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北碚區知識產權局。
一份全區知識產權統計表擺到局長蘇明成面前——2010年,北碚區發明專利申請612件,發明專利申請量增長144%,位居全市第一;專利質押融資7000余萬元,占全市質押融資的70%;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4家、市級高新技術產品92個。
“驕人成績的背后,是北碚區不斷探索知識產權工作,助推產業轉型升級、企業融資的結果。”蘇明成面露微笑。
作為以傳統產業為支撐的區縣,近年來,北碚區不斷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在“兩高一特”戰略規劃中明確提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知識產權強區的目標。
轉型之困
2008年底,永發科技有限公司辦公室,董事長楊永明眉頭緊鎖,望著窗外:“必須轉型升級,否則公司連基本的生存都難以維持!”
經歷了金融風暴的洗禮,作為北碚區的汽摩配件生產企業,楊永明深刻體會到粗放型產業的脆弱,意識到向集約型、科技型產業轉型勢在必行。
“如何轉型?技術和資金哪里來?”
楊永明發愁了,由于受多年來落后產能的制約,永發科技在技術研發和融資方面都陷入困境。與此同時,作為北碚區傳統產業的神馳機電集團、新興齒輪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業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針對企業科技轉型所面臨的困局,近年來,北碚區科技委員會確立了“科技服務發展”這一理念,主動服務企業、產業的科技創新,以實現知識產權強區的目標。
2009年初,楊永明辦公室里。
“企業應該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加大專利申請、保護和運用,依靠知識來轉變生產方式。”北碚區科委主任舒望說。
“知識產權?專利申請?”
這些陌生的詞匯讓楊永明聽得云里霧里,心里直犯嘀咕:“申請專利不就等于公開了公司的核心技術,被別人學走了,自己不就沒競爭力了么?”
在走訪了一些企業之后,北碚區科委、知識產權局發現,多數企業的知識產權意識很淡薄。
于是,一系列的探索悄然開始。
借力融智
2011年3月25日,北碚區行政中心三樓會議室,高朋滿座。
“企業要確立專利管理新思路,深度挖掘技術專利,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臺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副司長陸毅的演講鏗鏘有力。
臺下,永發科技、大唐科技等來自北碚區100多家企業的負責人聚精會神地聽著。
“聽了國家級的專家演講,很受益,原來知識產權可以發揮這么大的作用!”大唐科技總經理文江很受啟發,回去后專門成立了公司知識產權領導小組,負責與區、市等知識產權部門對接。
“邀請一些權威的專家為北碚區知識產權工作問診把脈!”蘇明成說,“我們要‘借力融智’,讓各類資源為我所用!”
由于知識產權的專業性較強,僅靠北碚區的力量來開展工作有點力不從心。于是,北碚區知識產權局“打起了上級部門的主意”。
2011年,北碚區與重慶市知識產權局簽署了市區共建的知識產權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建立了重慶市知識產權中心北碚基地,搭建了創新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更加專業化和一站式服務。
“通過市區共建協議,借力搭臺,我們為企業爭取到更強有力的政策支撐和資源傾斜,比如說‘專利補助’等等。”蘇明成說。
“北碚基地”運營以來,先后開展各類培訓和宣傳20多次,并提供專利代理、專利資助受理、專利運用等一站式服務,全區知識產權工作仿佛裝上了強力引擎,駛入發展的快車道。
聚焦實體
“近年來,我們逐漸形成了‘聚焦企業’、‘聚焦園區’、‘聚焦產業’的實體方略。”蘇明成說,“著力打造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和示范園區。”
2009年,永發科技迎來戰略轉折。
“我們與俄羅斯機械工業集團簽署開發雪地車的相關協議,引進了大批新技術和新產品,亟待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楊永明說,“區知識產權部門給了我們很大支持,幫我們抓住了轉型機遇!”
北碚區科委工作人員再次來到永發科技,組織知識產權和相關技術專家深入生產一線,幫其組建了知識產權對接小組,先后申請到雪地車倒檔箱、無級變速器等三項關鍵技術專利。僅2009年一年,永發科技就申請專利63件,從而實現了科技升級的華麗轉身。2010年,永發科技被評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市級知識產權試點示范企業。
與此同時,北碚區科委的目光開始向園區聚焦。
2010年3月,在北碚區科委、知識產權局的幫助下,蔡家組團知識產權工作站成立,為著力打造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園區提供了好的平臺。
“以園區、企業為載體,使知識產權工作更具體,更有針對性。”蔡家組團知識產權工作站負責人顧旭說,經過一年的努力,2011年4月,蔡家組團被確定為重慶市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園區。
而北碚區科委的下一個目標,水土高新技術產業園——國家級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園的打造,也開始強勢起航。
“未來兩年,我們將打造50家市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五家國家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蘇明成充滿信心地說。
智力融資
科技轉型升級為永發科技拓展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引來國內汽車巨頭的關注,東風汽車公司、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紛紛前來洽談業務。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困擾。
“許多新項目的上馬,使得企業資金運轉出現問題。有形資產抵押,該利用的都利用了,實在沒轍了!”
楊永明再次發愁了。
此時,一直關注企業發展的北碚區科委工作人員第三次來到永發科技:“可以通過專利質押融資!”
北碚區科委、知識產權局又一次深度服務,組織知識產權專家,幫助永發科技進行專利風險預警分析和戰略規劃,協助申報國家和市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項目。
最終,永發科技順利申請到1000萬元特殊貸款,解了融資之困。
北碚區“智力融資”的探索也由此破冰。
“一般來說,企業對有形資產融資的利用比較充分,而對無形資產融資卻很少開發和運用。”蘇明成說,“于是,我們就不斷地開發、利用專利,探索‘智力融資’的新模式。”
隨后,“智力融資”的蝴蝶效應開始顯現。
“永發科技‘智力融資’的成功,讓我們看到了融資新路徑!”
北碚區的其他企業看到了希望,紛紛建立知識產權隊伍,負責專利申請和運用。
2010年,全區企業先后獲得7000余萬元質押貸款。
2010年,全區專利產品產值98.56億元,同比增長36.8%,占工業總產值和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也持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