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長賦在種業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大力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
在農業部近日召開的種業發展座談會上,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要求,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要重點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動出臺種業發展規劃。目前,農業部已完成《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編制和論證工作。《規劃》發布后,各省(區、市)也要按照《規劃》的總體布局和要求,做好本地區的種業發展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工作。二是爭取出臺配套文件。農業部將加強溝通協調,力爭在種子儲備、種子生產保險、制種大縣獎勵、良種繁育補貼、強化經費保障、加強隊伍建設等方面出臺更多的政策。各地也要積極探索,主動爭取,先行先試,力爭有所突破。三是強化能力建設。重點是提升“三個能力”:提升種子生產能力,加大種子工程、綜合開發、新增千億斤項目的實施力度,在西北、西南、海南等優勢區域,集中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的規?;⒓s化、標準化、機械化種子生產基地,改造升級一批現代化的種子生產加工中心。提升科研創新能力,進一步完善國家級種質資源庫和種質資源圃的建設,扶持大型“育繁推一體化”企業建設一批生物技術實驗室和育種基地。提升種業管理能力,強化基層種子管理機構的體系建設,重點提高其種子檢驗和品種試驗能力;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聯網統一的種子管理信息平臺,實現品種審定和保護、生產經營許可、案件查處的信息共享。四是做大做強我國骨干種子企業。要加大對“育繁推一體化”企業的研發投入,鼓勵優勢種業科研單位與優勢種子企業進行緊密合作,促進商業化育種人才和資源向種子企業流動,積極探索產學研相結合的新機制。大幅度提高種子市場準入門檻和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推進種子企業兼并重組,促進我國骨干種子企業做大做強。五是創新種業科研體制機制。發展現代種業的難點在于推動科研教學單位與商業化育種分離,與其開辦的種子企業分離,使科研單位專心開展基礎性、公益性研究;商業化育種要逐步交給種子企業,由企業按市場需求確定育種目標,按照現代育種模式開展品種選育,從而提高品種選育水平和效率。
為全面貫徹落實《意見》,按照國務院要求,農業部牽頭,會同17個部委成立了“推進現代種業發展工作協調組”;2011年6月份,農業部種子管理局正式成立;8月份,農業部頒布了新的《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開展了種子執法年活動,集中退出了一批不適宜種植的品種,查處了一批大案要案,打擊了一批套牌侵權、制售假劣種子的違法行為。
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縣達546個
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縣創建工作開展6年來,共創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縣(農場)546個,示范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得到穩步提升,抽檢合格率比創建前提高3到5個百分點,創建工作呈現出以點帶面、輻射促進的良好局面。
近日召開的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縣創建工作座談會強調,標準化示范縣建設已經成為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定位上,示范縣當前重點是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長遠看主要是推進農業生產方式轉變,推動農業產業升級,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在功能上,以示范為主,緊密結合“三園兩場”建設和“三品一標”品牌化發展。在重點上,圍繞優勢農產品產業布局,以“菜籃子”產品為重點,逐步擴大至整個食用農產品。在工作機制上,堅持統籌規劃與分工落實相結合,政府推動與生產經營主體帶動相結合,核心示范與整體推進相結合。
農業部要求,下一步推進標準化示范縣創建,要重點抓好標準集成轉化、標準化技術培訓、投入品規范使用、生產檔案記錄和“三品一標”公共品牌培育等方面工作。國家層面重點制定農獸藥殘留等安全標準和主要農產品的質量要求;省一級制定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縣級要將標準集成轉化為符合當地生產實際的簡明操作手冊、生產日歷、掛圖、明白紙(卡)等。各級農業部門要組織多種形式的標準化技術培訓,并在生產的關鍵環節組織農戶現場觀摩,進行技術指導。示范縣創建過程中,要特別強化對農業投入品的管理,實行高毒農獸藥定點經營和實名購買,建立農資經營備案和銷售臺賬制度,嚴格執行休藥期、間隔期規定。要加強對農產品生產企業和合作社建立生產記錄的指導和檢查。在資金、政策、技術等方面,切實加大對“三品一標”的扶持力度,充分發揮“三品一標”在品牌信譽、優質優價等方面的優勢,以品牌化帶動標準化,以標準化促進品牌化的發展。
摘自《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