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電影利潤比較小,但是很穩,要靠量與品質來保證,每年還有一個數字電影百合獎,可以獲得一些榮譽與獎金。”
王莉莉是個美女老板,這是很多人見到她的第一印象,她說話爽快,為人熱情,身上有一股讓人親近的氣質,這種氣質在影視行業特別重要,因為這是個到處與人打交道的行業。不過王莉莉沒有太大的事業企圖心,在大家都全力涌進影視行業時,她卻為了家庭放慢了腳步,公司一直處于儲備項目的階段,直到去年她才重新出發。她也不是那種擠破頭去爭取機會的人,從不因為生意與人交際應酬,在過去的幾年,她的公司一直局限于數字電影領域,相比電視劇、電影來說,數字電影投入比較低,風險比較小,只要作品品質有一定保證,就能回本,當然回報也會比較低,現在王總稱今年公司開始與其他公司合作一起運營一些電視劇項目,不過依然秉著做事扎實的風格。
用數字電影做口碑
數字電影只有一個播出平臺,就是電影頻道,環境相對簡單,但市場也更狹窄,王莉莉稱自己在進入影視行業之前是做廣告的,“當時我們廣告公司就在電影局辦公,有一年的華表獎是我們公司做的,所以我跟電影局的人特別熟,后來1999年,電影局成立電影頻道,我的老師與朋友都是電影頻道購片處的領導。2000年等我生完孩子再出來的時候,跟這群朋友一說,覺得有些資源可以利用,就注冊了這家影視公司,專門做數字電影。的確剛開始有電影頻道的這些人脈很重要,大家也都知道我就是個踏踏實實做事的人,所以人家也很愿意跟我合作,我拍出來的作品品質、收視率也都不錯,就一直合作下來”。
王莉莉稱電影頻道每年需要100部數字電影,做數字電影的公司也挺多,競爭也很激烈,她的公司最多一年拍過7部數字電影,一般來說數字電影劇本要電影頻道三審通過再去拍,前幾年有些不用走這個程序,可以先拍,最后只要片子通過了,電影頻道就收,不過這個也是有風險的,因為她比較了解頻道喜好,也能把握尺度,所以拍出來的作品都能賣出去。數字電影屬于小成本制作,現在一般每部投資100萬左右,電影頻道收購價大概在一百三四十萬左右,“利潤比較小,但是很穩,要靠量與品質來保證,每年還有一個數字電影百合獎,可以獲得一些榮譽與獎金”。
很多時候數字電影在電影頻道處于填補時間空白的位置,收視率不高,但是現在臺里也很重視收視,而制作成本有限就讓數字電影處于一個很尷尬的位置,“一般好的編劇不愿意寫數字電影,一是酬勞不高,二是覺得這個沒有技術含量,而一般的編劇還真寫不好。演員片酬占制作費的10%左右,所以根本請不起有名的演員,觀眾自然不愿意看沒有熟臉的戲。我們現在也在考慮整合其他資源,比如與地方政府合作,讓它們出一部分資金,這樣我們制作經費寬裕一點,也敢請一些稍微知名的演員。這樣三方都有利,電視臺收視好一點,出資方達到了宣傳目的,還可以拿到電影上地方院線的權利,不過現在這種合作很少,至于熱錢更不可能投資數字電影,所以現在投資基本還是我們獨立承擔”。
試水電視劇慢行
電視劇市場繁榮對王莉莉來說也是個極大的誘惑,不過她一直比較謹慎,對這一塊不太熟悉的領域她還是抱著“慢慢看著走”的心態。“現在投資電視劇是不缺錢,但你也要對這些投資人負責,你不能說錢來了,就不負責任地上(項目),上完以后出口有沒有你不知道,劇本扎不扎實也不管,所有環節都不把握,結果可能就是那個杭州老板的結果。”王莉莉稱之前不做電視劇就是太怕做發行了,“早些年跟電視臺談發行,就是面前擺三杯酒,你先喝了,我們再談買片子的事,現在好多了,可以拿作品說話,因為直接跟收視率掛鉤,如果收視不好,臺里要追究購片人的責任的”。
直到今年王莉莉覺得時機可以了,才開始進入電視劇領域,“我們前期策劃做得很扎實,現在一直在討論劇本,一定要把劇本弄好再搭班子,拍攝的時候就要跟電視臺談發行了,其實我們現在已經把發行人員納進來了,在劇本創作時期就聽取他們的意見。即將開拍的這個電視劇是幾個公司合作的,兩三千萬投資全是我一個人來籌集,壓力比較大,幾家公司合作能分擔一部分風險,也是利益共享,還可以資源互補,在制作上面我們公司有優勢,有的公司發行比較厲害,還有網絡以購代銷的方式合作,這樣大家勁往一個方向使,共同把這個事情做好”。
人才是核心競爭力
影視行業的人都了解目前這個行業不缺錢,缺的是好項目,所以創作人才成了各個影視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嘉禾世紀已經發展了將近十年,有成熟的制作團隊,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我們公司有固定的合作人才,像《手機》的編劇宋方金目前就跟我們合作,之前他都是改編劉震云的小說,現在正在給我們寫一個原創的劇本”。
如果說影視是一個產業,那每部作品都可以看成一件商品,不過王莉莉卻稱每部作品都像自己的孩子,“我是帶著感情去做的,我不能讓這個孩子光著屁股見人,我一定要在前期策劃到中間拍攝到后期包裝發行,各個環節都盡心盡力,不能說它是一件商品,就只顧賺錢不顧美觀了”。當然作為一門生意,也不能把電視劇當成一件藝術品來做,成本預算還是要控制的,“現在不光演員片酬漲,場地、道具等所有制作費都在漲,我們就要想辦法多拉一些資金,現在植入廣告是一個渠道,因為我之前是做廣告的,所以這方面還有些資源與創意”。
與王莉莉聊天聽她談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扎實”,或許這樣的公司發展比較緩慢,但是也比較穩健與長遠,在文化泡沫破碎之后,它們應該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