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2000點;證監會;新聞發布會;新股停發。
2012年9月27日,上述四個關鍵詞導演了一場2000點絕地反擊戰——當日波瀾不驚的大盤,在一則微博消息的刺激下,午后突然逆襲,單日再度暴漲52點。這是一則關于證監會將暫停新股發行的傳聞。然而,事后證明當日證監會新聞發布會,并不是停發新股,而是有關上市公司治理問題。
如此一來,在沒有新的利好接力下,行情可能朝“幻想救市預期→制造政策傳聞→政府‘不兌現’(甚至直接否定→預期再次落空→行情再次跌落(甚至跌得更慘)……”,再來折騰一次。
在筆者看來,如此折騰完全可以避免,此其一;其二,即便是周五行情有了大漲,但短期內跌破2000點依舊是大概率事件。
首先,折騰完全可以避免。流言止于智者,對這側微博傳聞稍作分析,便能識破其假消息本質——
一來,IPO發審才重啟,新股便停發,這可能嗎·24日晚間,證監會才在網站上公布創業板發審委將于今日(28日)審核兩家公司IPO申請,這標志著此前長達60天的IPO發審“空窗期”的結束。如果27日證監會新聞發布會是宣布暫停新股發行的話,那么證監會有必要在24日多此一舉嗎·顯然證監會沒有必要在一周時間內做出前后矛盾的決策。
二來,新股發行制度才實行5個月,就要進行下一輪新股發行改革,這又可能嗎·誠然,今年年初郭主席曾拋出過“新股不審行不行”的重磅議題。但從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進程來看,當前證監會的重點還是在于解決新股發行“三高”的問題和遏制炒新,雖然證監會一直在提新股發行制度要由審批制向注冊制過渡。
于4月底正式實行的《關于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才滿5個月,從效果來看,此輪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已初見成效,新股發行市盈率和發行價較去年都有所下降,而炒新也得到很好抑制。盡管如此,政策效果仍需進一步觀察。此外,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再次啟動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并不符合今年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退一步講,即使啟動,有必要停發新股嗎·
三來,停發新股就真的能拯救行情嗎·正如證監會早前所述,當前行情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國內經濟下行致使上市公司盈利水平下降,停發新股并不能改變市場走勢,況且此前有過停發新股,股指仍然一路下行的先例,如2004年。
以上三點足可以是流言不攻自破。此類假消息之所以能“得逞”充分說明當前市場“維穩”預期之濃烈。正是在市場萬般期待下,任何有關“維穩”的風吹草動,不管是真是假,都能使大盤“雞犬升天”。而其后果則是在預期破滅后行情再次跌落修正,甚至創出新低,落得“一地雞毛”,就如“9.7”暴漲一樣。
與此同時,筆者也注意到當前還是有不少資金對“維穩”行情“癡心不改”,寄望于節中會有政策出臺,畢竟十月頭等大事是十八大。然而,即便節前大盤守住2000點,節后行情也不容樂觀,至少從當前可預見的風險來看:一是節中管理層出臺更大力度的刺激政策的可能性很小,也即節中政策處于“真空期”的可能性較大;二是節中海外風險性因素有可能集中爆發。近來,西班牙債務問題再起、希臘民眾再次大規模抗議反對緊縮政策等等,歐債危機再度發作的可能性驟升;三是節后行情面臨一系列經濟數據考驗。以官方9月PMI數據開頭,三季度GDP增速、CPI、貨幣信貸數據將在節后第一周紛紛登場。從目前情況來看,這些宏觀經濟數據偏向不樂觀的可能性較大;四是節前央行進行的大規模逆回購操作到期會致使節后流動性趨緊。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短期內破2000點的趨勢沒有改變。至于十月,在這個政治預期占重要地位的月份里,行情會否有反彈·筆者認為在“維穩行情”下,雖然降低行情波動的風險,同時也減少了行情大幅波動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