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生活了十多年的許霆,去年回國創業。回國之后,住行就是首要解決的問題。他在上海租下了一套公寓,就去二手車市場買車了。許霆說,在美國,買二手車是件很便捷的事情。
不過,許霆在上海的買車經歷卻充滿了波折。首先,是他壓根找不到一家非常知名的二手車商,更無法僅靠網上信息就找到心儀的車,而只能去二手車市場里亂逛,費時費力;其次,看中的車也不像美國那樣標明“實價”,對于和黃牛砍價,許霆不勝其煩,關鍵是,他自己也搞不清楚行情,總之,他覺得中國的二手車比美國貴了很多。最讓許霆郁悶的是,最后他花了“高價”買回來的,卻是一輛事故車。
同樣對二手車行業心懷郁悶的,還有上海車王認證二手車超市董事長李海超,李海超2011年投資1. 5億元開辦了這家二手車經營企業,此前他創立了二手車網上交易平臺51汽車網。
李海超說,國內的二手車與美國相比,最大的缺點就是“貴”,而且“缺少大量高質量的車源”。 在美國,二手車交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產業。市場上二手車源供應豐富,買賣渠道也很多。例如,美國最大的二手車拍賣公司美瀚,每年拍賣的二手車數量就高達千萬臺。
在國內,二手車交易市場始終沒有達到很大的規模。這其中有很多原因,例如,美國汽車保有量是2億臺,而且租賃、汽車金融等配套產業很完善,有的規模較大的租車公司就有幾十萬臺車,他們每一年的車輛置換都為二手車市場帶來了大量優質車源;而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大概只有美國的一半,二手車的批發渠道則非常少,獲得二手車交易發展所必需的大量高質車源也就難得多。“私家車主對車價的心理預期更高,就導致了二手車的收購價格也在抬高。”
缺少車源,就導致大規模的二手車經營企業難以產MQTgytQVVlTZUKW22XmCFxR+BSLyA06rrKluJBSV6c8=生,市場還是以“黃牛”這類個體車商為主,但這類群體也是最難以規范的。有些黃牛為了獲取10%到20%甚至更高的暴利,就會交易事故車,雖然一些買家事先做了功課,懂得去看橫梁、縱梁、骨架、底盤是否有損傷,A、B、C柱是否有焊接、扭曲的痕跡,但實際上,很多城市都會有“裝扮、整備一條街”,經過那里的加工,一般人根本看不出車輛是不是事故車。即便買家事后發現,也難以維權。
李海超說,雖然想在規范市場的過程中崛起,但很多二手車公司都面臨著很多障礙。例如,二手車行業的平均毛利是7%,對個體車商來說不低,但二手車公司有龐大的銷售、管理、服務體系,以車王認證二手車超市為例,銀行的授信成本也在6%左右。在稅收方面,因為是買斷經營,所以政府要征收2%的增值稅,但因為沒有進項發票,不能抵扣,所以企業只能按照車輛的全額交稅,這就相當于毛利的40%都交了稅。目前,車王認證二手車超市的毛利大概只有5%,而且一年要將所有的近千輛車滾動8到10輪,才能讓企業良性發展。
李海超說,他的二手車超市能提供完善的車輛檢測和售后保修服務,甚至能幫助買家貸款。
但也因為企業的經營成本太高,就 使二手車的價格比黃牛缺少了一些競爭力。中國的二手車市場規范若光靠企業自己的力量,那就還有相當長的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