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巍峨大別山的懷抱中,有一個風光旖旎的村莊,那就是湖北省英山縣紅山鎮東湯河村。這里擁有一個聞名遐邇、得天獨厚的天然溫泉,隆冬時節,熱霧繚繞,暖意融融,恍若人間仙境,李明德就住在這個美麗神奇的村莊。
年少時,李明德就是一個愛追夢的人,對外面的世界充滿著好奇與向往。還在讀書的時候,他就夢想著要到發達的沿海地區去實現“淘金夢”。1991年7月,李明德高中畢業,他放棄復讀求學的機會,帶著學生時代的夢想,離開家鄉,到廣東一家養殖場打工,從事熱帶羅非魚養殖,具體負責羅非魚的投喂與管理工作,事情瑣碎,任務繁重,但他有一種不怕吃苦的精神,因為他懂得,在外面打工,既是為了掙錢,同時也是為了學習別人成功的經驗,為自己將來創業打下基礎。工作之余,他虛心向養殖場的技術人員學習,遇到不懂的問題,總要刨根問底,直到弄懂為止,到了晚上,細心地將學到的知識記在筆記本上。養殖場的工人師傅們也十分喜歡這個勤奮好學的年輕人,愿意把羅非魚的養殖技術毫不保留地傳授給他。
南方的都市十分繁華,同來的老鄉們一有時間就是逛街、游玩,但這一切都吸引不了李明德,因為他是一個有夢想的人,他愿意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他通過學習了解到,羅非魚是一種熱帶魚類,在我國很多地方都能養殖,而且養殖效益不錯,尤其是出口市場看好。但是這種魚不耐低溫,12℃以下時就會死亡。李明德想,家鄉不是有地熱溫泉嗎,可以利用溫泉水保證羅非魚冬季越冬和生長,在家鄉開發熱帶魚養殖產業肯定有優勢。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工人師傅們,工人師傅都說這個想法不錯,值得一試。于是,他又帶著自己的夢想,辭別了5年來朝夕相處的師傅們,回到家鄉,準備用青春和熱血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新天地。
心若在,夢就在。李明德回到家鄉后,才知道家鄉的水產部門也正在他們村進行引進羅非魚養殖,這更加堅定了他的信心,他找到當地政府,承包了村里100畝荒水塘,開始編織自己的夢想。
創業的路上充滿荊棘,創業要闖過一道道關口。第一關是規劃關。盡管李明德對羅非魚的養殖有一些實踐經驗,但是,真正行動起來還會遇到方方面面難題,他到縣水產部門請來專家作指導,開挖魚池,引進地熱水,購買魚種,搭建防寒設施,還到其他羅非魚養殖基地去取經,參加省、市、縣水產部門組織的學習培訓,上網查閱各種資料,最終確定了主養羅非魚成魚,并開展垂釣經營的經營模式。第二關是資金關。除了打工掙來的幾萬元資金,投資生產還缺口十幾萬元。為了籌措資金,李明德找遍了所有的親戚朋友,也跑遍了他認為對自己能幫得上忙的單位。家鄉的親戚朋友向他伸出了熱情的雙手,信用社也雪中送炭,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第三關是技術關。搞熱帶魚養殖要有技術,同時要加強管理,1999年冬天的一場死魚事故讓他徹底明白了這個道理。當時,由于入冬前拉網并塘操作不當,羅非魚身體受了傷害,進池沒幾天就患了水霉病,相繼死亡,望著500多千克死魚,他悲痛萬分但又追悔莫及。為了不讓悲劇重演,李明德決心改掉不重視科學養殖的毛病,專門聘請專家進行技術指導,還訂閱了大量的科學養殖方面的報刊。功夫不負有心人,2002年,他養殖的羅非魚出塘達到1.4萬千克,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收入20多萬元。他不但還清了債務,還有了一定的積蓄。
初試的成功使李明德嘗到科學養殖的甜頭,也增強了他投身養殖實現創業致富的信心。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的一位專家。專家告訴他,當前羅非魚養殖品種不斷優化,出現了許多雄性率高、生長快的優良品種,很有市場潛力。專家的提醒讓他產生了優化品種提高質效的夢想。他聯系廣東、海南一帶的羅非魚養殖場,在第二年的春天,一袋袋全雄羅非魚從海南空運到湖北,很快進入了他的養殖場,通過養殖,他發現全雄苗種確實生長快,當年平均每條長到0.75千克重,最大的長至0.9千克。2008年,他養殖的羅非魚產量達到2萬千克,收入40萬元以上。
在養殖過程中,李明德發現,隨著羅非魚產量的增加,加上許多養殖戶加入到這個行列,使得羅非魚的銷售出現一些問題,而隨著物價的上漲,養殖成本也在不斷攀升,養殖效益下滑。要想養殖羅非魚持續賺錢,必須轉變思路。
經過努力,他在一個出口加工企業拿到了部分銷售訂單,較好地解決了銷售難題。同時,他還向當地水產部門的專家學習羅非魚制種技術,變外地購種為在本縣育種,每年僅此一項就節約養殖成本2萬多元。2011年,他的羅非魚產銷兩旺,綜合收入達65萬元,純收入達到30萬多元。
為了提高羅非魚產品的品質,擴大自己產品的知名度,他通過縣水產部門將養殖的羅非魚產品向國家農業部申報無公害認證,獲得國家無公害產品認證和產地認定證書的那一天,他高興得一夜都沒有合眼,更令他高興的是,曾經合作過的加工企業表示將通過訂單全部收購他的產品。想到自己的魚兒就要通過加工企業飄洋過海飛向世界各地,他內心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夢想有多大,天地有多寬。李明德目前正著手聯合當地羅非魚養殖戶建立“羅非魚養殖專業合作社”,向國家工商局申報自己的羅非魚品牌商標,同時,他準備采取養殖、休閑、科研于一體的經營模式,爭取每年生產全雄羅非魚苗2500萬尾,生產成魚5萬千克,引進觀賞魚,開發垂釣區,新辦“漁家樂”服務區,力爭實現年綜合收入300萬元以上。
(作者聯系地址:湖北省英山縣水產局 郵編:438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