷性,Twitter的用戶數量保持每年持續增長的勢頭。據2012年2月24日美國市場研究公司Twopcharts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Twitter的全世界注冊用戶數已經突破5億大關⑧,每秒新增8.9個賬號,約合每日77萬。⑨并且成為Facebook、Youtube之后的美國第三大社交網絡。
三、我國微博的誕生及發展
Twitter在海外如火如荼的發展影響到國內互聯網行業,很快,國人也創辦了自己的社交網站。大陸第一個提供類似于Twitter服務的社交網站是飯否網于2007年5月建立。至今,我國國內微博網站的發展經歷了如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摸索期——“亂花漸欲迷人眼”
2007年,國內陸續出現了一批以Twitter為模板的微博網站,如飯否、做啥、嘰歪、嘀咕、同學網、騰訊滔滔、9911等,它們在使用界面和操作方式上均與Twitter有諸多相似之處。但是由于盈利模式和應用模式單一,以飯否為代表的第一批微博網站沒有走得更遠。
第二階段:突破期——新浪微博“一枝獨秀”
2009年8月14日,新浪網推出“新浪微博”內測版,成為國內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務的門戶網站,同時也將我國微博網站的發展推向一個新的階段。很快,新浪憑借著自己強大的網站平臺及名人效應,吸引了姚晨、李開復、小S、蔡康永等明星人物加盟。用戶平臺不斷完善,加上名人效應這一“殺手锏”,新浪微博迅速成為國內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微博網站。
第三階段:成長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隨著新浪微博的迅猛發展,騰訊、網易、搜狐等國內其它門戶網站也紛紛開通了微博業務。據2010年9月發布的《中國微博元年市場白皮書》顯示,國內市場主要十款微博產品如下表:
隨著微博網站數量的增長,以新浪微博為代表的微博網站也逐漸沖出了單純社交網站的局限,顯現出了其強大的信息發布、傳播功能,成為龐大的信息集散地,一些新聞事件通過微博傳播被更多網友熟知,也讓社會的“草根力量”有了參與社會公共事件的平臺與機會。
縱觀中國國內微博市場,雖然還并未發展成熟,但其蓬勃之勢足以說明微博已成了Web2.0時代的寵兒,帶動了信息傳播方式、模式的變革。
1、門戶網站“跑馬圈地”
與國外微博網站Twitter的一枝獨秀相比,我國微博網站的發展自一開始就呈現出“群雄逐鹿”之勢,以新浪、騰訊、搜狐、網易為代表的門戶網站微博,占據了我國微博市場中較大的份額,同時也引領著我國微博的發展方向。新浪微博憑借上線早及良好的運營能力,在我國微博網站排行榜上居于首位。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9月底,新浪微博注冊用戶超過2.27億,并于11月突破2.5億。而新浪微博用戶平均每天發布的微博數,也已從7500萬條增加到了8600萬條,同比上升15%,此外,新浪微博整體流量也實現了23%的上漲。”⑩
總體來看,我國微博發展相對集中,門戶網站占據用戶基數、名人作用、規模效應上的優勢,門戶網站在微博市場的絕對領先地位。
2、政務微博“風生水起”
伴隨著微博的迅速發展,“網絡問政”也成為中國社會逐漸興起的參政形態。各級政府及政府公務人員官方微博在2011年“溫州動車追尾事故”、“甘肅校車事故”等一系列重大突發事件中表現突出;北京、上海、廣州、湖北、成都、新疆等地的“微博發布廳”也陸續上線。“政務微博”成為2011年我國微博市場的“新秀”。新浪網的總編輯陳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表示:“如果說2010年是微博元年的話,那么2011年可以被稱為中國的‘政務微博元年’。”⑾從“郭美美事件”到“溫州動車事故”,在這一系列重大事件發生之后,政務微博有效發揮了社會“減壓器”和“穩定閥”的作用,在政府、官員與民眾之間,搭建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
2012年2月8日,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在京發布《2011年中國政務微博客評估報告》。據該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底,我國政務微博客總數達到50561個,較2011年初增長了776.58%。截止2011年12月10日,在新浪網、騰訊網、人民網、新華網四家微博客網站認證的黨政機構微博客共32358個,認證的黨政干部微博客共18203個。其中,2011年新增認證黨政機構微博客27400個,新增認證黨政干部微博客17393個。
數以億計的民眾參與“微博問政”,使越來越多的“草根力量”能夠自下而上地推動社會發展。微博時代“政務微博”的發展對于促進政府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減少決策失誤,促進政府規范自身行為,努力遏制腐敗,改變作風等都將產生影響。
總之,微博已成為互聯網信息傳播新興的、不可忽視的力量。微博傳播具備低門檻、信息短小精悍、信息生成機制零時間、信息傳播時滯趨近于零、更強的交互性等特性。這些特性以及微博上初級分眾最終升級為多級的大眾傳播決定了微博信息的傳播影響在其機制的作用下不斷地放大,放大帶來的表現廣泛地影響著社會生活。
參考文獻
①喻國明,《微博:從嵌套性機制到盈利模式》,《青年記者》,2010(7)
②杜駿飛,《微博崛起及傳統媒體話語權重構》,《青年記者》,2010(10)
③Noah Arceneaux,Amy Schmitz W-
eiss:seems stupid until you try it:press cover age of Twitter,2006-9.New
Media & Society
④胡泳,《Twitter》,《商務周刊》,2009(5)
⑤維基百科:微博客: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E%AE%E5%8D%9A%E5%AE%A2
⑥羅艇,《從孟買恐怖襲擊事件中的“自媒體”傳播看公民新聞背景下的媒介權力轉移》,《國際新聞界》,2009(1)
⑦《孟買事件,Twitter時刻》,《福布斯》,2008(12)
⑧中文互聯網數據研究資訊中心,《twitter注冊用戶已突破5億》,http://www.199it.com/archives/25182.html
⑨中文互聯網數據研究資訊中心,《2011年3月Twitter注冊賬號數突破3億 美妙新增8.9個》,http://www.199
it.com/archives/10331.html
⑩高弋坤,《新浪微博用戶數再創新高》,《通信世界周刊》,2012-12-26
⑾《二零一一中國政務微博元年》,《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12月13日
(作者: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廣播電視新聞學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