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萬千米,生長著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的海洋植物,這些海洋植物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還含有大量非含氮有機化合物和多種促進畜禽生長的生物活性物質,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抗應激、抗病毒能力。因此,開發海洋植物飼料促進畜牧業發展正日益受到重視。下面介紹海洋植物中具有代表性的海草和海藻:
一、海草
海草是生長在近海灘涂、鹽灘、曬鹽池和水溝中的一種水生植物,學名為川蔓藻,又名溝草。海草營養豐富,粗纖維含量較少,是沿海地區一種十分寶貴的天然飼草資源,有很好的開發利用價值。海草風干物質中含粗蛋白11.83%、粗纖維12.7%、粗脂肪1.2%、無氮浸出物22.89%、灰分42.07%、鈣1.36%、磷0.26%、氯化鈉18.15%。海草中還含有大量的褐藻酸、淀粉、甘露醇和碘、鉀、鈷、鐵等,這些營養物質可以促進畜禽的生長發育與增重。海草喂雞、鴨、鵝可以提高產蛋率8%~10%,且蛋黃顏色加深;海草喂豬可節約精料25%,而且豬生長發育快、皮毛發亮,特別是能促使僵豬恢復正常生長;海草喂羊可以提高羊毛產量和質量,減少脫毛;海草喂牛可以預防“大脖子病”和“呆小病”,提高肉牛的采食量和增長速度,長期飼喂奶牛還可以提高牛奶中碘的含量。
采撈的鮮海草可以直接飼喂畜禽,也可以曬干粉碎后拌入飼料飼喂。海草與精料的比例如下:喂豬為1∶1、喂雞為1∶0.25、喂鴨為1∶0.35、喂鵝為1∶0.5,草食家畜(牛、羊、兔)可任其自由采食。但是,由于海草中鹽的含量比較高,經常用海草飼喂畜禽,要減少飼料中鹽的供給量(家禽減少50%,家畜減少30%~40%),防止畜禽因攝取鹽量過多而造成中毒。
海草生長繁育快、產量高、再生能力強,畝產量可達4000千克,每年可收3~4茬。沿海地區的廣大畜禽養殖戶如果很好地利用海草,能大幅降低飼料成本,提高畜禽養殖的經濟效益。
二、海藻
海藻是海洋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自養植物,按其藻體所呈顏色不同可分為紅藻、綠藻、褐藻、藍藻、金藻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等特點。據測定,海藻中各營養物質含量分別為粗蛋白8.95%、粗纖維6%、粗脂肪0.3%、甘露醇11.3%、褐藻膠24.7%、褐藻淀粉1.7%、鐵1900毫克/千克、鈣0.07毫克/千克、磷0.16毫克/千克、胡蘿卜素10毫克/千克、維生素E 7.21毫克/千克、維生素C 32毫克/千克、核黃素2.1毫克/千克。此外,海藻還含有多種能促進動物生長的活性物質。
在畜禽飼料中添加適當比例的海藻粉,禽畜生長發育快,發病率低,產量和品質都有明顯提高。在肉雞飼料中添加2%的海藻粉,肉雞生長速度可提高14%~19%,飼料轉化率能提高15%,死亡率明顯降低;在蛋雞飼料中添加3%的海藻粉,可替代等量比例的麩皮,不但降低了飼料成本,而且可提高產蛋率7%、降低蛋破損率50%;在育肥豬飼料中添加2%~3%的海藻粉,日增重量可提高18%左右,可節省2%~3%的精飼料,發病率也有所降低;哺乳母豬飼料中添加4%的海藻粉,泌乳量可增加8%,仔豬存活率、體重均顯著增加;在奶牛飼料中添加5%的海藻粉,可增加奶牛的攝食量,提高產奶量6%左右,配種受胎率也有所提高。同時,由于海藻含碘特別豐富,奶牛食后牛奶中的碘含量明顯增加,提高了牛奶的營養價值。
海藻一般生長在海水清澈、日照條件較好的近海海域,在捕撈或收獲時,一定要注意防止運輸工具污染,收集后的海藻要及時加工或晾曬,避免堆積發熱,失去營養價值。
(作者聯系地址: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夏莊路149號市畜牧獸醫研究所 郵編:2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