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神的故事
有沒有看到過誰家的門上貼著這樣的年畫?對啦,這兩員威武的大將就是門神。關于他倆的故事,還得從唐代說起。相傳唐太宗生病時會經常做噩夢,聽到令人害怕的聲音,于是秦瓊、尉遲恭兩員大將就自告奮勇站在宮門兩側守護,宮里果然太平多了。唐太宗覺得他們太辛苦了,就讓畫工把他們的樣子畫在宮門上,喏,這就是后來的門神啦!
魚的故事
年夜飯里總少不了一道魚,紅燒也好、清蒸也罷,吃的是個吉利。人們不也常說“年年有魚”嘛,這“魚”也是“余”的諧音,象征著生活富足,每年都有多余的財富和糧食。早在唐宋時期,魚就是富貴的象征。所以,我們見到的年畫里當然少不了“魚”這個重要角色了,有時也配上蓮花,象征著“連年有余”。不過,“連年有余”可不是只有在年畫中才能體現,我們也可以做個紅紅的金魚燈籠哦。
福祿壽的故事
人們常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祝愿長輩幸福長壽。“三星高照”也是常用的吉利話,你知道有什么含義嗎?“三星”其實指的是福星、祿星、壽星三個星官,是分別能為人們帶來幸福希望、功名利祿和健康長壽的神仙。不過,年畫上還常畫著蝙蝠、梅花鹿和壽桃,也是用諧音來表達福、祿和壽的含義。
怎么樣?看了這些故事后,有沒有覺得年畫真的是了不起的藝術呢?別看內容相同,可制作手法絕對是各有特點,下面,我們再到年畫的幾個著名產地走走,準保讓你大飽眼福呢!
朱仙鎮
朱仙鎮位于河南開封,是木版年畫的發祥地。年畫特點非常鮮明,線條粗獷、形象夸張、構圖飽滿、色彩艷麗,連魯迅先生也曾給予過極高的評價呢。
楊家埠
楊家埠位于山東濰坊,這里的年畫分繪畫、雕刻、印刷、裝裱幾道工序,色彩以紅、綠、藍、黃為主,對比強烈,畫中人物質樸大方,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
桃花塢
桃花塢位于江蘇蘇州,這里的年畫源自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藝,常以紫紅色為主調表現歡樂的氣氛,具有精細秀雅的江南民間藝術風格。
楊枊青
楊柳青位于天津,這里的年畫有600年的歷史,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也就是“半印半畫”,取材最為廣泛,尤其以反映風俗和歷史故事為特點。
佛山
佛山位于廣東省,這里的年畫有700年的歷史,吸收了佛山剪紙、銅鑿金花、金漆木雕等傳統工藝的精髓,以紅、綠、黃、黑四色木版套印,畫面富麗堂皇。
綿竹
綿竹位于四川省,這里的年畫以彩繪見長,具有濃厚的民族特點和鮮明的地方特色,線條剛柔結合,色彩艷麗明快。
武強
武強位于河北省,這里的年畫起源于元代之前,歷史悠久,是我國的“民間木版年畫之鄉”。1985年,這里建立了我國第一家年畫專題博物館,還舉辦過中國武強年畫藝術節呢!
想不想趁著春節去淘一幅年畫掛起來呢?你的年畫有什么好玩的故事,別忘了講給我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