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眾多兵強馬壯的特級企業PK中,他們從倒數第一到正數第一。
“兩個看點”,成為業主的驕傲,多次獲得業主表彰。
以“質”取勝,用事實說話,彰顯九局實力和風采:
“兩大亮點”,將路基填筑作為“工藝品”來做。
這就是中國水電九局有限公司第五分局承建施工的杭瑞高速公路思遵第七標段。
2010年9月,中國水電股份公司路橋公司一舉中標思遵高速公路第七標段,為將該干好,干漂亮,水電九局經過慎重考慮,選用久經沙場、經驗豐富的趙習斌同志擔任水電九局有限公司第五分局杭瑞高速公路思遵第七標段項目部(下簡稱思遵高速公路項目部)項目經理。在這場無炮火硝煙的洗禮中,1年多來,趙習斌帶領著他的團隊,齊心協力,勵精圖治,在短時間內便在激烈的競爭中殺出了一條血路,使深陷困境的思遵高速公路項目部演繹了鳳凰涅槃般的浴火重生傳奇,在夾縫中突出重圍,像一棵小草擠過石縫,迎風生長,節節攀升。
目前,項目部在整個思遵高速公路十六個標段中施工質量進度排名前列,2011年完成產值1.16億元,超額完成了公司及業主單位下達的產值目標任務,取得了經濟效益和市場效益雙豐收,為水電九局有限公司贏得了信譽,提升了企業形象,為立足貴州路橋市場奠定了良好的開端。為貴州省重點工程杭瑞高速公路思遵段建設、創造一流路橋品牌,推動企業轉型發展戰略做出了突出貢獻。
榮譽總是垂青那些孜孜不倦的求索者。突出的業績贏得了企業與社會的肯定,趙習斌于2004年榮獲水電九局先進生產者稱號,2006年榮獲水電九局先進生產者稱號,2010年榮獲水電九局先進生產者稱號,2011年榮獲水電九局有限公司勞動模范稱號,2011年榮獲水電九局有限公司第五分局生產工作突出貢獻獎。
“倒數第一到正數第一”
能夠進入杭瑞高速公路施工很不容易,尤其是貴州境內的思南至遵義段主線163.627公里中,就有16個全是“中”字頭的施工單位,其中有14個單位是中鐵、中交兩個集團旗下的特級企業,與這樣的強手PK更是不容易。
2010年9月21日,五分局思遵高速公路項目部項目經理趙習斌帶領他的團隊趕到位于銅仁德江縣復興鄉的思遵高速公路七標施工現場。說是施工現場,其實這里沒有任何施工跡象。公路施工與水電施工最大的不同是,水電站施工,業主方將征地移民工作基本完成,前期施工道路和橋梁也基本建成后。施工單位只要扛著行李、拖著設備進場即可進入主體工程施工。而高速公路施工,征地、劃紅線,與各級政府和老百姓打交道,談補償,征來所需土地全是你自己。
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制約。征地很不順利。3個月過去了,工程施工還不能全面鋪開,整個七標段只能東挖一點、西摳一點,產值上不去,形象出不來,造成施工工期滯后,因此,在2010年第四季度思遵高速16個標段業績考評中,業主綜合考核評比倒數第一。受到業主監理單位責罰。就在這次業主方公布評比結果的大會上,趙習斌不敢抬頭面對所有的同行,“當時真想一頭鉆進地縫里去。我搞了那么多水電項目。還沒有如此慘敗過。第一次進高速公路,沒想到給我當頭一棒,真的被打暈了。”趙習斌感到難以接受。
俗話說得好,“人活一口氣,樹活一張皮”,痛定思痛,面對業主對九局這支隊伍的實力懷疑時。面對各種不利因素和重重壓力,為洗掉恥辱,知恥后勇,奮起直追,趙習斌在心中發誓。一定要徹底扭轉這尷尬的倒數第一。因為這不僅僅是爭個名次的問題,我們是在為中國水電這個品牌而戰。為水電九局的榮譽而戰。為能否打開貴州公路市場而戰,更是我們能否經受一個企業轉型的考驗。
2011年3月。趙習斌召開項目部動員大會,號召項目部全體員工發揚九局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奉獻”的精神,為九局信譽而戰,為九局明天而戰,別讓別人瞧不起,看低我們,我們是一支能打硬仗、敢打硬仗的水電鐵軍。一場生死之戰的較量拉開了序幕。加強項目部內部管理和現場管理,優化管理環節,調整生產結構,明確崗位職責,制訂了一系列獎懲管理辦法,重新組織技術人員制訂施工方案,有效整合項目部資源,調兵遣將,將每個施工步驟落實到位。同時加強了與業主單位、監理單位的溝通協調工作。在趙習斌同志帶領下,趙習斌和他的同事們如實拋出了項目部前期策劃中的“藍圖”:
2010年第四季度為適應期。嚴格講是個轉型期,從長期從事水電施工向路橋施工轉型,以適應各方面的情況:
2011年第一季度,爭取在業主方考核評比中進入前七名;
第二個季度,努力進入前四名;
第三個季度,力爭進入前1—2名。并向業主保證。水電九局項目部所承擔的標段整體工期最終可望提前,說到做到。
工地上,到處是工人忙碌的身影,到處是穿梭的施工車輛。施工高潮一浪高過一浪,經過晝夜苦戰,奮力拼搏,生產經營管理工作得到顯著提高,綜合評估里節節攀高,飛速趕超,2011年第一季度業主綜合考核評比取得第七名,第二季度考核評比取得第四名,第三季度考核評比取得第一名,完成了由倒數第一到正數第一的蛻變,并且其規范施工、質量控制還因表現突出在思遵高速建設中全線推廣。在業主、監理單位主要負責人陪同下,省交通廳、公路局、地方政府等領導多次現場觀摩指導。對思遵高速公路項目部各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由衷的表示贊許,稱贊水電九局有限公司是貴州省思遵高速公路建設中涌現出來的一支路橋建設的生力軍,為推動貴州省的經濟發展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以“質”取勝
“今天的質量關系到明天的市場”。思遵高速公路是國家重點建設項目,趙習斌經常提醒身邊工作的技術人員,要堅守現場,實時進行現場監督與指導,要嚴把安全技術質量關,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絕不做豆腐渣工程砸自己的牌子,質量是企業生存發展之本。為了嚴格把工程質量關,趙習斌同志在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基礎上,制定了項目部質量管理工作目標。統一工程技術人員質量管理工作措施,明確工作目標,有效的提高了項目部工程質量管控水平。每天工人還沒到工地他已經到工地。遇到橋梁砼澆筑或關鍵部位時,不分白天黑夜他都堅守在工地上直到澆筑完工才回駐地,特別是生產大戰100天期間,項目施工各個點上隨時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背影。遇到生產技術難關和澆筑質量問題時,他都要組織技術人員進行分析討論解決,絕不蒙混過關。晚上經常組織現場技術負責人對第二天的工作進行技術交底。身邊的人在感受著的他人格魅力的同時,他的言行也在潛移默化中深深地感染、熏陶和激勵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大家比工作,比成績,比奉獻。
思路決定出路,發展源自創新。企業的持續研發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是企業長盛不衰的不竭動力。施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關鍵是要擁有核心技術。而要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就必須堅定不移地走自主創新之路。惟有技術創新為一個施工企業帶來的邊際效益可以不斷增加,施工速度加快,工期縮短,成本降低,最終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高。項目部堅持以“創新求發展”的核心理念,趙習斌帶領著團隊全體成員潛心鉆研,刻苦攻關,挑戰自我,不斷優化施工方案,并將施工方案做得更加精細,并將施工方案的每一個步驟與施工隊伍交待得明明白白。創造了叫得響的“兩個亮點”。一個亮點是本合同段的采石料場、砂石料加工系統及混凝土拌和系統。石料開采中,層層馬道布置規范,邊坡開挖中爆破遺留的殘痕清晰可見,整個開采現場毫無雜亂之感。砂石生產系統和混凝土拌和系統布置緊湊、合理。力求規范化和工藝流程化。充分體現了水電九局中國人工砂石鼻祖之風范。
另一個亮點是K188+500-K189+200樁號段路基施工。這個路段位于項目部營地前,此處施工條件較好,是領導現場檢查最方便的一個點,因此,項目部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將該段路基填筑作為“512藝品”來做,誰看了都豎大拇指。
“兩個看點”成為業主的驕傲
復興服務區位于德江縣復興鄉寶盆村。服務區廣場設置在主線左右兩側共60畝(后增至100畝),服務區土石方挖、填量達50萬立方米。這里施工條件較好容易出形象,項目部全力將這個部位打造成第一個看點。
七星2號大橋全長為450米。上部結構由112片30米箱梁組成。由于此處施工布置條件較好,七星2號大橋連接路基高挖高填區,很能展示大橋的風姿,項目部將這座大橋列為第二個看點。
尤其是在復興服務區施工中,挖、填、碾壓、邊線修整、邊坡襯砌,每道工序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施工,并且力求精益求精。
當你置身于平整、寬廣的服務區廣場,人的軀體顯得是那么的渺小,而心胸卻感到無比寬廣。
自從服務區廣場建成以后,業主方接待所有的上級領導和各類檢查組、考核組,第一站要看的就是水電九局第七標段復興服務區,看完服務區后也絕不會拉下七星2號大橋施工現場。貴州電視臺、貴州日報等媒體,曾集中報道了水電九局施工的七星2號大橋。
2011年11月18日。“多彩貴州風”演出組一行40余人到思遵高速公路慰問演出,演出地點就選在第七合同段復興服務區。
這天,復興服務區施工現場熱鬧非凡,從四面八方、扶老攜幼前來觀看演出的當地群眾無不興高采烈。一臺臺挖掘機、裝載機排列于演出場兩旁,給人們帶來了一副思遵高速公路會戰正酣的熱烈場景,更是在向人們展示著水電九局的實力和風采。
“不管做什么工程,形象進度、安全生產、工程質量、環境保護,我們都要,但最終還必須要經濟效益,還要培養出一批從事路橋施工的專業人才來,這也叫‘適者生存’吧”趙習斌感慨地說。物盡天擇,適者生存。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激流勇進,從逆境中求生存、從危機中求機遇、從困難中求發展。市場是殘酷的,想要在競爭中不斷適應市場變化生存下去并壯大自己,只有適應市場才能贏得市場。如果說,第五分局思遵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項目部的突圍是成功的,那也是第一個戰役的成功,這個合同段的決戰才剛剛開始。我們期待著思遵傳來決勝的喜訊。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所有的成績已成歷史,歷史將永遠銘記那曾經的輝煌,趙習斌帶領著他的團隊,正邁著堅定的步伐,拓步向前,去書寫新的輝煌。
責任編輯:袁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