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測算配合飼料用量的意義和作用
1. 養殖周期開始之初,按照水產養殖動物的生長規律和生理需求,較準確地預測全年配合飼料的用量,有助于生產者及早籌措資金購買飼料,以規劃全年生產,確保生產有序開展。
2. 近年來在養殖生產過程中,由于遭受藥害、污染和逃逸等人為或自然因素的影響,水產養殖動物突發事件時有發生,事發后評估損失往往成了一項不可或缺的工作環節。評估損失離不開養殖成本的測算,而生產中投喂的配合飼料成本在養殖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約為2/3左右,因而準確地把握配合飼料的用量,可以為測算養殖成本,進而為評估損失提供依據。
3. 可以檢驗生產中塘口記錄所記載的飼料投喂量是否科學合理。
二、測算配合飼料用量的方法
1. 全年配合飼料用量的測算
全年配合飼料用量=凈產量×飼料系數。凈產量是指攝食配合飼料的水產養殖動物所增長的重量,可根據放養水產養殖動物的數量與規格以及預計產量算出;再根據提供配合飼料的質量,確定其飼料系數,最后測算出全年配合飼料用量。
例如,1口10畝的池塘放養情況如下,那么該池塘全年需要準備多少配合飼料呢?
上表中放養的鱖魚攝食小魚小蝦等活餌,鰱鳙魚攝食浮游生物,因而在計算配合飼料用量時,不需算出其凈產量。若所使用的配合飼料系數為2,那么根據上面的公式就可以算出全年配合飼料的用量:凈產量×飼料系數=(河蟹凈產量+青蝦凈產量+異育銀鯽凈產量)×飼料系數=[(600-6000÷150)+(300-100)+(500-60)]×2=2400千克=2.4噸。也就是說,這口10畝的池塘全年需準備2.4噸配合飼料,方可滿足池中水產養殖動物的攝食需求。
2. 月配合飼料用量的測算
確定了全年配合飼料的用量,就可以在此基礎上按照某個養殖品種的飼料當月分配百分比,推算出配合飼料的月使用量,即月配合飼料用量=全年配合飼料用量×當月飼料分配百分比。現以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大宗養殖魚類為例,將其各月投喂飼料占全年的百分比列表如下:
在表中的某一月份的30天左右的時間里,其飼料用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每10天左右就需調整1次,因此每個月的飼料用量又分上、中、下三旬進行動態安排,一年中,3~11月的中旬飼料用量為該月的平均數,8月份之前(含8月份)每個月的上旬飼料用量為該月平均數的80%,下旬為120%,9月份之后(含9月份)各月上、下旬配合飼料用量所占該月平均數的比例恰好與前者相反,上旬飼料用量為該月平均數的120%,下旬為80%。
3. 日飼料投喂量的確定
方法一:按照上述方法算出了某旬的飼料用量后,再除以該旬的天數(一般為10天),即可得到日配合飼料用量,其計算公式是:日投喂量=旬投喂量÷10。
方法二:日投飼量=存塘水產養殖動物重量×投飼率。存塘水產養殖動物重量可根據水產動物的平均規格與數量算出,其公式為:存塘水產動物重量=平均規格×存塘數量。所謂投飼率是指所投飼料與吃食水產動物間的重量百分比,即單位體重吃食水產動物所攝食飼料的重量,其計算公式為:投飼率=投喂飼料的重量/吃食水產動物的體重×100%。投飼率與水溫密切相關,一般來說,在一定范圍內,投飼率隨水溫的上升而增加。下表以大宗養殖魚類為例,列出了水溫、時間與投飼率間的對應關系。
以上介紹的是理論上配合飼料用量的測算方法,生產中水產養殖動物配合飼料的實際用量還需根據其健康狀況、天氣情況、水質條件和天然餌料豐歉等綜合因素權衡確定。
(作者聯系地址:李慶紅 江蘇省魯中南路62號興化市漁業技術指導站;鄒廣明 江蘇省興化市林湖鄉水產技術推廣服務站 郵編:22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