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影壇19年,37歲的周迅已經拿到了華語電影圈所有的影后獎。不過,剛剛過去的一年,周迅的生活化繁為簡。你很少能看到她,各大娛樂新聞的頭條中,也很少再有和她有關的是是非非。除了孤獨癥關懷周、擔任國家防災減災宣傳大使等幾場公益主題活動外,她很少出現在各種星光熠熠的商業活動中。甚至,前段時間《龍門飛甲》劇組去戛納宣傳,周迅也不見蹤影。
“周迅現在很低調。”所有的娛樂記者都這么說。
“她躲起來在干嗎呢?”甚至有媒體公開發問。
“這大半年我都住在劇組。”周迅說,她喜歡待在劇組里不出來。只要戲一開拍,甭管遠近,也甭管條件艱苦不艱苦,她就在劇組扎下了根。有戲拍的時候拍戲,沒戲拍的時候,她自己“宅”在劇組的房間里聽歌、看書、看碟,有時也去看別的演員拍戲。偶爾劇組轉場到北京市內拍戲,戲一拍完周迅也跟著劇組回宿舍。“拍戲本來就是一個快速催眠的事情,住在劇組,看到的、腦子里想的也都是這些人,說的也都是這個事。如果一回家,你的生活全來了,那種感覺很撕裂。”周迅邊說邊比劃,像小孩子一樣,說到高興處,會用力地用動作和象聲詞去形容一個東西給你看。
作為2011年獲得世界經濟論壇年度全球青年領袖的唯一一名文化娛樂明星,周迅說,她最大的目標就是把自己修煉得更淡定:“我相信這句話,‘當你不能改變其他時,你就改變自己’。”
過去的很多年來,周迅經常被大家貼上諸如“率真”、“性情”、“真實”、“簡單”和“古靈精怪”的標簽。但是,周迅怎么看待自己和自己的生活?這才是很多人想知道的答案。
不少優秀的女演員,在二三十歲時達到演藝生涯的高峰后,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面對這樣的問題,周迅很坦然。“現在去擔心這些還未發生的事沒什么好處。”她說,“但我內心深處意識到,一些事要盡早做掉。真到了40歲時,機會就不會那么多了。”
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一直低調行事的周迅最近被傳出將踏進國際影壇,但是有人說,周迅的第一次好萊塢之旅恐怕是“打醬油”。面對外界的諸多猜測,周迅和她身邊的工作人員并不想過早地透露任何信息,她對當今的娛樂圈環境有一種看似悲觀的看法:“其實不管是‘打醬油’還是飾演其他的角色,對于每一個演員來說,我們每天生存的現實環境都是非常有趣的,重要的是我們敢去真正面對每一次的經歷和勇敢嘗試。但是,很多人卻喜歡關注那些并不重要的垃圾信息。”
周迅是一個性情中人,從來不掩飾自己的情感。她說,以前她分不清楚,但是現在卻很清楚地知道:電影不是和她的生活完全沒有關系的,那些電影里有過的經驗,可以讓她在現實生活中做得更好。
5年前,楊瀾問周迅:“你覺得自己完成了一個女孩子向女人的轉變了嗎?”她說:“沒有,我就是一個女孩子。”不過,過去的這幾年,這個女孩子正在用行動給出另外一個答案。
2011年9月,資生堂中國事業30周年慶典舉行,周迅作為“成就夢想育才計劃”的形象代言人兼評委,面對追逐夢想的選手們,她給出最中肯的建議是:“不管成功與否,都要以最快的速度回到簡單。”這當然不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女孩能說出來的話,卻是周迅拍了19年電影所悟出的真諦。
不過,對于周迅來說,長大也許并不會是她喜歡的事情。“我從小就不喜歡當大人,我一直都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最理想是長到18歲。既然我現在已經超過35歲了,那么我要開始倒著長了。”■
(摘自《讀天下》)(責編 冰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