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不需要去很遠的地方,只需要去家鄉的小路走走,就能看到美麗的春色。家鄉的小路,一旁是一條小河,另一旁是廣闊的田野。
(開篇總領全文,引出文章要寫的春景重點在“小路”的兩邊。)
春天的時候,我背著書包去上學,看見小河邊的柳樹已經吐出了新芽,長出了嫩綠的新葉。柳樹并不高,但一棵一棵婀娜多姿。狹長的柳葉就是柳樹的秀發,柔柔地披下來,有一些長的,垂到河面上,遠看就像是一位綠發少女在河邊梳妝。微風一吹,柳絲裊裊飄動,像是翩翩的舞者,顯出萬千柔美的姿態。
(寫春天柳樹的美,動靜結合。)
這時候,迎面的風中已有了潮濕的氣息。河水很清,可以看見河底青青的水草和綠藻。有時,會有一群鴨游過來,雪白的羽毛輕拍著水面,蕩起一圈一圈的波紋向四周擴散開去,碰到岸邊的石頭又退了回來。有句詩說的是“春江水暖鴨先知”,我想鴨子在春天的小河里游泳,真是快樂!
(對波紋的描寫很細膩,能夠喚起讀者身臨其境的感受。)
春雨綿綿,下個不停,我撐著雨傘去學校。田野上,辛勤的農民伯伯披著雨衣,在搶著時間插秧。春雨貴如油,誰也不愿錯過這樣的好時光?;页脸恋奶炜障?,很少有鳥兒飛過,只有燕子還在低空忙著捉食,大概是要喂養它們的孩子吧。書上說,陰雨天的時候小飛蟲都飛不高,燕子只好飛低一點了,好捉到食物。雨絲落在水田里,秧苗都笑了,輕輕地搖動著身子,好像在跳一支“春的舞曲”。有些地方有小蝌蚪,大大的腦袋,小小的身子,可愛極了。它們長大了都是“莊稼的衛士”,農民伯伯十分愛護它們,有調皮的孩子來捉蝌蚪,都被他們阻攔了。
(在綿綿的雨絲中,田野里的情景是那么的充滿詩意。)
晴天的時候,太陽特別暖和,大人和小孩都喜歡出來活動活動。走在上學的路上,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發現小路兩旁有星星點點的野花開了,不是很多,也不很香,但總能看到有蝴蝶在這里翩翩起舞。有一位白頭發的老爺爺很勤勞,每天都來這條小路走走,撿起一些不文明的人隨手丟棄的垃圾。
(晴天的時候,野花和蝴蝶相互點綴的景色總是讓人流連忘返。)
如果到了三四月,田野上的禾苗都長高了,綠油油的一片,就像一塊巨大無比的地毯,在微風中起伏波動。田野里的油菜花開了,金黃色的花朵,漂亮極了,還有浸入心脾的花香。蜜蜂嗡嗡地吵鬧著,追逐著,在花叢里奔波忙碌。每當這個時候,我們總要纏著父母,要他們拿了照相機帶我們去油菜花的田邊拍照。
(油菜花的靜和蜜蜂的動,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寫出春天獨特的美。)
你說我議
謝伊:我覺得這篇文章的選材很獨到。一般介紹春游的好地方,總是要選擇名勝之地,胡同學卻選擇了非常平凡、常見的景物,并且用獨特的眼光去觀察,寫出了獨特的趣味,很厲害!
金雨果:雖然是介紹風景,但是胡同學在文中穿插的一些人物行動對整個景物的描寫,起到很好的點綴作用哦。原來,人物的活動也是春天的景色之一??!
陳若:大家都看到這篇文章的優點啦,我看到了這篇文章的缺點:文章的題目是“路邊的春景”,在結尾的地方,應該點題,讓主題更加突出啊。
修改片段
聽了陳若同學的建議,胡靜同學在結尾加了一小段:
有人說,“山陰道上,目不暇接,美不勝收”,我說,走在春天的小路上,路邊的春景也是目不暇接,美不勝收。
教師總結
鈴鐺老師:
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小作者是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搜集生活之中的點滴,寫出自己的感受。更可貴的是,小作者在文章中能恰當地使用動靜結合的寫景手法,引用一些書本上的常識、詩句,使文章顯得比較有內涵,把春天的美景生動地呈現在讀者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