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聞評論是黨報的旗幟和靈魂。2012年兩會中,人民網策劃了一系列新聞評論,引來社會各界關注。通過對人民網的報道抽樣分析,發現人民網策劃新穎,調查科學,民主政治網絡化,且文風樸實,民生主題鮮明,值得其他媒體借鑒。
【關鍵詞】2012年兩會 人民網 新聞評論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每年的兩會報道如何出奇制勝,靠的就是媒體的策劃能力。但目前國內的新聞同質化現象嚴重,要想在策劃上出新,只能轉向媒體自身特有的評論了。新聞評論是報紙的旗幟和靈魂,其在引導輿論導向、服務建設大局、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等方面有其他新聞報道形式不可取代的優勢。在這一觀念指導下,人民網對2012年的兩會策劃了一系列新聞評論,其觀點嚴謹、說辭精彩,引得社會各界關注。筆者抽樣選取了其2012年兩會新聞評論作為研究對象,來評析其策劃。
一、新聞評論策劃的界定與抽樣
1、新聞評論策劃的界定
蔡雯教授曾對新聞策劃下了一個定義:“是報社采編人員根據客觀存在、讀者需要和報社自身條件對報道選題進行決策,對新聞采編活動進行規劃和設計,并且在報道實施過程中不斷接受反饋、修正原先設計的行為?!雹僭诓迢┙淌诳磥?,新聞策劃是“對未來報道活動的規劃和設計。這種規劃和設計是組合、分析信息和選擇、決策的結果”②。
趙振宇教授則認為:“新聞策劃,是新聞報道的主體遵循事物發展和新聞報道的基本規律,圍繞一定的目標對已占有的信息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研究,著眼現實,發掘已知,預測未來,制定和實施相應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創造性的策劃活動?!雹圳w教授強調的則是“遵循事物發展和新聞報道的基本規律”。
鄭保衛教授主張用“新聞傳媒策劃”這一廣義概念來指代新聞策劃,在他看來,這個概念“涵蓋了在新聞傳播事業中運用創新精神和創造性思維的一切活動,并將其客體分為新聞傳媒實務策劃、新聞傳媒經營策劃兩大類。”④
總結他們的觀點,筆者對新聞評論策劃的界定做一個歸納:新聞評論策劃,是新聞評論的主體遵循事物發展和新聞評論的客觀事實,圍繞一定的目標對新聞評論進行科學的規劃和設計,這其中的規劃和設計包括對新聞評論的組合、分析和選擇、決策。
2、文本抽樣
本文以2012年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開幕為起點,閉幕(3月13日)為終點,選取了這10天(不包括3月13日)當中人民網兩會專題言論版的“人民網評”(9篇)、“網友說話”(38篇)、“報系言論”(66篇)、“兩會1+1”(10)、“大畫兩會”(13篇)這五個代表人民網新聞評論的版塊,總計136篇,并對發表評論的數量、類型、主題等進行統計,以此進行分析。
二、新聞評論版塊策劃
評論版塊設置的創新性和覆蓋的全面性,最能體現專題報道的特色和水準,也直接關系專題報道對受眾的吸引力。在人民網2012年的兩會專題報道中,其新聞評論版塊設置是:“人民網評”、“網友說話”、“報系言論”、“媒體觀點”、“兩會1+1”、“大畫兩會”、“2012兩會調查”、“我托書記省長捎句話”。版塊添加了漫畫時評,形式新穎;還設計了兩會調查,全民參與,充分體現了人民網版塊設置的創新性和科學性。
1、策劃新穎:“大畫兩會”增加了評論形式的多樣性
與以往相比,這次的版塊增加了“大畫兩會”,該版塊通過漫畫的形式來評析兩會熱點事件,其形式的多樣化體現了人民網新聞評論策劃的新穎性。
在3月11日的一篇畫評中,孫繼業的觀點:收費公路成地方政府“提款機”與“搖錢樹”,用圖片形象地表現出來了。圖上官員財大氣粗的頂著收費公路,口袋里全是金幣,而普通老百姓就如同圖上的小人,只能站在下面非常驚訝,諷刺意味一目了然。這種通過漫畫來評論的形式早已不是新聞,在人民網之前的時評中也經常用到,但將其在兩會專題中開辟一個版塊還屬首例。
劉保全教授認為,新聞策劃的第一要義就是要出新,“只有在時間、地域、內容和形式上以超凡的氣勢和獨特的視角予以報道,才能出奇制勝,達到策劃的目的?!雹莺苊黠@,人民網將這一策劃要義用得恰到好處。
2、策劃科學:“兩會調查”科學可靠
與以往相似,每年兩會都會做一個調查,調查網民對哪些熱點問題最為關注。2012年的調查中,高達155萬人次參與投票,其中包括19萬手機用戶投票,這比2011年的12萬人次整整高出了143萬。
兩會的調查還作為新聞評論的依據,其策劃凸顯了人民網評論的科學性。新聞評論有五個根本特性:“一是新聞評論依賴事實的新聞性;二是新聞評論傳播的時效性;三是新聞評論論說的有效性;四是新聞評論內涵的思想性;五是新聞評論傳播知識的有益性。要寫出這樣的新聞評論作品,科學精神必不可少?!雹薅鴥蓵{查有科學的數據,體現了其論說的有效性;調查出了公眾最關心的民生問題,實現了其新聞性;在調查中,每時每刻都有數據更新,實現了其時效性;其調查出的民生熱點值得大家思考,體現了其思想性;最后,其為眾多新聞評論作者提供了嚴謹的數據,實現了其有益性。這也說明了兩會調查這一版塊策劃的科學性。
2012年兩會的調查結果中,排名前三的社會保障、收入分配以及醫療改革的票數分別高達:25萬、18萬和10萬票,這比以往的任何數據都要高。在這一數據的依托下,人民網對民生問題的關注就間接反映在了其評論文本中。在“大畫兩會”這一版塊中,僅有13篇的評論里,民生評論占到了8篇,高達61.54%;而在“網友說話”中,民生熱點評論也占到了36.84%(14篇)。
三、新聞評論內容策劃
本文對這136篇評論的主題詞進行了概括,用1-2個詞概括每篇評論的主題。經過統計,共涉及12個主題,排在前三位的主題分別為:民生問題(33)、官員執政議政能力(24)、深化改革(21)。同時,2012年兩會的民生熱點調查結果顯示,網民投票選出的前十大熱點問題依次是“社會保障”、“收入分配”、“醫療改革”、“社會管理”、“教育公平”、“三農問題”、“反腐倡廉”、“物價問題”、“食品安全”、“房價調控”。這十大熱點與人民網言論的主要關注點:民生問題、官員執政能力、深化改革等YpX7DEaPAwPqTt5+wvDJyxLI73derzh1nAJc/fqtDm0=不謀而合,這也體現了人民網與廣大群眾的貼近性。
1、策劃文風:“走轉改”深入人心
“走轉改”活動是2011年8月中宣部、中國記協等五部門組織策劃的一項新聞活動。在2012年的兩會活動中,其新聞評論風格也得到了體現。
3月11日的《人民論壇》,其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來形象地表示“通過基層的民生觸角,更能觸摸到問題與挑戰、變化與期待。城鎮化率歷史性地超過50%,是一個國家工業化現代化的重要指標之一,但進城農民焦灼的‘融入城市難’,提出了社會民生的課題?!?月12日的《“十元錢購買力”是一份最成功的提案》,其用十元錢能夠買些什么來說明現在的物價,也寫出了現在物價高漲的原因:“燃油價高直接導致運輸業價格居高不下,而運輸業為了生存不僅運價一直在高端徘徊,車輛改裝、超載等現象更是司空見慣?!钡鹊取_@些原生態的文字平實易懂,無不折射出評論者接地氣的作風。
“走轉改”不僅體現在文風上,其“網友說話”刊登了網友傳遞的聲音,也是人民網深入基層的體現。其實,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報紙評論的演變與發展,重要變化之一是越來越多的公眾言論以各種體裁和形態走上媒體,成為公眾參與社會生活、進行輿論監督和實現自身話語權的重要方式與途徑?!雹卟粌H報紙如此,網站也是如此。人民網在表達基層聲音上,已然深入人心。
2、策劃主題:民生問題依舊是焦點
近年來,民生問題越來越成為兩會的焦點。在每年的“兩會調查”中,人民網都會調查群眾最關心的熱點民生問題。
從排名前三的民生熱點可以看出,其均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如3月4日《以“大家的共識”推動民生改善的前進》將醫療改革提上議程,還給予了承諾“其實,社會管理領域亟待創新與突破的,又何止于醫改?……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不動搖,不折騰,不懈怠。”3月9日《讓“房價合理回歸”為“消費需求擴大”釋放更多空間》則對民眾最關心的房價問題提出了建議“讓房價合理回歸”等等。
人民網所策劃的這些民生評論一方面體現了兩會對民生問題的關注,另一方面也是其與民眾貼近的體現。
結語
在這次兩會新聞評論的策劃中“網友說話”、“我托書記省長捎句話”等反映出了網民通過互聯網參政的積極性,也是信息網絡化的重要體現。如何利用好互聯網這一虛擬的網絡平臺來傳播信息,對于新聞從業者是一個重大考驗。很顯然,人民網在2012年兩會策劃的這一系列新聞評論對正確引導網民的政治參與起到了很好的指向作用。其版塊設置覆蓋范圍廣,形式多樣化,兩會調查凸顯言論的科學性,且內容樸實,文風簡練,民生主題鮮明,對其他的媒體也是很好的借鑒。
參考文獻
?、俨迢骸缎侣劸庉媽W》[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6)
?、谮w振宇,《社會轉型中的新聞評論——2011年中國新聞評論回眸》[J].《新聞戰線》,2012(1)
?、圳w振宇,《新聞報道策劃系列談(一)新聞報道策劃:差異化競爭的取勝法寶》[J].《新聞與寫作》,2010(4):83-86
④鄭保衛、唐遠清,《試論新聞傳媒核心競爭力的開發》[J].《新聞戰線》,2003(1)
?、輨⒈H?,《“新聞策劃”問題綜述》[J].《新聞導刊》,2000(4)
⑥趙振宇,《科學精神在新聞評論中的作用》[J].《新聞與寫作》,2012(1):80-83
⑦涂光晉,《公眾言論走上媒體——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報紙評論的一個顯著變化》[J].《新聞三味》,2006(8)
?。ㄗ髡撸喝A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傳播學2011級碩士)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