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場地選擇與籠舍建造
①場地選擇。要求選擇飼料來源豐富、水源充足、排水方便、環境安靜、不受外界人畜干擾的地方建立飼養場。
②籠舍建造。籠舍由窩室、運動場(食臺)和水池組成,建在室內或室外均可。建造材料有鐵絲網、磚、水泥和竹子等。窩室用磚和水泥板制成,分隔成內外室(內室大、外室小),內、外室和運動場之間都有通道孔連通。籠舍頂上一半用固定水泥蓋板,另一半用活動水泥蓋板,以便于觀察和清洗窩室。水池用水泥抹成,一側近底面處留有排水孔,食臺前面有用鐵絲網做成的活動門,用于投食和清掃衛生。籠舍一般長60厘米、寬55厘米,總面積約0.33平方米,總高度120厘米,窩室、運動場和水池的高度分別為40厘米、30厘米和45厘米,洞口直徑為10~12厘米。各種水泥板厚度約為2厘米。通常每個籠舍飼養1對麝鼠,如養取皮鼠,只要相互之間不毆斗能和睦相處,1個籠舍可養6~8只。飼養室地面用水泥鋪面,便于沖洗和清掃。下圖為立式籠舍:
2. 飼養管理
①飼料投喂。麝鼠屬食草動物,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可投喂各種水、陸生植物以及各種蔬菜、瓜果,如蘆葦、甜菜、胡蘿卜、芹菜、萵苣、番薯(包括莖葉)及各種水果皮等。麝鼠的飼料不僅要求適口性好,而且要求多樣化、營養全面和易于消化。通常每只體重750~1000克的成年鼠,日投喂草料量以250~300克為宜,除鮮料外,每只應補喂精飼料25~30克。精飼料配方包括玉米粉、麥麩、黃豆粉、酵母粉、魚粉、骨粉和食鹽,繁殖前各種配方的含量分別為45%、38%、4%、5%、4%、3%和1%,繁殖后分別為55%、35%、2%、3%、2%、2%和1%。
投喂飼料要做到定時、定量,通常早、晚各投喂1次,一般早晨喂青飼料,傍晚喂精飼料。夏秋季節以各種青草和瓜皮為主,冬季以青菜為主。精飼料以玉米粉為主,配以上述其他原料,摻水拌勻做成團以方便抓食。各種青飼料要用清水沖洗干凈后方可投喂,以防農藥中毒。
麝鼠食量冬夏有別,冬天較少,夏天活動頻繁,食量自然增多。養殖過程中要經常檢查麝鼠的體態,過肥的要適當減少食量,過瘦的應補充營養豐富的精飼料。通常種鼠體重以1千克為宜。
②飼養管理。籠養麝鼠要做好兩方面管理:一是管好水。麝鼠主要在水中活動,交配也在水中進行,經常將糞便排入水中,造成池水污染,因此,要做到勤換水。一般每日換水1次,夏季水溫高時每日換水2次,使池水保持清潔。二是清洗籠舍。食臺要每天清洗,先把麝鼠吃剩的飼料處理掉,再用水沖洗干凈。每隔半個月需將窩室內的濕草、殘餌清除掉,清洗消毒后再添換干草。特別是母鼠臨產時要多墊些干草供其做窩。
3. 常見病防治
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由于食料不潔,以及環境條件改變等因素影響,麝鼠往往易患病,應及時發現并做好防治工作。
①腹瀉。發病麝鼠糞便呈糊狀,拒食,消瘦。防治方法:可在精料中拌入呋喃唑酮或黃連素消炎藥(用量為成人用藥量的1/5);或將導尿管插入麝鼠肛門內3厘米處,用20毫升注射器將半片氯霉素(0.25克)或半片合霉素(用6毫升水稀釋)溶液徐徐注入直腸內,1日1次,連注3日可治愈。
②中暑。表現為體溫升高、呼吸加快、顫抖痙攣。防治方法:應及時換水,改善通風條件,將中暑麝鼠移至陰涼通風處,或將其放入清涼的水中。
③便秘。表現為食欲減退,糞便硬,常為棕色。防治方法:增加新鮮多汁蔬菜和青飼料,重病鼠要停食,多飲清潔水;或用蜂蜜加等量溫水拌入飼料投喂1次。
④傷食。仔鼠易得此病,病后食欲不振,糞便成堆狀軟便,帶有刺鼻的酸味。防治方法:應減少精飼料,多投喂易消化的青飼料;可用大黃蘇打片,每次半片(0.25克)研末,溶于水后噴灑在青飼料上,每日投喂1次,連續兩日見效。
(作者聯系地址:浙江省寧海縣桃源南路347弄4號204室 郵編:3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