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宇
(黑龍江省七臺河鐵西煤礦,黑龍江 七臺河 154600)
我國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煤炭資源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煤礦能源在一次能源的構成比例中,具有絕對的優勢,就目前我國煤炭資源的儲量以及開采利用趨勢來看,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我國一次能源的消費結構中仍將以煤炭能源為主。如何進一步發揮煤炭資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主導地位,就必須努力提高煤炭資源的安全生產能力,保障煤礦生產事業的安全有效進行,促進煤礦開采企業的健康發展。近年來我國煤炭資源開采安全事故頻發發生,極大地阻礙了我國煤炭開采事業的穩步發展,為此我國煤礦開采企業必須在發展的過程中進行深刻的反思,分析目前煤礦安全生產存在的問題,找尋提高煤礦安全生產的具體對策,扭轉煤礦開采安全事故頻繁發生這一局面,促進現代煤礦開采事業的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在市場需求的刺激下,我國煤礦生產總量逐年創新高,但煤礦生產能力和水品卻沒有得到明顯改善,一些中小煤礦企業開采技術落后,煤礦開采企業忽視了對開采技術的更新換代,導致開采企業生產能力下降,企業長遠發展受到制約。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與產業結構化調整的刺激下,近年來煤礦生產行業發展很不景氣,受煤礦生產環境的影響,部分技術人員以及技術管理人員的流動性較高,長期以來技術管理工作被忽視,開采企業內部欠缺技術人才,這就導致煤礦開采工作進行時缺乏技術人員的指導,不合理的采掘布置以及采掘失調問題在開采環節被暴漏出來。
煤礦開采企業在進行煤礦開采工作時,缺乏現代化的安全生產管理理念作指導,對煤礦生產的安全性與煤礦企業經濟效益之間的內在聯系缺乏足夠的認識。在煤礦生產工作中違反《煤礦安全規程》中具體規定的問題屢有發生,為安全煤礦安全生產埋下了安全隱患。為此在進行煤礦開采時要在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理念指導下進行。
目前在我國煤礦開采生產一線進行開采工作的人員多是來自農村的農民,農民長期從事農業生產,從事煤礦生產工作沒有經過嚴格的開采培訓,所掌握的開采技能不夠規范,沒有樹立正確的安全生產意識,在生產過程中對潛在的安全隱患沒有足夠的防范意識,在生產過程中由于不規范的開采作業還容易釀成開采事故,影響煤礦的安全生產。
目前我國煤礦企業的性質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政府在對煤礦企業所進行的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地方政府監管部門在執行監管工作時,某些監管工作人員貪圖小利,往往存在一些徇私舞弊行為,導致煤礦安全生產監管部門的職權得不到有效的發揮。此外煤礦企業自身缺乏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體系,對安全管理工作的具體內容、權責分配、獎懲機制沒有明確的規定,導致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混亂,無法有效地落實安全管理工作。
我國煤礦大多深埋于地下,露天煤礦僅占我國煤礦的一小部分,由此決定了我國煤礦開采工作難度系數較大,在進行煤礦開采時,井下作業受瓦斯濃度過高的影響,導致煤礦開采工作的難度進一步提升,若想保障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投入大量的安全保障措施,采用先進的安全生產技術。但我國中小煤礦居多,對因煤礦安全生產所導致的煤礦開采成本提升這一問題,中小企業不愿意買單,導致我國中小型煤礦開采單位安全生產投資資金嚴重不足,生產設備老舊,生產技術落后,給安全生產埋下了隱患。
煤礦安全生產法治化包括立法、執法、守法三個方面的內容,而立法是法治的根本依據。我國由于長期以來政企不分,煤礦安全監察與管理不分,因此難以正確處理好安全與效益的關系。且行業主管部門在對煤礦進行安全監察時,主要依賴于大量規范性文件和行政命令,很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監察。因此我國應盡快建立與健全安全生產監督法律法規,建立一個監察有力的職業安全監察體系,監察隊伍開展工作時要按照“思想過硬、作風優良、業務精湛、訓練有素、執法嚴明”的要求來執行工作,以便更快的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狀況穩定好轉。
要想實現煤礦安全生產,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改進采煤工藝,大力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大中型煤礦應以發展綜合機械化采煤為重點,加大采掘、機電、運輸等主要設備的技術升級和更新改造,提高裝備現代化水平。具體措施有:加快發展現代化礦井裝備,制定技術改造規劃;積極推進煤炭生產工藝改革,推廣新工藝和新技術;加快建立安全監側監控系統,對礦井上下各環節主要設備運行狀態和瓦斯、煤塵、火、水、頂板壓力等災害實行全過程、全方位監測監控。
在煤礦生產過程中,減少人的不安全行為的主要措施就是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教育,加強對煤礦企業法人的安全意識、全體煤礦職工安全生產技能和煤礦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意識和技術知識的教育培訓,使人人都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識。職工自主保安意識和自主保安能力直接制約著現場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抓好職工自主保安教育,自覺規范作業行為意識,從源頭上抓好事故的預防,這是保障煤礦安全生產的關鍵之所在。另外要高度重視專業人才培養,當前煤炭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嚴重短缺,要積極與煤炭院校聯合辦學、委托培養、對口單招、脫產培訓、函授學習等方式,培養高層次管理人員、技術骨干和專業技術人員。
安全生產管理具有跨行業、多樣性、復雜化的特點。安全重在管理,管理重在現場,現場重在落實生產活動。作為生產活動主體的各類技術和操作人員,由于受煤礦環境因素和自身條件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經常會有各類不安全行為的發生。過去傳統的安全生產管理是被動的安全生產管理,是在工人生產過程中采取安全措施或事故發生后,通過總結教訓,進行“亡羊補牢”式的管理。當今,科學技術迅猛的發展,新的危險源不斷出現,發生事故的誘因很多,傳統的安全生產管理模式已難以適應這種新的變化。所以各級領導和管理人員必須經常深入現場,靠前指揮,加強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復雜,意義重大,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將是我國煤礦開采事業發展過程中需要長期關注和研究一項重要課題。政府監管部門、煤礦開采企業、開采工作人員、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人員要同心協力,共同致力于我國煤礦安全生產事業的發展,努力為我國煤礦生產事業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和諧的、安全的生產氛圍。
[1]劉忠寶,曹慶貴.煤礦安全目標管理的實施與控制研究[J].工業安全與防塵,2000,(02).
[2]石建文,桂祥友.煤礦安全管理方法及問題研究[J].工業安全與環保,2008,(01).
[3]賀亮.現代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的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