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重慶市銅梁縣石院村的一片桑林地里不時傳出歡聲笑語,這是養蠶大戶李義芳和一群婦女在忙著采收金錢草。50多歲的李義芳腰系圍裙,直起身子向我們介紹說:“我們村是縣里的桑林金錢草種植示范村,今年已采收了3茬,預計鮮草畝收入1000多元。”
桑林種草收益倍增
石院村是銅梁縣第一養蠶大村,全村標準化桑園有1500多畝,李義芳是全縣第一養蠶大戶,也是全國農業勞動模范。“多年來,我們的桑林地就只養蠶,林下沒有得到很好利用。從2008年開始,縣科委和縣蠶桑站的專家到我們村研究怎樣把桑林地利用起來增加收入的問題。”李義芳說。
據縣蠶業技術服務中心負責人、高級農藝師田時銘介紹,銅梁是重慶的養蠶大縣,全縣有6萬畝良種桑園地。桑樹一年中春、夏、秋、冬要施4次肥料,每次施肥都是以有機肥為主,加上對桑地的翻耕、除草,使得桑園疏松的土壤和充足的肥料為金錢草提供了優良的生長環境。
全縣帶頭承擔試種金錢草任務的李義芳介紹說:“桑林種植金錢草屬于輕巧活,特別適合留守在家的農村婦女去干。種植金錢草只要施好肥、除好草,就有收成,我家今年4畝多地,種植的金錢草賣了4000多元錢。”
公司助力推進發展
李義芳桑林下金錢草種植成功,在當地引起不小的轟動。采收期間,村民們紛紛趕來參觀,打聽效益如何和怎樣種植。縣、鎮有關部門因勢利導,組織蠶農現場學習,引導他們種植金錢草。
據銅梁縣藥業公司技術人員介紹,金錢草又名大金錢草、落地銅錢草,具有清熱利膽、排石、利尿的功能,廣泛用于肝膽疾患、結石、尿路感染等的治療,是中藥材市場暢銷品種。金錢草沖劑是該公司的主產品種,原料缺口相當大。
“現在種植金錢草有賺頭,發展多了沒有人收咋辦?”有些村民開始時有顧慮。
“鄉親們放心大膽種植,我們公司對金錢草是‘韓信用兵,多多益善’。”藥業公司負責人拍了胸口給蠶農吃定心丸。
2009年春,藥業公司與蠶農達成桑林間種植金錢草協議。為讓農民放心種植,不用擔心銷路,藥業公司不僅免費提供種苗、技術,還與農戶簽訂保護價收購合同,解除了農民的后顧之憂。
吃了定心丸的農民沒有了顧慮,紛紛在桑林地里種起了金錢草。藥業公司認真兌現承諾,把收購地點設在了農家院壩,方便農民就近交售。
科學種植穩產高產
“金錢草喜陰涼濕潤土壤,特別適宜在疏松肥沃的林果地里間種,加之金錢草管理比較粗放,投資少,易生長,產量高,是農民發展林下經濟增加收入的一條好門路。”田時銘向我們介紹說。談起桑林種植金錢草的好處,田時銘總結說,桑樹株形矮小,樹冠茂密,林下蔭蔽大,這符合金錢草喜陰涼濕潤環境的習性,加之金錢草匍匐在地面生長,根系淺,不占林地空間,陽光可通過樹枝的間隙照在地上,光照完全可以滿足金錢草光合作用的需要。同時桑樹高,金錢草矮,一高一矮的搭配可以充分利用單位面積上的光、溫、水、土等自然資源。
談起高產栽培措施,田時銘強調,要抓好施肥、除草兩道生產工序。
桑林地雖然比較肥沃,但金錢草要高產,還必須科學施肥。具體來講,就是每年在金錢草開始發新葉時要施清淡人畜糞水,當蔓莖長到15厘米長時,再追肥1次,秋季收獲后,也要追肥1次。施肥時可在一擔人畜糞中加入250克尿素稀釋。
田時銘特別強調,桑地在每次施肥前都要進行松土除草,因為肥沃的土壤環境也為雜草提供了充足的養料。雜草多了,不僅與金錢草爭光爭水爭肥,而且摻雜在金錢草里還影響收割。
適時收獲也很重要,當肉眼觀察蔓莖布滿空地且呈茂盛之時,大約在6月中旬,應當采收第一茬,以后每隔2個月左右再采收1次,每年可收3~4次。采收時用鐮刀在離地面6~8厘米處割取地上部分植株,留下根蔸以利其繼續萌發。(作者聯系地址:重慶市銅梁縣委宣傳部新聞辦公室 郵編:402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