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月4日,是中國水利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葛洲壩人第一次在長江上實現了截流。
1月3日清晨7時30分,隨著截流指揮部指揮長劉書田一聲令下,截流開始,江中浪花飛濺,兩岸萬眾沸騰。4日下午16時.當龍口尚余20米時,一個個重達25噸的四面體一拋下去就被沖走。緊急關頭,指揮部將鋼絲繩串連3~4個四面體形成“葡萄串”進行拋填.穩住了陣腳。4日19時53分,龍口實現合龍。原計劃合龍時間為13天,實際僅用36小時23分。當年9月25日,“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大江截流工程”獲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
當時,李佐高在三三0工程局(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前身)政治處攝影科任科長。為讓同事們弄清楚截流的原理和關鍵節點,他請來了工程局當時的總工郭鼎明講課。
4日上午9點接到通知后,攝影科兵分三路,左岸、右岸戧堤、空中各一路。當時的設備很簡陋,李佐高用的一臺老式的上海海鷗相機,只有黑白膠卷,拍得很費勁。等到即將合龍時,天快黑了,他們用慢速拍攝,抓拍到了不少龍口資料。唯一的一臺進口照相機安排在空中航拍,由于能見度低,只有冒險低飛。從上午9點到晚上7點,大家沒上廁所沒吃飯。攝影科有臺膠片攝影機,由彭雄才與湖北省電影制片廠在龍口共同拍攝。膠片后來制作成了紀錄片《長江截流》,被中央宣傳部等四部委確定為百部愛國主義優秀教育影片,葛洲壩集團曾在外事接待中使用過多年。李佐高和同事們所拍的照片也獲得了多項榮譽。
當年為攝影科講課的郭鼎明總工。之后一直負責三峽工程前期準備工作,在工程即將宣布開工前,突發腦溢血逝世。
特約編輯:李佐高
責任編輯:肖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