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融資難已經成為中國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中小企業融資面臨較大的法律風險和障礙,民間借貸成為中小企業的救命稻草。而民間借貸處于金融體系的灰色地帶,非法、不合理的民間融資頻頻出現,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關鍵詞】民間借貸 中小企業 融資
一、民間融資的必要性
民間借貸屬于非正式金融活動,交易主體是非國有金融機構,無固定的交易場所,多處于國家金融監管當局監管的體系之外。民間資金投放往往是趨利性和盲目性,與國家戰略部署方向不一致,但許多中小民營企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靠民間資本的支持。
一個規模并不大的民營企業,想要解決擴張的資金瓶頸,大致只有兩條路可供選擇。一條是直接融資,但因為絕大多數民企的企業形態是有限責任公司,而目前非國有的有限責任公司是不能發行公司債券的,發行企業債券這一方法幾乎完全被堵死,此外,自然人發起設立股份公司仍受到諸多的排斥,企業上市也存在一定難度。另一條是從銀行間接融資,這條路理論上是開著的,但實踐中民企很難像國企一樣從銀行拿到貸款,所以民間金融市場存在和發展就很有必要性。
二、民間融資的復雜性
金融機構的國家化、法制化,則是民間融資的制度困境,企業之間的拆借在壟斷性的金融體制下是非法的,于是許多中小企業直接面向自然人進行借貸資金了。但這條路上有著重重的法律障礙,進行民間融資活動參與者很容易觸犯相關法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則是橫在面向自然人集資前的兩座大山。還有如高利貸、暴力收債、卷款潛逃等諸多社會問題。
三、民間融資典型案例
炒的沸沸揚揚孫大午案和吳英案可以作為民間融資復雜性的典型案例來分析。在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資金短缺以及融資困難是一個普遍遇到的現象。孫大午非法集資案暴露了我國民間融資相關法律的不健全不完善。靠養殖業起家的孫大午,憑借自己的艱辛創業,不斷將企業做大做強,經過幾年奮斗,成為產值過億的大型企業集團,還興辦了學校。但由于跟官員沒搞好關系的孫大午難以在銀行貸到資金,許多時候項目的資金缺口很難填補,于是孫大午采用了職工入股的方式融資,依靠多年建立的良好信用,將集團公司員工的余錢甚至是附近村村民的資金借過來,承諾一定利率和歸還時間,累計融資上億元。孫大午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起訴,但如果以這條罪來界定孫大午案的非法性的話,這將暴露中國大量類似的民營企業的“非法”生存狀態,這類非法的公司幾乎支撐了中國GDP增長的半壁江山并解決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并且這樣將阻斷私營企業自主融資的活力。對待民間融資的風險,既不能將其全部歸為“非法”的一刀切態度,也不能掩蓋甚至完全置之不理,使風險累積。孫大午案可以說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擴大化的案例,而根源則是民間融資的制度困境以及金融壟斷因為民間融資行為而產生的危機。
吳英案則是從一個普通案件演變成了一起法治事件,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宣判吳英死刑,罪名是集資詐騙罪,其背后則有更為宏觀的法制和經濟問題。吳英在美容業賺到原始資金后開始介入民間借貸、銅期貨交易,有著靈敏商業嗅覺的吳英,總是能很快很準地抓住商機,進入全新的商業領域,其旗下的本色集團公司涉及領域廣泛,資本不斷累積,但戰線拉長不可避免地出現資金鏈的緊缺,人脈廣泛的吳英總能夠獲得信任并以高昂利息吸收到足夠多資金,用于償還以前借款、購買房產及個人揮霍。被認定為非法集資也是因為大量的借款而沒有將其充分利用,很多資金都用作了個人揮霍,一定程度上符合了“非法集資”所說的用虛構的經濟活動騙取公眾的信任借得款項。而矛盾在于,所借資金不排除一定數額投向了確有其名并且前景不錯的實業,如何區分,如何量刑成為事件背后的法治難題。非法集資同樣是以高利為誘餌,因為潛藏著巨大的風險,并危害公眾資金安全,每年非法集資案件數量居高不下,構成了中國民間金融灰色圖景,監管部門應該加以封堵。
四應對措施
(一)監管體系的價值標準的完善
監管方面,既要維持金融市場的穩定也要充分引導好民間借貸的發展。這就要監管體系的價值標準的完善,承認合法的民間借貸,不完全排斥,拒絕國有金融機構淪為市場經濟體制下謀取壟斷利益的工具,保證合法正當的民間借貸與正規金融借貸享受到同等有效的監管,不以資金出身成分定罪,而從融資目的出發,保護合理的融資行為,把風險控制在承受范圍內,保障金融市場主體之間的公平競爭。
(二)改變融資方式
民間融資涉及的法律限制可以通過改變融資的方式來破除,孫大午案中直接向鄉親們借款,風險高,回報也不能和高風險相匹配,而且進入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范疇內,但如果改用投資參股方式,大午企業完全能變成股份有限公司,可以通過增資擴股方式進行融資。
(三)疏通融資渠道
中小企業融資難,金融改革是重點,疏通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是關鍵,不斷降低入市標準的同時也要增加正規金融的供給。中國特別缺乏大量面向中小企業的專業投資公司,把閑散的錢匯集起來,以專業、合法、透明的方式尋找好的中小企業,能較快的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大力發展政策性金融機構,能真正為信用低、非國有、未上市的中小企業,甚至是農戶提供資金,解其燃眉之急,避免國有金融機構逐利目的地強化,改變了疏通融資渠道的原始目的。
(四)財政支持和利率市場化
對于正規金融的供給,和新的面向中小專業投資公司,只有財政給予一定的支持,才能夠可持續發展,我國大量小額信貸實踐也表明,市場化利率是民間借貸結構得以生存和持續運作的必要條件。
(責任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