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西北、東北和華北廣大地區,往往是“十年九春旱”,影響旱地作物春播出苗,甚至造成缺苗斷壟,最終導致大田作物減產,因此,采取各種耕作措施,力求一播全苗,是“三北”地區大田作物生產的基礎和增產的前提。“三北”地區廣大農業科技人員和農民在科學研究和生產實踐中,總結出搞好“五墑”,一播全苗的技術,現簡介如下:
一、灌雪水造墑
開春后,隨著氣溫的升高,冰雪將逐漸融化,不應讓這些冰水、雪水白白流走浪費,應抓住有利時機,將融化的冰雪灌到田間,實行人工造墑。
二、整地保墑
即在播前采用各種耕作措施,防止土壤水分散失,盡量將其儲存在土壤里,進行人工保墑。方法是在早春氣溫穩定通過0℃后,對耕地進行鎮壓,破碎坷垃;當5厘米地溫上升到2℃時,土壤開始融凍,土壤水分以毛細管作用方式運動為主,隨著大風吹非常容易散失,此時應進行頂凌淺耙2~3次,破壞毛細管孔隙,防止土壤水分散失;當5厘米地溫達到4~5℃時,旱地的平地開始進入土壤返漿期,但冷涼山區旱田還沒有明顯的返漿現象,土壤水分運動仍以毛細管作用方式和氣態擴散方式進行,此時采取鎮壓和鎮壓后耢地的保墑措施,可使土壤孔隙變小,甚至切斷毛細管,從而減少水氣的擴散,保墑效果很好,基本能保證出苗。
三、早播搶墑
抓住早春氣溫低、土壤富墑的有利時機,搶墑早播是旱地玉米保全苗的關鍵技術。如河北省承德市土壤返漿期在3月上中旬,而土壤撤漿期始于3月下旬,此后隨著氣溫升高,土壤水分蒸發量與氣溫同步增長,加之冷涼山區風大、風多,進一步加速了土壤失墑。該地區旱地春玉米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科學試驗和生產實踐結果顯示,在干旱年份,4月10日播種比4月30日播種出苗率提高5%~10%,產量提高10%左右。經驗還證明,在4月10日至4月30日期間,只要10厘米地溫穩定通過8℃,土壤含水量在16%~18%之間,就可搶墑早播。這樣能充分利用早春土壤的返漿水保障出苗需求,切不可等失墑后播種。
四、處理種子增墑
通過種子處理增強種子吸水能力,進而可起到增墑作用,主要處理方法如下:
一是使用抗旱劑1號拌種。經驗證明,畝播玉米種子3.5千克拌抗旱劑1號15~18克,可比對照提早出苗2~3天,提高出苗率9%,增產4%~6.5%。
二是使用保水劑對種子涂層。使用2%SA保水劑對種子涂層(保水劑5克,對水75毫升,拌玉米種子250克),在耕層土壤含水量15.2%的條件下使用,比對照出苗率提高22.9%,增產12.7%。
三是使用玉米浸種劑處理種子。具體做法是:玉米浸種劑3克,加水3.5千克,浸泡玉米種子2.5~3.5千克,浸泡12~16小時,其間攪拌數次,撈出陰干后在半日內播種。實踐證明,用浸種劑處理種子與用清水浸泡種子的對照相比,提高出苗率8.9%,根數、根長和苗高都比對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可根據當地情況,選用上述方法中的一種即可。
五、機播接墑
由于用機械播種不翻土,不打亂干、濕土層,能把種子直接送到濕土上,接上了地墑,故可提高出苗率和整齊度。如河北省平泉縣大面積采用機械播種玉米,比用木犁播種出苗率提高8%~10%,增產8.7%~9.3%。
作者簡介:李濟宸 高級農藝師,已先后發表農業科普文章數十篇。聯系地址:河北省承德市中興路小區4-2樓6單元513室 郵編:06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