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黃守金帶領下,立時集團力推“精益成長(Leanfor Growth,包括穩健成長、質量優先、提升效率、優化收益四個方向),即在為既有的客戶跟股東提供價值的同時,減少企業內部的浪費,同時以更好的運營體制來滿足客戶的要求。“尊重當地的工作跟文化運作方式,這樣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也能讓企業更好地成長。”
1881年,世界著名涂料制造商——立邦公司成立,成為世界上最早的涂料公司之一;1962年,新加坡吳德南集團創始人吳清亮創辦立時集團,負責管理立邦涂料在亞洲區的所有業務活動。辛勤耕耘五十年之后,立時集團的業務發展已經覆蓋到了15個亞洲國家和地區,并先后建立了30多處生產制造基地,供應裝飾、汽車、工業等涂料產品年產量逾10億升,員工超過15,000多名。
高速的發展為立時集團帶來新的商機,也為其吸引來大量的人才。立時集團現任CEO黃守金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入的。
談及加入立時集團的初衷,黃守金坦言,立時集團較高的市場地位和良好的口碑,是吸引他的首要因素;再者,立時集團創始人吳清亮先生的家族,是新加坡非常有名的家族,在商場上以誠實守信著稱,黃守金對他們一直敬重有加。
此外,近年來,亞太地區經濟的迅速成長為涂料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大環境的繁榮讓黃守金看到了諸多潛在的商機,在他看來,加入立時集團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好機遇。2009年9月,黃守金正式加入立時集團,開啟了其在立時集團的創新之路。
他為自己設定了幾個目標:其一,為立時集團創造更有發展性的機會;其二,取得更大的業務與利潤成長;其三,延續創始人吳清亮的心愿,在企業社會責任(CSR)上進行實踐。
培育市場
1992年,立時集團進入中國市場,成立立邦中國。當時中國甚至沒有乳膠漆概念,大多數人還停留在使用油性涂料的階段,對水性涂料知之甚少。
還有一個現實的情況是,在中國涂料市場,大多數企業并沒有足夠的品牌意識,與歐美國家相比,處在雜亂生長的環境中;而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多數人認為涂料屬于工業用品,與日常人的生活關系不大,對品牌更是鮮有關注。
如何培育市場,成為當務之急。
廣告是能覆蓋到最廣泛受眾的傳播方式,于是,立時集團確立了用廣告培養水性乳膠漆市場的策略。
從進入中國起,他們就致力于把立邦打造成為中國涂料行業的領軍品牌,希望通過品牌打造改變人們對涂料產品的品牌認知,同時,也為中國這一龐大消費市場的培育奠定基礎。最初,立邦提出“立邦漆,處處放光彩”的品牌廣告語,強調立邦產品能夠在全國各地涂上靚麗的色彩,這一時期的市場培育,還處在滿足人們的涂裝需求層面;2007年,立邦更換品牌廣告語為“我的靈感,我的立邦”,強調立邦品牌的年輕化和時尚化,期望透過色彩帶給中國人更多在室內裝修上的靈感;2011年,響應消費者對于新生活更多的期待與主動性,推出“立邦,為你刷新生活”的全新品牌主張,更多地傾向于色彩和功能的溝通,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全套的色彩解決方案。
除了從品牌打造層面培育市場外,立時集團也試圖通過產品創新贏得消費者。
“凈味涂料”的概念就是立邦中國第一個提出的。具體而言,就是通過這一概念,將產品與健康和環保掛鉤,讓消費者在獲得實際利益的過程中,對品牌產生認可。
另一方面,為了讓消費者獲得與眾不同的個性化感受,立邦為中國消費者設計了與眾不同的特殊涂料。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DIY。“我們相信每個不同造型的誕生不單與產品本身有關,還與時刻伴隨的服務有關,這也是來自立時集團的涂料產品能夠帶給消費者真正與眾不同的感受的原因。”黃守金對這一創新頗為贊賞。
值得一提的是,立邦從2009年開始做的“為愛上色”項目。在這一項目中,立邦免費為山區希望小學重涂外墻,同時還捐贈“立邦快樂美術教室”。目前,立邦已經完成130所小學的涂刷,捐建33所希望小學,以及135所美術教室的建制。“‘為愛上色’的項目其實是始于吳清亮先生的一個小額捐款,持續到現在,我們不但踐行了自己在企業社會責任上的愿景,也為品牌建設做出良好的貢獻。”黃守金介紹道。在立邦的規劃中,未來他們更希望把“為愛上色”做成一個可持續性發展的公益平臺,吸引更多的企業和個人加入,去實踐立邦的經營理念。從初入中國,市場一片空白,到通過品牌打造、產品創新以及公益項目培育市場、贏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黃守金見證了立邦在中國成長最迅速的幾年。在這一過程中,立邦中國區總裁鐘中林成為立時集團在中國的得力猛將。“在開拓新興市場的時候,我們最看中的是一個對的領導者來管理與發展這個國家跟市場”,在黃守金看來,對的領導者負責市場人才的養成,組織的養成,才能夠確保整個集團的業務良性運作。
“聚焦”式運營
當然,對于立時集團來說,每一個國家的情況不同,聚焦的方向也有所不同。
據介紹,立時集團創造的年度營業額大約是28億美元,來自于建筑涂料及工業涂料。而在黃守金看來,不同國家的市場優勢不同,建筑涂料跟工業涂料營業占比也不同,這就要求立時集團在管理模式上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按照當地的工作習慣,有更好的表現,所以本土化也成為立時集團管理方式的重要特點。”黃守金表示。在此基礎上,“聚焦”成為立時集團運營的關鍵詞。
怎么理解所謂“聚焦”呢?首先,是指聚集在油漆和涂料行業,不做其他的產品;其次,專注亞洲市場,不到歐洲,或者其他區域市場來經營;第三,也是特別值得一提的一點——在中國市場實施“分社”計劃。過去,立邦中國是一個完整的事業體。2011年,在立時集團的推動下,立邦中國成功進行了“分社”計劃,將IU工業涂料(包括汽車涂料、工業涂料以及粉末)分離出來。“汽車涂料、工業涂料和粉末,都是一個小的市場區隔。因此,在客戶需求、產品要求、渠道要求等方面也不盡相同。”黃守金說:“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細化,可以更專注地進行市場運作。”
也正是因為這些聚焦措施的提出,團隊可以專注在小的事業體中,與客戶進行密切的互動,帶給客戶更高的滿意度,提供客戶更高的價值。而當每一個小的單位成長時候,都會使得整體業務運營有更顯著的成長。
“分社”計劃的成功嘗試,直接推動了這一計劃向泰國、印度等占比較高的區域蔓延。“在專注這件事情上面,我們發現可以通過不同的區域來整合各自的優勢,同時,各個區域之間還可以互相學習。”黃守金說。
談及未來3~5年的發展,黃守金表示,亞洲市場仍是一個高速成長的市場,“現在最大的議題是怎么面對經濟危機”。立時集團目前正積極推動一個新的企業文化,希望能夠做到“精益成長(Lean for Growth)”,即在為既有的客戶跟股東提供價值的同時,減少企業內部的浪費,同時以更好的運營體制來滿足客戶的要求。
“‘精益成長’分為四個方向,要達到的目標包括穩健成長、質量優先、提升效率,以及優化收益。”黃守金介紹道:“我們希望立時集團每個人都能尊重當地的工作跟文化運作方式,這樣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也能讓企業更好地成長。”除此以外,科技和產品的創新,以及品牌價值的提升,也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電子商務“一拉一”
立邦中國“分社”計劃向其他國家的推廣,與立時集團“一拉一”的管理策略不可分割。而在“一拉一”策略推動下,立邦中國還有一個成功經驗與其他國家分享,即立邦中國成功的電子商務運作模式。
2010年10月,立邦開始在中國構建網絡商店,其在淘寶商城(現名“天貓”)的旗艦店,以及立邦官方網站同步上線,立邦成為涂料界率先開展“送貨上門”整合方案的公司。
一般意義上,企業開設網購平臺,更多的是采取直營的方式,立邦中國沒有采取傳統的運營模式。“我們更多是為經銷商建立服務平臺,也就是說,網店的銷售訂單是由全國1600多個經銷商去承接并實現送貨的。”黃守金解釋道。而這也正是立邦能夠實現在24小時內把消費者所需涂料送到他們手中的保證。
截至目前,立邦中國天貓旗艦店2012年的銷售額已經達到3000萬,而按照立邦中國的規劃,這一數字在今年年底將突破5000萬~6000萬。據黃守金介紹,未來立邦中國的網絡商店,還是會作為經銷商的服務平臺,除了天貓這一平臺外,立邦中國還希望能夠朝更多元的平臺去發展。
關于“一拉一”策略的實施,有一個不得不重視的問題是,如何在傳承經驗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進行調整。
立邦中國電子商務的業務范圍,是以建筑涂料下的裝飾漆涂料事業部的產品為主。立邦中國的電商模式是透過架構共同的網絡平臺,由經銷商承接下單后的服務及產品的銷售。但是,每個市場的狀況不同,因此在這一模式的借鑒上,并不見得可以完全復制。
盡管電子商務發展迅速,但其在立邦直接銷售中仍舊只占不到1%的比重。電子商務對于立邦和立時集團來講是一個很特別的渠道,但必須考慮每個市場上消費者對于互聯網的普及程度,研究其生活習慣,了解其對電子商務的倚賴程度。“如果年輕人都不去商店購買產品的話,那么電子商務自然會成長得非常快。”黃守金說。
在黃守金的規劃中,立邦目前也許并不合適做電商成長的預期,但需要開始完善制度,為未來做準備,只有有了相應的流程系統,才能夠更好地讓消費者實現消費。“我們希望確保每一次電子商務交易發生時,物流、配送、供應體系、產品、服務質量等都能經過嚴謹的確認,實現品牌對消費者的承諾。”他說。
與此同時,還有一個需要把握的原則,就是保證現有渠道、經銷伙伴、事業伙伴的利益。立邦希望建立一個互惠的服務體系:一方面透過電子商務來做商業的銷售;另一方面,讓經銷商伙伴來執行貨品配送以及相關服務,一則保證他們的利益,二則使消費者獲得更好的體驗。目前,立邦中國的電子商務運營模式已經被推廣到馬來西亞和印度兩國。當然,這兩個國家的網絡環境不像中國這么活躍,因此在推廣上也不一定像中國這么順利,以印度為例,網絡基礎建設的限制是目前需要克服的問題。但是黃守金仍相信,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這一模式可以復制到亞洲區的15個國家和地區。
【鏈接】
“一拉一”(one pull one)是黃守金先生在立時集團內部所推行的一個獨特的管理模式,鼓勵集團內部各個國家和地區,將自己的成功經驗與其他區域分享,通過一傳一的方式促進集團的全面成長。以電子商務為例,目前,立邦中國電子商務的成功運作模式,已經推廣到馬來西亞和印度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