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人體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經過衛生部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委員會討論通過,即將出臺有關文件。
為了規范器官捐獻來源,消除不公正性,這一新《辦法》主要針對人體器官捐獻來源的器官獲取與分配而設立。新規對于改善中國器官捐獻來源緊缺有積極的作用,衛生部11月21日也提出,中國器官移植將在一至兩年內不依賴死囚器官捐獻。但是,仍然要關注到中國器官捐獻的關鍵難題。
首先是觀念,國人是否有器官捐獻的意識;其次,器官捐獻的信息系統必須具備,沒有信息系統就無法得知誰來供給。要登記手續、要建立信息庫,要有權威的部門來做好這些。
有輿論指出,新規出臺后,移植器官有望在兩三年內通過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信息系統,在全國進行統一分配。但是,我認為萬事開頭難,器官捐獻開始還需要艱苦的前期準備工作,要弄清一些事情。比如,有一個病人急需肝移植,就要申請,在環節很多的情況下,又急需搶救這個生命,怎么辦?比如有交通事故意外死亡的人,他的家屬愿意捐獻,但不可能馬上就聯系到器官分配委員會,現在又有另一個人非常急需器官移植,這種情況怎么辦?
關鍵是有一個健全的信息系統

對于器官捐獻和分配,必須建立一個全國的信息系統。比如這個地方有人交通事故死亡,或因其他病死亡,但他的肝功能相當好,這個信息就要及時得到傳遞。異地分配機制能否實現,就要看網絡能否建立,各個有資質的醫院或有關部門信息要保持暢通。
信息系統的建立非常重要,骨髓移植為什么比較成功,就是依靠一個健全的信息系統,后者在全國已經形成網絡,甚至跟臺灣慈濟醫院也建立起了聯系。
當然,器官移植非常復雜,容量那么大的一個信息庫,如何能夠得到確鑿的信息,還需要做一系列信息的登記和核實。新聞說新規實現后,兩三年內就能實現,但我看不一定馬上能夠實現。
從國外情況來看,一些發達國家整個器官分配網絡系統建得較好,中國現在骨髓移植就在紅十字會,紅十字會的信息庫登記得很好,比如血液的信息,急需的時候,一查就能配上。但是,器官捐獻要比血液復雜很多,肝比腎還難,但肝和腎的配型不像骨髓那么嚴格。肝腎方面,包括動員工作、法律、各相關部門的配合都要跟得上。當然,器官分配的工作不包括親人間的活體移植。
器官分配之所以特別重要,是因為中國的文化跟國外不一樣,國外對于捐獻器官,不認為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所以比較容易實現,器官供體也就沒那么緊缺。但中國人的文化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必須保持完整,器官捐獻相當困難。雖然我們會做這方面的宣傳工作,但是整體來說執行很難,需要長期的宣傳教育,從觀念上解決這個問題,宣傳一個“生命逝去了,但另一個生命延續了”的道理。
醫院資質應嚴控
現在的器官來源非常緊缺和困難,原來依靠死囚的部分,現在不允許這樣做了。國外對于我國依賴死囚進行器官移植這件事非常關注,他們不了解我們的國情,這個改變不只是建立一項法律或一個系統就能解決的,不是三五分鐘的事。
中國要成立器官分配委員會是因為我國器官供體來源少,少了就會競爭,都想得到可能就會采取不正當的方式。有關分配的問題,我曾參加了幾次會議,醫師協會、紅十字會、地方衛生局都參與其中。一些有資質的機構還要打架,給他不給我,這個怎么辦呢?
醫院資質是另一個非常重要和緊迫的問題。之前很長時間,一些非資質醫院照樣做器官移植,沒有法律上的規范,弄完了出事了才報道出來。另一個是器官來源有的是通過中介,比如有人家庭困難要賣腎臟,甚至形成了地下器官市場。那么捐獻的人是否符合捐獻的條件呢,醫院是否有移植的條件呢?這些問題器官中介并不關心。
上述問題導致了極為嚴重的個案發生。首先要控制器官的獲取,新條例出來了,非法獲取就要得到遏制,器官沒有通過委員會審核的就不能隨便使用,這是法律上要要求的。也要看接受者誰最需要,什么條件能做,什么條件不能做,我們可以做到更公平公開。
醫院資質的控制也是避免黑市交易的要求。有的黑市交易甚至在基本條件都不具備的醫院里干。但是說歸說,不可能沒有漏洞。比如誰來控制賣腎的問題?他需要錢,在網上看到賣腎的中介,就去了,這種個人行為如何控制?也只能從醫院資質上著手,如果有資質的醫院不接收這類來源的器官,只接受信息庫分配的器官,那么器官買賣的情況會得到一定遏制。
醫院的資質過去有些亂。臨床技術委員會成立后,首先審評了一些醫院,有資質的醫院必須是做了相當例數的移植手術,有比較有經驗的團隊,能夠處理一些問題的。但即便是有資質的醫院也要對醫護人員進行培訓,醫生、護士、麻醉師等要建立一個完整的隊伍。
但是,通過醫院資質的規范化來打擊器官黑市,我認為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現在的黑市太復雜,賣個腎8萬塊,中介拿了一大部分,可還是有人去賣。從衛生部的行政部門到委員會,要上下一心來做好這個事情,要廣泛進行教育工作,在法律上嚴厲打擊。

器官捐獻是否納入經濟補償,需謹慎
為了使器官捐獻的工作能夠推進,必須由政府出面,請權威的人士組成器官分配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包括三大協會(中國醫師協會、中華醫學會、中國醫院協會),還要有專家包括移植專家、倫理專家參與,紅十字會也要參與。
我認為分配委員會首先要確定哪些醫院有資質參加器官移植工作,這個必須經過專家幾輪討論并采用投票的民主方式確定。肝移植一個小組、腎移植一個小組,現在做心臟移植的很少,因為心臟病主要還是做家族性的遺傳性的疾病,心臟衰竭和冠心病的話做移植還是比較困難的。器官移植主要還是肝和腎,不包括骨髓移植。按照現在的數據,全國現在有160多家醫院可以做。
器官捐獻還涉及文化問題、思想教育問題,東方文化都有這樣的困惑,不只是中國。“對生命的敬畏、對生命的珍惜和延續”這些觀念需要廣泛宣傳,也要從道德倫理這方面加強教育。我覺得,器官捐獻不一定要金錢上的給予,但需要獎勵。比如有的老人死了愿意捐獻遺體用于醫學研究,我們稱他們為大師,在墻上掛他們的紀念照片,要給予他身后和他們的家屬一個榮譽感。
真正的捐獻器官,從國外來看大多數是公益性的。從我國國情來看,是不是應該給予營養、慰問等形式的經濟補助,要謹慎,也需要一個規定,否則又等于花錢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