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夏自由球員市場剛剛開放幾天時間,讓人震驚無比的簽約和交易已經發生數筆,牽扯進的球員主要有兩大類:進入職業生涯尾期的未來名人堂球員;母隊不肯輕易放手的受限制年輕才俊。看起來在停擺結束后的第一個夏天,球員市場的熱鬧程度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可以看出,當有中鋒在場時,熱火的進攻和防守效率都很一般。可當使用無中鋒戰術時,熱火的優勢便體現了出來。當控衛+側翼+三巨頭在場時,他們一共打了494分鐘,攻下1214分,丟掉了983分,進攻效率118.7,防守效率96.1;當兩個側翼在場,沒有傳統控衛和中鋒在場時,熱火一共打了86分鐘,得分239分,丟掉了150分,進攻效率127.4,防守效率79.9,這兩項數據在四種模式中均高居第一位。
從萊利在熱火賽季總結會上的只字片語,我們知道熱火在2012-13賽季仍然會打不同風格的籃球,這種風格必異于傳統。熱火很明顯已經決定將無中鋒戰術堅持下去,從上面的數據來看,熱火這個方向也許是正確的。當然,萊利也表達過對于增加球隊陣容高度的渴望,只是在一個賈維爾·麥基可以賺到年均千萬長約的時代,熱火只能向現實低頭。好在,他們的小個陣容本身也是可以是顛覆現實的。
顛覆未來
偉大的邁克爾·喬丹曾在公開場合談到他和他的公牛隊在拿到第一個總冠軍的時候的轉型。在他們三次栽倒在壞小子軍團底特律活塞的時候,所有的傷心,淚水和病痛,球隊內部的矛盾和糾紛縈繞在球隊之上。不過,這一切的質疑都隨著1991年的夏天戛然而止,原因只是喬丹和他的公牛得到了總冠軍。從那以后,輿論的壓力和質疑逐漸遠離喬丹。他再也不需要選擇回避他是否有能力帶領球隊獲得一枚總冠軍戒指。所有的質疑隨著他的成功而煙消云散。之后的事情盡人皆知,喬丹和他的公牛又擁有了五座總冠軍獎杯。
今年6月,又有一位傳奇巨星帶領著他的球隊贏得了奧布萊恩杯。歷史往往是如此的巧合,和1991年的公牛隊一樣,首戰便輸給了對手,而和喬丹一樣,對于他們的超級明星能否率隊獲取總冠軍的質疑從來沒有停止。
而這些所謂的質疑可以停下來了。但是詹姆斯可以像喬丹一樣,一共贏得六個總冠軍嗎?這看起來不太可能,但是二個,三個甚至是四個,那還有戲。
這也是萊利對于這支球隊的期待。這個67歲的高層主角,依然在像以前一樣,做著升華這支球隊的工作。但聯盟的同意書上寫明,2012-13賽季起要強硬地嚴懲那些超過奢侈稅線的球隊,這預示著如果想保持完好冠軍陣容,未來的藍圖會變得越來越貴。但無論如何,熱火都會將他們的顛覆使命進行到底。
不是顛覆,而是預言成真?
一個真正精準的預言家從來不會滿足于重復別人已經證明過的論斷。開創前人所未有的預測并一一證明,這才是力求完美的算術家最渴望干的事情。帕特·萊利,無論當教練還是做總經理,他都是聯盟歷史上最富有魅力、最不走尋常路的大人物,他還喜歡根據自己的測算來進行預言。
萊利最知名的預言莫過于在1987年他們擊敗凱爾特人的奪冠頒獎儀式上,他在沒有和任何人打招呼的情況下突然高喊“明年我們再來一次”。當時的湖人已經開始顯現老態,賈巴爾已經39歲,湖人內線存在極大隱患,無論湖人隊還是全世界都在質疑萊利的自信。“魔術師”約翰遜說:“我們還沒來得及卸下今年奪冠的壓力,還沒來得及享受這來之不易的總冠軍,他卻又給我們增加了更大的壓力。”
1987-88賽季開始前,萊利告訴“魔術師”:“如果我們能成功衛冕,那么我們將做到過去19年間從來沒有人做到過的事情。我們將超越這個時代成為偉大的一部分,而你,也將甩開伯德而成為這個時代的第一人。”說完這些,“魔術師”眼睛開始放光。“雖然一場比賽還沒打,但我知道我們已經鎖定了冠軍。”萊利多年后對《洛杉磯時報》如是說道,最終一切如萊利的預言,湖人費盡氣力拿到了1988年總冠軍。
萊利在2006年總決賽第五場賽后的預言也讓年輕球迷見識了他的測算能力。當熱火在主場連贏小牛三場并取得總比分3比2領先時,他告訴他的球員們:“我只會帶一件襯衣去達拉斯,因為我預感到我們只用一場就能終結比賽。”雖然外界都認為達拉斯有可能上演大逆轉,但最終萊利再次證明了自己。
萊利承認自己的預言很多時候更多地是在激勵自己的球員,但他同時表示,他的預言從來不會信口胡說。“我只在我能夠掌控的范圍內作出預言,而每一次,我很高興,都很準確。”
他的預言中只有一個看起來是在信口胡說,這要追溯到1980年代末,在一個球員球場位置嚴格劃分、等級森嚴的時代,萊利這位算術家突然提出一個考驗人們想像力的命題——“未來的NBA先發陣容都將是五個2.06米左右的搖擺人,位置劃分將徹底模糊化”。當時各種守舊人士、正統專家的斥責和嘲弄鋪天蓋地向他奔涌過來,萊利堅信這天會很快到來。
直到20多年后的今天,當他的熱火隊用機動性徹底抹平籃下的身高優勢,你還認為萊利的預言是天方夜譚嗎?仔細看吧,詹姆斯能從一號位打到五號位,韋德能勝任雙能衛,波什能打大前鋒跟中鋒,巴蒂爾能從二號位打到四號位,麥克·米勒和詹姆斯·瓊斯能勝任二三號位。他們快速、迅捷、投射出色,而且非常強調在防守端的互相幫助,打破了所有人的質疑,最終走上了冠軍的領獎臺。
如果萊利寫下的是一段錯誤的預言,那么這支邁阿密熱火注定無法將夢想照進現實的科幻作品。但他們贏了,也許這就是萊利預言成真的前奏。
買對了,還是買貴了?
去年當下,當NBA2011-12賽季準時開鑼的前景正在慢慢消逝時,許多球迷們都坐在電腦屏幕前暗暗詛咒著眼前發生的一切。大家都用貪婪以及難以相處來形容球隊老板們,因為所有人都知道球員們在這場拉鋸戰中沒有任何勝算。最終,老板們基本上得到了他們強烈推行的所有條款,球迷們得到的是一個縮水的賽季。當時,老板們貌似贏下了一場一邊倒的勝利。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到2012年7月,新一輪自由球員市場正式啟動。秋后算賬的時候到了,老板們可能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但是他們奉行的仍然是在“哪里跌倒就在那里再跌一次”的政策。
其實在2011-12賽季開始前那個短促的休賽期球員市場上,我們已經見識過一個又一個性價比很差的合同,比如夸梅·布朗都能卷走一年700萬美元,頂著冠軍光環的泰森·錢德勒則從紐約卷走四年5800萬美元。到了這個休賽期,相似的劇情如期而至。
羅伊·希伯特,一個每場比賽出場30分鐘,可以場均得到13分,抓下9個籃板,投籃命中率不到五成的大個子。因為霍福德有傷的緣故,他有幸在2012年奧蘭多全明星賽上走一遭,加上借助步行者打進東部半決賽的光環(很萬幸他在季后賽首輪沒碰到霍華德),希伯特身價暴漲理所當然。但誰能料到,他獲得的竟是一份頂薪合同——開拓者為他開出了這么一份四年5800萬美元的合同,這是在當前條款下能開出的最高薪水。然后,步行者不愿意放走自己的內線基石,匹配報價留下這尊黑塔。
開拓者和步行者聯手為一個最多只能用可靠來形容的大個子設定了一個市場價,這意味著任何一個“可靠”的或者更好一些的中鋒將自動獲得頂薪的待遇。甚至是,所有位置的球員都可以借機抬高身價。比如埃里克·戈登,他在2011-12賽季只打了9場比賽。他最后一次打滿一整個賽季還要追溯到他的新秀年——這已經是四年前的事了。他是一個生涯命中率45%,除了得分尚未證明自己能干其他事情的球員,但搖身一變,他也成了頂薪球員,太陽不在乎他的傷病史(菲尼克斯有NBA最牛的隊醫),給了他一份四年5800萬的合同。黃蜂思考許久,最終還是忍痛匹配報價,留下了他們后場核心。上述兩份合同都不關乎轉會,而是母隊不肯輕易放手的受限制年輕才俊的情形,如果說這是今夏球員市場上的一個典型,那另外一個就是一些進入生涯尾期的未來名人堂級球員紛紛為自己找到了新東家。
這里面最受人關注的無疑是史蒂夫·納什,他是通過先簽后換的方式加盟湖人,去年湖人“白送”拉瑪爾·奧多姆去小牛的交易如今終于發揮出作用。如果不是當時湖人從小牛手里得到一個890萬美元的交易特例,天使城迎來兩屆MVP等同于天方夜譚——這是一支已經超過工資帽3000萬美元,根本無力在自由球員市場上有所作為的球隊。
雷·阿倫加盟熱火具體同樣的眼球效應,原因很明顯:他比聯盟中的任何人都更像是個三分機器,而三分球正是熱火上賽季大部分時候苦尋無獲的技能。雷·阿倫加的履歷表能很好的自我證明。他投進的三分球比史上任何一位NBA球員都多。在上賽季參加的46場常規賽上,他投出了職業生涯最高的45.3%的三分率,位列全NBA第四位。
賈森·基德和馬庫斯·坎比雙雙落戶紐約,看來尼克斯的宗旨仍然是不管價格幾何,只要機會出現,必簽名將。尼克斯組裝起了一個年紀老邁,薪水昂貴的隊伍。紙面上看起來像模像樣,但也稱不上多么好,且不利于將來的發展。同時,尼克斯的薪金結構怎一個陡峭了得。基德同尼克斯簽下了一份三年900萬的合同,這是一份合理的報價,出人意料的是年限,畢竟明年3月,“老妖”就將過自己40歲的生日了。坎比的實際工資,一種說法是三年1320萬,最后一年為部分保障。不過這無關緊要,真正的麻煩是尼克斯因此送出了一個年輕的替補中鋒(哈勒爾森),一個老將替補控衛(托尼·道格拉斯),大個子(杰羅姆·喬丹),以及幾個選秀權。
尼克斯收集經驗豐富的老將,就是為了在季后賽走得更遠,甚至沖擊總冠軍,至少不能像今年這樣季后賽首輪就被淘汰出局。但在收集老將方面,沒人能和凱爾特人相提并論,所以自由球員市場一開張,波士頓就吃進賈森·特里,今年9月會年滿35歲的昔日小牛重臣。特里仍有能力砍下場均15+的得分,而且波士頓失去了雷·阿倫,特里絕對是一個理想的替代者。三年1500萬的薪水能簽下這樣一個受歡迎而且有能力的球員,這個錢花得不冤枉。
可惜的是,像特里這樣精妙手筆實在很少,有限的幾筆也都發生在老將身上。更多時候我們看到的還是NBA球隊的制服組用大把美元砸向一些可能根本不值這個價錢的球員,而且老板們經不起誘惑,經常妥協于先簽后換——他們在失去一個自由球員的時候多少都想換回一些籌碼,但是代價就是他們不得不付出更多的薪水。
這是管理層的責任。他們無法抵擋住將自由球員市場上最好的球員收入囊中的誘惑——這些球員不全是超級明星,通常情況下他們都只不過是一個相當好或很優秀的球員——而他們得到的合同卻是超級明星級別。老板們在2011年夏天抱怨的那些問題仍然未能解決。
當然,一些大幅度超越工資帽的球隊正在無所不用其極地砍掉部分工資以避開“每超過一美元就要繳納兩美元”的奢侈稅。但那些花錢不多的球隊開始在處理薪資空間上變得腦殘,他們病急亂投醫,可以向任何一個球員開出高額高風險的合同。
所以,事情再次回到了原點,距離那份以創造一個更公平的競爭環境而簽署的新勞資協議僅僅過去半多年時間。在過去的幾年里無法獲得成功的球隊已經開始展示出增加新的條款并不能阻止糟糕的管理,沖動,以及不負責任。
富人更富了
富人更富了。來自太陽隊的前鋒賈里德·杜德利在得知雷·阿倫決定離開波士頓加盟熱火的時候,在twitter上寫下了這樣的話。而這五個字,也可以用來形容自由球員市場初期的變化。
沒錯,當自由球員市場上第一波簽約浪潮塵埃落定之時,盡管還有很多未簽約球員待在貨架上,以及一些球隊面臨是否匹配受限自由球員的抉擇,但有五支球隊已經算是贏家了。人們需要明白的是,為什么籃網,湖人,快艇,凱爾特人隊和熱火能在2012年的自由球員市場早早取得先機。
當普羅霍羅夫成為籃網的大老板時,他就構想組建一支充滿明星球員的球隊,所以不必驚訝任何發生在這支聯盟新貴身上的事情。或許只有籃網敢于接下喬·約翰遜的大合同,但不要忘了的是后者已經連續六年入選全明星陣容,他肯定是那種可以提升球隊戰力的球員。德隆一度接近簽約小牛,但他最終還是決定留下。如果簽約達拉斯,他只能得到四年合約,薪水也會減少2600萬,更別提留在布魯克林那些潛在的代言費用。所以,這個決定并不像他所說的那么艱難。無論如何,這個今夏自由球員市場上最大牌的家伙已經證明為他所花費的每一分錢都是值得的。可惜的是,籃網想通過交易得到德懷特·霍華德的耐心最終被耗光,他們最終和布魯克·洛佩斯續下一份長約。考慮到杰拉德·華萊士也成功續約,這支籃網已經接近于在布魯克林開啟他們的新紀元。
對于湖人來說,冠軍是衡量成功與否的惟一指標。在連續兩個西部季后賽第二輪以總比分1比8出局以后,洛杉磯人終于做出大改變。原本人們覺得上賽季季中截止日前弄來的拉蒙·塞申斯是未來幾年球隊理想的先發,但通過季后賽檢驗后這個設想并不牢靠,于是湖人將目光轉向了能帶來巨大變化的球員:史蒂夫·納什。加拿大人的組織進攻和投籃技巧對于湖人是個巨大的幫助,或許在未來三年,控衛都不再是湖人爭冠路上的羈絆。
痛失先發得分后衛雷·阿倫幾乎讓凱爾特人成為休賽期的輸家,不過你要看看他們作為一個整體所做的,你就無法否認他們變好了。特里為板凳席帶來了總冠軍經驗和遠程火力,他是阿倫可靠的替代者。另外,里弗斯早就希望扶正艾弗里·布拉德利,所以阿倫的出走對于波士頓的影響其實并不太大。杰夫·格林和布蘭頓·巴斯的留隊也致使凱爾特人成為贏家的重要因素之一。至于讓他們保持競爭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和凱文·加內特的續約。上賽季季后賽加內特證明了他的油箱里還有不少油,而1100萬美元的年薪對于聯盟最好的大個子之一來說再合情合理不過,能留住隊中最好的領袖和低位球員確保了凱爾特人在下賽季不會實力下滑。
上個休賽期干了一票最大生意(交易得到保羅)的快艇在這個休賽期依然成功得到了三塊拼圖:拉馬爾·奧多姆,昌西·比盧普斯和賈馬爾·克勞福德。自從因肌腱傷勢賽后報銷后,快艇球員萬分想念比盧普斯。他是那種無論是在場上還是在場下都能穩定軍心的球員,對于快艇而言留下他有著超越競技的意義。弄來奧多姆是一個低風險高回報的動作,洛杉磯的陽光有助于他恢復當年之勇。至于克勞福德,有保羅這位組織后衛的光環加成,他應該回歸自己的本分工作——得分,就像他在老鷹所做的。
就像小牛的老板庫班現在一定會承認的,作為衛冕冠軍就必須要留住原班人馬。在成功拿到今年的總冠軍后,邁阿密熱火的整體構架都在,他們所要做的只是尋找一些補充品來修補小漏洞,而雷·阿倫和拉沙德·劉易斯的加盟,意味著邁阿密人的工作已經完成大半,而2012年夏天自由球員轉會市場其實也才剛剛開放而已。
值得注意的運作
過去幾個賽季,老鷹一直都是季后賽球隊,但是球隊新任總經理費里卻在這個休賽期大肆改造一番。球隊老大喬·約翰遜成為了首個挨刀之人,他被交易到籃網。亞特蘭大人的意圖非常明顯,他們想要擺脫約翰遜的大合同(未來四年總額超過9000萬美元),甚至不在意自己能否得到一些有天賦的球員(他們從籃網沒換到什么有價值的球員)。不久之后,老鷹又用馬文·威廉姆斯從爵士換來了德文·哈里斯。毋庸置疑,哈里斯一定會努力爭取成為老鷹的先發控衛,改頭換面,努力成為人們期待之中的那個“旋風小子”。對于老鷹來說,球隊下賽季的重心無疑是約什·史密斯了,但在2013年夏天,他也將成為自由球員。所以,老鷹的野心路人皆知,他們要徹底推倒,然后重建起一支全新的球隊。
西部的火箭也做著和老鷹相同的事情。為了能有足夠的薪金空間交易來霍華德,休斯敦拆散了他們的全部陣容。斯科拉、洛里、德拉季奇、坎比、戴勒姆波特、巴丁格等關鍵球員都走了。火箭的想法就是發他們的年輕球員全給魔術,同時吃下魔術全部的垃圾合同,只是看起來這樣還是不夠。另外他們還給尼克斯添堵,給林書豪開出一份近乎讓紐約人絕望的報價合同。最壞的結果是,火箭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然后從一支勝率五成左右的球隊直降為下賽季訓練營時只剩下一堆新秀和二年級生。
森林狼的做法就比較務實,在放走邁克爾·比斯利的情況下,他們把目光放到了巴通姆的身上。他們給法國人開出一份高價合同,為了就是讓開拓者隊無法匹配。得到布蘭頓·羅伊更算是今夏最有意義的簽約,沒人知道“黃曼巴”的膝蓋能否對得起森林狼付給他的1000萬美元,但在他身上賭一把是值得的。
有時讓球隊出現轉機需要的一點點運氣,森林狼就期待羅伊的膝蓋可以奇跡般康復。其實更穩妥的方法是,你在選秀大會上得到一個天才球員。例如1997年,馬刺正是因為選到鄧肯才讓隊史迎來轉機。現在這個幸運兒換成了黃蜂。盡管只有13.7%的幾率抽中狀元,黃蜂還是成功得到了一名潛在的超級巨星——安東尼·戴維斯。為了邁進隊史新紀元,黃蜂還迅速交易走了奧卡福和阿里扎,并匹配了太陽對戈登的報價,以及通過先簽后換,得到了投籃手感柔和的大前鋒萊恩·安德森。他們還在今年得到另外一名樂透秀小里弗斯,這更讓人相信,黃蜂正在堅定追隨著雷霆成功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