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北辰區華辰學校 苗 芊
擁有使命感和目標感才能帶給生命意義與價值,人們才能自主發展,人生才會充滿幸福。我們的理念:“辦和諧教育,為幸福發展奠基”;我們的追求:用人格鑄就人格,共同提升,享受幸福教育。愛因斯坦說“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
構建和諧社會的藍圖體現在教育上就是辦和諧的教育。和諧的教育是教育子系統在社會大系統中與其他領域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等關系的和諧統一,更是教育諸要素間的相融相生。順乎教育規律、順應生命成長規律,以師生為本,營造干群融洽、師生融洽、生生融洽的氛圍,立足師生身心健康,成就師生幸福,學校健康和諧發展。
何謂幸福?幸福是超越一切物質、名利與虛妄的,幸福決定于價值實現的快樂心境。根據馬斯洛需要理論,人們在滿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之外,還有一個最高的需求就是自我價值的實現。我校師生的幸福觀是“三個追求”:教師的幸福定位——生活追求高品位、專業追求高水平、育人追求高質量;學生的幸福定位——人格追求高素養,志存追求高目標,學能追求高效益。讓每一位教師長有所盡,想有所現,敬業篤誠,襟懷坦誠,博雅正氣,放眼世界。讓每一個學生身心健康,交往健康,修養進德,胸懷他人,感恩礪志,儒雅大氣。
何謂發展?成長即發展。人人要樹立“四個意識”:教師樹立大局意識、學習意識、科研意識、創新意識;學生要樹立主動發展意識、特長發展意識、全面發展意識、持續發展意識。
我們采取了“四維一體式”校園建設策略,即和諧環境、和諧管理、和諧育德、和諧教學,突出藝體特色,讓師生享受教育的幸福是我們的落腳點。
只有幸福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幸福的學生,教師是一種知識轉化與智慧增值的職業,是一種心靈浸潤與人性化育的職業。一所好的學校必須有一個優秀的教師群體。和諧教育的起點來自教師的專業成長。
我校把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作為學校發展的生命,積極為教師的成長搭建平臺,多渠道地提供學習機會,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和個人自學、學區專題講座、技能比武等多種方式促使教師迅速成長。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李鎮西、馬骉、趙謙祥、韓軍親臨學校,傳經授寶。學校特別利用寒暑假,讓教師多學科、多人次走出天津,走出國門。政治、數學、外語、地理、歷史5 個學科32名教師前往北師大、東北師大、華東師大學習,更新了理念,儲備了教育力量。不斷的學習使一批優秀教師脫穎而出。
凡是教齡5 年以下的教師必須拜師學藝,簽訂師徒協議書。學校每學期開展新教師的課堂教學展示月活動。由校長、主任、督導室老師、師傅組成的評課團對課堂進行診脈,掃除低效,追求優質。
每學期的技能大比武活動和教學研討會的舉辦,更好地展示了教師的教學個性、教學策略,讓教師們相互學習、獲得教學智慧,共同進步。“愛崗敬業”演講活動,促使教師重塑形象,重思使命。教師技能達標活動中,提升“兩筆兩講”能力,即規范粉筆字,美觀鋼筆字,“我的成長之路”演講,說課的比賽等,營造全校上下積極進取、互助互學良好氛圍。2008 年至今的星級課評選活動,貫穿教學的始末,有效地緩解了教師的職業倦怠,鞭策教師走出高原期,不斷創新。
學生是成就名師的最好的專家,而教師的反思促進這一過程的實現。教師需要行走在有效課堂管理和科學化管理之路上。我校每學期要求教師寫教育隨筆、教育敘事、案例分析,加強反思,讓教師在研究中主動尋求理論的支持,嘗試解決實踐中的問題,關注課堂、關注學生。
戴爾·卡耐基認為,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們的學識和專業技術,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善于處理人際關系。重視心理保健已成為當今社會的大趨勢。我校的心理咨詢室定期開展講座,進行問卷調查,及時梳理教師的煩躁情緒,堅持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證教師愉快工作。
我們向教師推薦了《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教育信息》等書和雜志。一個會學習的教師群體,才是學校不竭的動力。
每學期開學初,對教師進行業務及新理念的測評,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學校開展教師才藝大比武,棋類、球類、健美操等比賽,把教師的健康放在首位。教工舞蹈隊多次獲得北辰區一等獎。
立足學生身心健康,讓有特長的學生盡展風采,體驗教育的幸福。小學部追求學生個性發展,注重智力健康與肌體健康雙豐收;中學部立足學生的終身發展,授之以漁,把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作為學校發展的生命,正逐步探索出一種和諧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讓學生學得快樂是華辰學校教育工作者的追求。
在教學樓內我們開辟了“成長的足跡”、“身邊名師”、“每日一詩”、“科海泛舟”、“學法指南”、“二十四孝圖”等園地,每一個角落都體現出獨具匠心和高品位的文化信息,細節的熏陶與感染如春雨潤物。“讓學生在每一次駐足時,都會享受到精神的愉悅。讓每一寸空間,都洋溢著濃烈的求知氛圍”是教育者的追求。造型別致、情趣高雅的“馨香書苑”;活潑睿智、競中長才的“博弈軒”;揭示宇宙奧妙、演繹生物變遷的“生命時空”生態園更是思接千載,目睹四海。這里是更精彩的動態課堂,這里是詮釋和諧教學的最強音。
各班的布局更是異彩紛呈,彰顯活力,為學生創設了展示自我、張揚個性的平臺:“閱讀之星”、“風采比武”、“征集心語”、“中學生形象設計”等園地,提升了學生修養,涵泳了文化底蘊。學生在美的環境中成長,自然多的是書卷氣、正氣和大氣。
遵循“認知與身心相結合,認知與行為相統一”的原則,學校構筑了“以學校為基地、以社區為平臺、以家庭為橋梁”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以學生身體心理發展為基礎的德育課程化教育;以學生自主教育為手段的管理方式;以節日、紀念日為主線開展的各種德育活動,構成了華辰學校校本德育的主要內容。靈活多樣的教育活動,陶冶了學生的情操。保護母親河大型志愿者服務活動;迎奧運、促和諧、強體魄的文體活動;清明節緬懷先烈的教育;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話北辰以及“空中陽光”網絡夏令營等系列活動,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在“我們都是中國人、大災呼喚大愛”捐款中,全校師生捐款15.8 萬元。
我校的心理輔導工作,分為團體輔導和個體輔導,通過櫥窗、廣播、校報及多種活動進行宣傳,通過輔導,學生學會了正確認識與評價自我,對自己充滿自信。在遇到問題時,不再垂頭喪氣,而是比較快地調整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等。
第二課堂以人為本,關注人的自然發展,生命的健康成長,尊重獨特個性。中學開設了足球、籃球、排球、健美操、素描、聲樂、插花、歷史探索、語文朗誦、英語口語、數學創造等十幾個學科。小學開設了足球、籃球、排球、健美操、舞蹈、兒童畫、素描、聲樂、語文朗誦、英語口語、數學創造、書法等十幾個學科。學生在各個學科的學習中學到了很多的技能,并滿足了他們全面成長的需要。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努力創設和諧、融洽、歡快的人文氛圍,讓學習過程成為學生展現個性、表現個性、培養個性和塑造個性的過程,人文精神熠熠閃光。
我們改變大課間的單一模式,跳長繩、毅力長跑、踢毽子等增強了學生運動的熱情。體育班的學生在天津市運動會上連獲佳績。在人們的眼里,華辰學校的學生不僅學習好,運動也是全區一流的。
科技、文藝、讀書、生活四大模塊多角度的校園文化生活,讓學生在自主參與中,更健康、更道德、更智慧、更美好。青少年創新大賽、演講比賽、紅歌會、節目主持人大賽、模擬法庭辯論賽、手抄報、詩歌朗誦會、小海螺廣播等都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描繪生活,展望未來”紙制品創新大賽,“名著伴我成長”讀書大賽,硬筆書法大賽等活動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提升了學校的品位。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學校教學工作以“提升管理水平、創新常規工作、凝練學校特色、構建高效課堂”為主旨,努力優化工作方法,完善規章制度,力爭達到自覺執行制度的人性化管理。
小學實施“五步體驗教學法”;中學在推進“五步探究教學法”的基礎上提倡學科教與學策略的研究。實現了教師角色的轉變,體現了讓學生主動探究敢于質疑的特點,讓教育回歸到學生本位,尊重學生個性,關注學生終身發展,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探究,學會獨立解決問題,教師思考的是“怎樣教”,學生在想“怎樣學”。
專家點評、名師會診、校領導每天聽推門課,寫反饋意見,教師寫改進措施。二次備課制度在共案中求個性,授后再修改,集思廣益,把精品呈現給學生,課堂錄像后的微格分析等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水平。
每學期讓學生參與課堂評價。通過調研,不受學生喜歡的課及時向教師反饋,促使教師不斷完善自己。
堅持“科研興校,科研立校”是我們辦學的追求。要讓教師人人會科研,人人有科研,這對教師成長十分必要。教學中,教師們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提升。學校近幾年先后完成了不同級別的科研研究課題十余個。目前,我們提倡教師關注教育小現象,立足課堂搞科研,注重了科研的實效性,促使教師由“經驗型”向“專家型”轉變。
在研究中我們還發揮學區教研的龍頭作用,優化課堂結構,以學科組教研促進學區教研的開展,開展提高課堂效率的論壇、學區展示課、專題報告等,讓優秀資源全區共享。
在和諧教育方面我們還只是剛剛邁出了一小步,讓師生幸福發展將是我們不懈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