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明朝武宗時,滄州是發配犯人的地方。這日,一隊新押解來的犯人披枷戴鎖,在軍卒的皮鞭和喝罵下慢慢前行,劉沖就在犯人隊伍中。
劉沖二十出頭,本是藥鋪的小廝,因弄錯了客人的藥致人死亡,所以被發配至此。
烈日當頭,目的地馬上就要到了。前面,走來十幾個人,押解的也是犯人。不過那被押解的犯人令人大吃一驚,一輛普通大小的囚車里,半躺著一個男人。那男人四十來歲,頭發梳理很整齊,雖然身著囚服,但干凈利落。囚車上面蓋著大荷葉遮蔭,下面鋪著竹席竹枕,犯人半閉著眼斜靠在竹枕上,跟坐轎子一樣舒服。
本來兇神惡煞的獄卒官馬一開主動讓道,客氣地向那犯人問好:“秦明先生,您先請。”
這是官老爺,還是囚犯?莫非大有背景?
因天氣酷熱,劉沖一個趔趄栽倒在地,馬一開揮鞭打他,劉沖掙扎兩下,還是沒起來。
那剛好走個照面的秦明睜開眼睛:“住手,讓我看看他。”囚車停住了,馬一開十分聽話,畢恭畢敬地閃到一邊。
秦先生翻翻劉沖的眼皮、看看他的舌苔,押解他的人急了,說:“先生快走吧,老爺還等著您看病呢。”
秦明理也不理,檢查了劉沖,又低頭在他身上聞了聞,面無表情地對馬一開說:“他中了暑,不能再走,再走就是死路。”
雖然犯人的命不值錢,但此間已經死了不少囚犯,囚犯家屬早有眾怒,馬一開不想給自己找事,罵罵咧咧地把劉沖扛包袱一樣扛到了馬上。
劉沖在馬上感激地望了秦明一眼。
2
劉沖在滄州呆了幾天,知道了關于秦明的不少事情:秦明在滄州大名鼎鼎,本是皇宮太醫院一流的太醫,人稱“回春秦”,可是五年前,他因為沒保住皇后的龍胎,被發配到此。
滄州荒涼落后,沒什么像樣的郎中,秦明到滄州后,沒多久就成了當地一寶,上至官僚,下至百姓,都受惠于他的妙手回春。別說一般軍卒,就是滄州守備,也會對秦明客氣三分。守備大人有個頭風病,每隔半月就要請秦明去扎針才能緩解痛苦。
劉沖也學過醫,可惜只會皮毛,他對秦明十分仰慕,希望能結識于他,可是人家秦明身份地位特殊,從不來和犯人們一起做粗活,好吃好住地被伺候著,跟劉沖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哪有那么容易見到?
這天,劉沖和一群犯人在石料場挖料,遠遠的高坡上,秦明背著背簍在地上摸索,好像在采藥,周圍的軍卒也不管他,由他來去自如。
劉沖靈機一動,他大叫一聲又栽倒在地。果然,他招來了離此不遠的秦明,秦明把把劉沖的脈,面有疑惑,劉沖趁他觀色,給了他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秦明更加疑惑,他面不改色地宣稱:“這位小兄弟氣血兩虧,體力已經不支,我帶到一邊去仔細看看。”
軍卒罵道:“這個吃貨不如扔到黑尸溝里去算了。”黑尸溝就是亂尸崗,將死的囚犯都被扔到那里聽由天命。
秦明說:“這人我要留著做試驗,他這病只怕你們以后也會有。”帶走一個不中用的犯人,只憑秦明一句話。
在秦明窗明幾凈的“囚室”里,等抬的人散去,秦明對躺在床上的劉沖笑道:“起來吧,不要裝了。”
劉沖趕緊翻下來,跪倒在地向秦明磕頭:“多謝先生,多謝先生救命之恩。”
秦明說:“上回中暑,還有這回裝暈,你為什么處心積慮想要結識我?”
劉沖忙畢恭畢敬地說:“上回裝中暑,是實在走不動了。這回是真正仰慕先生大名,想向您學醫,治病救人。”
秦明哈哈大笑:“我早聞到你身上的藥味了,藥味已滲入皮膚,可見時間不淺。也好,我正缺個幫手。”
就這樣,劉沖成了秦明的跟班給他打雜。干活的囚犯不缺,缺的就是能治病救人的郎中,獄卒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獄卒官長馬一開還關照劉沖和秦明住在一起。
幾天后,滄州守備派人來請,又到了給他扎針的時間。秦明帶上劉沖來到守備府。煙熏軟榻上,秦明給守備扎針,劉沖就在一邊觀看,看得十分認真。
兩炷香工夫診治完畢,守備客氣地將秦明送了出來。走出守備府,劉沖悄悄問秦明:“先生,守備大人的頭痛病完全可以根治,您因何每半月就來一回,莫非有其它原因嗎?”
秦明笑而不答。連黃毛小兒劉沖都能治的病,以秦明這“回春秦”的醫術當然可以,他這樣做自然有他的玄機。
劉沖見先生不答,不敢再追問,只悄悄跟隨著他,學習醫術,也揣摩他的心機。
3
這天,獄卒官長馬一開來找秦明。他新娶了婆娘,前面已休了幾任妻子,都是因無法生育,這新婆娘過門一年肚子也沒有動靜,便來討生子心經。
秦明眼睛把馬一開上下打量打量,說:“若要生子,需得借種。”馬一開的臉漲得通紅,嘀咕罵著離開了,要是其他犯人,他不用刀剁了他才怪。
秦明有他的道理:幾任妻子都無法生育,當然不是女人的毛病,而是男人的毛病了。
劉沖小心翼翼問秦明:“先生,據說有一種能讓婦人一胎即生子、并能保不滑胎的妙方,您是有名的太醫,又最擅長婦人之病,您沒有這方子嗎?”
秦明狠狠瞪了劉沖一眼:“生兒生女是天意,我哪來的方子?你又沒有成親,關心這些事干嗎?”
秦明經常采藥看病不帶劉沖,只留他在家里整理藥材,劉沖得閑翻閱秦明案頭的行醫筆記,倒也得益匪淺。
轉眼劉沖跟隨秦明有兩個月了。這天,馬一開來向秦明報喜,說是宮里來人探問他的情況,若是在這里表現良好,就行大赦召他回去。
劉沖高興地說:“太好了,先生終于可以免于牢獄之災,能回家和家人團聚了。”
可是秦明面色陰沉一點也不高興,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秦明在滄州是再世華佗,表現哪能不好呢?本來穩打穩大赦召回的事,卻在守備大人那里卡了殼。“無用怠懶、不思悔過、打架聚眾、言詞放浪”等詞加到了秦明身上,按照守備大人所說,起碼還要加刑五年。
來問秦明的官員臉一沉:“秦明是太醫院回春妙手,從無這些惡習。想召他回去的是陳貴妃娘娘,你須得改了這些卷宗。”
守備說:“實在沒辦法,秦明行為太過惡劣,放過他真是天理難容。只怕被他害過的苦主會上京告狀,到時讓陳娘娘為難。”
在秦明的卷宗里,居然有五條“強暴良家婦女”,那些被“欺負”的良家婦女供狀、筆錄一應俱全,聽五個苦主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訴秦明的罪行,礙于王法,官員無可奈何只能離開,把秦明繼續留在這里受“刑”。
當得知自己被留下,秦明不悲反喜,開懷暢飲起來。他喝到半酣,對劉沖說:“你現在知道我為什么老拖著守備的病了吧?守備就離不開我,我要走了,他的頭痛病怎么辦?”
難道秦明不想離開?這滄州荒蕪之地,哪個想來不想走?又和家人無法團聚,秦明莫不是傻了?
可能是先生在這沒有受苦,還被別人當菩薩樣供著,讓他麻木了。劉沖決定勸勸他:“先生,貴妃娘娘插手此事,您這回大赦回去,極可能重新回到宮里當太醫,您這身醫術在那里才大有用處,在這小地方委屈您了,何況和師母也無法團聚。”
秦明哈哈大笑猛灌幾杯,醉意更濃:“我告訴你一個秘密吧:宮里錦繡繁華,其實是地獄;這里雖然蠻荒,其實是天堂。”
武宗皇帝三十多了,只有兩個公主,一直沒有兒子,皇妃們懷孕多半半路流產,就算生下兒子也會夭折。皇妃們把保住龍胎當成了第一重任,精通生產育子之病的秦明就成了娘娘們利用的對象,連皇后和最得寵的陳貴妃也對他青睞有加。
偏偏,皇后好容易懷到的龍胎莫名其妙滑了胎,她一怒之下,把負責診治的秦明發配到了滄州。
劉沖不解地問:“宮里什么藥材都有,還有您這樣高明的太醫,為什么娘娘們連個孩子都保不住?”
秦明長嘆一聲。原來,宮里的后妃一心盼龍子,又害怕嫉妒別人生龍子,想方設法使詭計令其他后妃滑胎或龍子夭折,才搞得武宗皇帝三十多歲了,一個兒子也沒有。
秦明嘆息道:“伴君如伴虎。在宮里表面光鮮,實則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就刀山火海萬劫不復。還是不回去的好,你師母會明白我的苦衷。”
4
秦明喝多了酒呼呼睡去,劉沖獨對燭光后背發汗,皇宮是皇權重地,也遍布陰謀詭計,誰知道你這一腳踩上去是錦繡前程,還是人間地獄呢?劉沖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叔父。
劉沖正在發傻,外面傳來三聲狗叫,他跑出去一看,正是馬一開。
“你跟著秦明好久了,搞到生子秘方沒有?華妃娘娘查出懷了龍種,陳妃娘娘催得緊,她再給你二十天時間,再不想辦法,你叔父劉太醫就要遭殃了。”
劉沖回頭看看正熟睡的秦明,慌慌張張拉著馬一開到黑暗中嘀咕去了。
其實,劉沖是從宮里派來的。他是太醫院劉東良的侄子,自小學醫,他此次以發配為名來滄州,就是為了接近秦明,搞到他的生子保胎秘方,生個健康的龍子,是后宮女人的頭等大事。
陳貴妃想召秦明回去為她效命,可她畢竟不是皇帝,得找個合理的理由,偏偏被守備給擋了回去,她只好等劉沖來偷秘方了,獄卒官長馬一開也是她的人。
一年前,劉太醫因為沒保住陳貴妃的龍胎,現在降職三等還在戴罪留用,陳貴妃說了:若劉沖從秦明處找來秘方,她就放過劉太醫,對其過往不究,不然老賬新賬一起算。自小被叔父撫養長大的劉沖哪能不急?現在情敵華妃有了孩子,要是真生個龍子,陳貴妃得寵的日子就沒了,所以來催劉沖。只有二十天時間,加上滄州到北京的路途時間,只有幾天日子了。
秦明還在大睡,看來到明天也難得清醒,他到底有沒有生子秘方呢?劉沖眼睛溜到了他的行醫筆記里,心想:叔父醫術高明,說不定能從里面看出些什么。他揣起行醫筆記,趁星夜往京城趕,這里的獄卒都被馬一開收買,劉沖通行無阻。
天光大亮時,劉沖已來到滄州邊界。他在路邊吃飯,隱隱聽到街邊路人說到“劉東良”長“華妃”短的,劉沖一驚,他忙向那路人打聽。那路人是剛從京城來的,親戚在宮里做事,知道不少“內幕”。
“劉東良膽大包天,居然敢向華妃下毒令其滑胎,只可惜查不出幕后主使是誰。劉東良自己上吊死了……”
劉沖頭“嗡嗡”的差點摔倒,布包里偷來的行醫筆記滑落在地。一定是哪個皇妃為保地位,指使叔父行兇,極有可能是陳貴妃,也可能是任何一個皇妃,身為御醫根本身不由己。
劉沖想起秦明的話:“在宮里表面光鮮,實則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就刀山火海萬劫不復,還是不回去的好。”
劉沖踉踉蹌蹌、失魂落魄回到秦明那里,秦明若無其事地在給百姓治病,壓根沒看他一眼。衣著襤褸的老百姓對秦明千恩萬謝,有的還送來雞蛋豬肉,視秦明為活菩薩。此番情景和宮里截然不同。
劉沖留了下來,專心幫秦明行醫救人。有一日他問秦明:“先生,您真的有生子秘方嗎?為什么不傳于世人?”
秦明感慨地說:“哪有什么生子秘方?那不過是想害我的同僚強加于我的。宮里的娘娘相互傾軋,心疾難除,太醫的醫術再高也無回天之力,還會把自己禍害進去。”
劉沖下定決心留在滄州,不再回宮中是非之地,時日不久,他也成了滄州名醫,比秦明的名氣還大。他懸壺濟世、治病救人,造福了當地一方百姓,且活到九十多歲才壽終正寢。
(責編/鄧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