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龍活虎的兒子因身患白血病不幸去世,留給母親的唯一遺產是一部手機。這部儲存著兒子聲音的手機成了克拉瑪依市環衛女工王國蘭的全部精神寄托,卻不料在工作中不慎丟失。就在悲痛欲絕的王國蘭幾近崩潰時,14萬市民和網友全部出動,追蹤“天堂信息”。
2011年7月16日,一位神情悲傷的中年婦女走進了《克拉瑪依日報》社,向值班編輯咨詢:“我想在頭版頭條刊登一則《尋物啟示》,需要多少費用?”
“您是開玩笑吧?”值班編輯很是吃驚,因為個人在黨報頭版頭條刊登廣告,在全國尚無先例。值班編輯好奇地問:“您丟了什么?”對方的回答令人跌破眼鏡:“我弄丟了一部價值1350元的手機。”見采編人員面面相覷,中年婦女強忍的淚水奔涌而出:“這部手機對我來說,比自己的生命還珍貴啊!”
“我叫王國蘭,今年44歲,是克拉瑪依市白堿灘區采油二廠物業公司的一位環衛工人。”緊接著,中年婦女講述了這部丟失手機的特殊“身世”——
2009年11月,她的兒子黨立明患上了白血病,為了挽救兒子的生命,王國蘭夫婦花光了所有積蓄,并舉債40多萬元。
盡管王國蘭夫婦竭盡全力,卻仍未能阻止死神的腳步。2010年7月12日,距黨立明20歲生日僅剩18天的時候,這個曾經生龍活虎的小伙子停止了心跳。
在清理兒子的遺物時,王國蘭發現了病床頭的一部手機。這部手機是黨立明病情急劇惡化時,通過電視購物頻道郵購的。王國蘭請人翻弄,發現手機里不但儲存著黨立明在病重期間的數張自拍照片,還有給母親留下的幾段錄音:“媽媽,別哭,我愛您……”
直到這時,王國蘭才恍然大悟:兒子在彌留人世之際拿救命錢郵購手機,竟然是為自己的后事做安排——他要在天堂里給母親留下最珍貴的想念!
從此,王國蘭將手機當成了自己的“兒子”,整天放在口袋里。上班前,她對兒子說:“明明,媽媽出去打掃衛生。”下班后一進家門,她又告訴兒子:“明明,咱倆回到家了。”
日復一日地播放亡兒的臨終錄音,王國蘭漸漸走出了痛失愛子的悲慟。2011年7月8日下午,王國蘭不慎將手機丟失,她發瘋般的尋找,卻始終無果。情急之下,王國蘭跑到報社,要求在頭版頭條刊登《尋物啟示》。她做夢也沒想到,這個近乎荒唐的舉動,竟牽動了10多萬人的目光……
聽了王國蘭丟失的手機“身世”后,編輯們為之動容,立即在“克拉瑪依網”發帖——《母親跪求兒子生前手機》;與此同時,《北疆晨報》在頭版配發了王國蘭的大幅彩色圖片,追尋中斷的“天堂信息”;《新疆石油報》、克拉瑪依廣播電臺、電視臺專門開通了尋機熱線,整個克拉瑪依市圍繞著一部丟失的手機,展開了一場浩浩蕩蕩的愛心大搜索。
全市出租車司機利用車載電臺滾動播放《尋物啟示》;居委會也以社區組織的名義四處張貼公告……
全市14萬讀者和網友加入了尋找隊伍。熱心網友又通過微博求助,頓時牽動了全國網民的心。江蘇揚州網友在轉發微博時表示:“拾獲者能歸還手機,我愿出錢給你買一部iphone;影視明星趙薇、馬伊等也共同呼吁撿到手機的人盡快還給王國蘭,讓這份濃濃的母愛不再絕望。
克拉瑪依市公安局白堿灘分局得知此事后,主動找到了王國蘭,并調動刑警大隊介入,指派刑警馬文濤、王永貴在轄區展開地毯式排查。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8天的排查,兩位刑警輾轉4縣市,行程3000多公里,終于將手機帶回了克拉瑪依市。
然而,手機中的照片和錄音卻全部被刪除。沒有了“天堂音訊”,這部手機對王國蘭來說便失去了意義。兒子的“天堂音訊”徹底消逝了,令王國蘭的生命黯然失色。
手機復得不久,王國蘭的家中突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開口便說:“如果您愿意,此生此世我愿做您的兒子。”王國蘭驚喜交加:“我在電視上見過你。”這位小伙子名叫王成,今年25歲,家住克拉瑪依市,是本市捐獻造血干細胞救治白血病患者的第一人。
自從兒子走后,王國蘭以為“母親”這個詞將與她絕緣。如今,當一位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叫她“媽媽”時,王國蘭激動得渾身發抖,嘴唇顫動著說:“好啊,孩子,今后咱們就是一家人。”
王成前腳剛走,又一個“兒子”撲倒在她懷里,令王國蘭幸福得頭暈目眩。
原來,在尋找手機的過程中,14萬市民與網友的關愛讓王國蘭的心靈得到了慰藉,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信心。在王國蘭看來,這份凝聚著人間真情大愛的尋機之旅,讓她的后半生不再孤單。尋機事件也讓她明白了一個道理:愛需要彼此傳遞。她突然想到了一個名叫李嘉煒的少年。
現年17歲的李嘉煒是一位中學生,家住新疆建設兵團農七師,父母都是普通職工。2010年2月,李家煒患上了急性非淋巴型白血病,被迫輟學治療,與黨立明同在一個病室。那段日子,兩位年輕人互相鼓勵。如今黨立明走了,王國蘭格外牽掛李嘉煒。于是,她風塵仆仆趕到李家探望,然而眼前的場景頓時讓她揪心不己。李嘉煒雖然幸運地找到了骨髓配對,卻因傾家蕩產而被迫出院,只能坐在家里等死。原本性格開朗的他變得沉默寡言。
然而,手機中的照片和錄音卻全部被刪除。沒有了“天堂音訊”,這部手機對王國蘭來說便失去了意義。兒子的“天堂音訊”徹底消逝了,令王國蘭的生命黯然失色。
手機復得不久,王國蘭的家中突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開口便說:“如果您愿意,此生此世我愿做您的兒子。”王國蘭驚喜交加:“我在電視上見過你。”這位小伙子名叫王成,今年25歲,家住克拉瑪依市,是本市捐獻造血干細胞救治白血病患者的第一人。
自從兒子走后,王國蘭以為“母親”這個詞將與她絕緣。如今,當一位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叫她“媽媽”時,王國蘭激動得渾身發抖,嘴唇顫動著說:“好啊,孩子,今后咱們就是一家人。”
王成前腳剛走,又一個“兒子”撲倒在她懷里,令王國蘭幸福得頭暈目眩。
原來,在尋找手機的過程中,14萬市民與網友的關愛讓王國蘭的心靈得到了慰藉,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信心。在王國蘭看來,這份凝聚著人間真情大愛的尋機之旅,讓她的后半生不再孤單。尋機事件也讓她明白了一個道理:愛需要彼此傳遞。她突然想到了一個名叫李嘉煒的少年。
現年17歲的李嘉煒是一位中學生,家住新疆建設兵團農七師,父母都是普通職工。2010年2月,李家煒患上了急性非淋巴型白血病,被迫輟學治療,與黨立明同在一個病室。那段日子,兩位年輕人互相鼓勵。如今黨立明走了,王國蘭格外牽掛李嘉煒。于是,她風塵仆仆趕到李家探望,然而眼前的場景頓時讓她揪心不己。李嘉煒雖然幸運地找到了骨髓配對,卻因傾家蕩產而被迫出院,只能坐在家里等死。原本性格開朗的他變得沉默寡言。
返回克拉瑪依后,王國蘭立即發了一篇名為《我求求大家像幫助我一樣幫助一個白血病患者》的帖子,向社會求助。
王國蘭做夢也不曾料到,她竟然具有超強的號召力。一夜之間,熱心網友、愛心企業、學校、機關單位紛紛出動,愛心如潮水般涌來,不到半個月時間,給李嘉煒的愛心捐款就多達50多萬元,遠遠超出了治療費用。
“我的兒子有救了,多虧蘭姐振臂一呼。”李嘉煒的母親朱紅蘭要將兒子“過繼”給王國蘭。李嘉煒終于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我從此有了兩個媽媽,我是天底下最幸運、最幸福的孩子。”
又多了一個“兒子”,讓王國蘭高興得天天合不攏嘴,她不僅經常通過電話與李嘉煒交流,而且還幾次到醫院照料“兒子”。2012年3月下旬,李嘉煒康復出院,第一件事便是直奔王國蘭的家,撲倒在“媽媽”的懷中報喜。
令王國蘭開心的還有一件事:給李嘉煒的捐款還節余45萬元。克拉瑪依團市委與慈善總會用這筆錢聯合設立了一個“青少年愛心基金會”,專門為身患重病的青少年提供醫療救助。一部丟失的手機誕生的愛心童話,不僅讓王國蘭擁有了兩個兒子,也溫暖了一座城市。
(未經作者許可,謝絕轉載)(責編 冰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