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劍清
(江西省吉安市建筑安裝工程總公司,江西 吉安 343000)
近年來,隨著大批的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的建設,開發商為提高建筑用地率,加之國家有關規范對基礎埋置深度和人防工程的要求,多層、高層、超高層建筑地下室的設計必不可少,有的地下建筑甚至有三四層,深的達十多米,于是,地下建筑開挖時的深基坑支護成為一個必要的施工過程。但由于深基坑支護為臨時建筑,不在建筑主體施工的范圍內,為節省投資、降低成本及加快進度,業主、施工單位往往只強調基坑支護施工的臨時性,而忽略了基坑支護施工的重要性、復雜性及風險性,認為只要基礎工程完成時,基坑支護未垮掉便解決問題,有的施工單位甚至認為挖一個大坑、簡單地處理一下坑壁即可,致使深基坑施工時安全質量事故時有發生,不僅延誤了工期,還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深基坑支護結構選擇,一般應先考慮本單位現有施工機構,優先考慮本工程基礎樁相同類型樁作為基坑支護結構,如工程樁采用鋼筋混凝土灌注樁,則基坑支擴結構應盡量選用這種樁型,其直徑可相應選用較小直徑,這樣可減少進退場費用。當基坑較深圍護樁布置允許時,應盡量選用兩排支護樁,這種布置方式力學性能較好,前后排樁與樁頂圈梁形成剛架結構,樁間土參與協同工作。改善圍護樁的受力狀況,達到減少樁的配筋量。當圍護樁要求達到防滲要求,基坑深度小于7m,地表雜填土中磚瓦碎片含量較多時,不宜單獨選用水泥攪拌樁,攪拌樁改為水泥注漿。北方粘土地區,基坑較深,可選用鋼筋混凝土樁加錨桿支護形式,但南方一般不適用,可選用大直徑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樁頂加鋼筋混凝土圈粱,轉角處加斜支撐。凡是地基土為淤泥,且基坑又較深時,不宜選用鋼板樁,選用鋼筋混凝土地下連續墻。工程造價較高,可選用大直徑兩排鋼筋棍凝土灌樁,中間加水泥攪拌樁(互相重疊150mm以上,以便形成防滲幕墻,且參加灌注樁協同工作,具有良好力學性能,當條件允許時,用井點降水作為輔助手段)。圍護樁的選用應經過多方案比較,根據實際情況,包括周圍環境和地質條件,選用經濟效益最佳的支護方式。
基坑支護體設計要根據實際施工需求,結合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及重要性系數科學嚴謹的制定設計方案,應充分做到以下幾點:
2.1 充分利用新技術、新理念,具體事物具體分析,不要生搬硬套傳統的設計理念。在現今的深基坑支護結構的設計領域,還沒有公認的、權威的的計算公式,基本上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深基坑支護結構的設計要區別其他設計領域,要改變傳統觀念,利用施工監測反饋動的態信息指引設計體系。
2.2 重視支護結構理論和材料的試驗研究,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正確的理論必須建立在大量試驗研究的基礎之上。在深基坑支護結構的實驗方面,我國與發達國家有較大距離,還有大量的路要走。不過,我國由于經濟的飛速發展,大量高層超高層建筑拔地而起,所以積累了擁有大量的第一手施工數據,但缺少科學的測試數據,無法形成理論,我們以后一定要重視。
2.3 勇于創新,設計支護結構時,開拓思路,多進行新的嘗試。在施工中深基坑支護結構各元素往往是相互結合的,各結構相互結合,這就要求我們從全局出發,尋求新的設計思路,探索更好的計算方法。
基坑支護是一種特殊的結構方式,具有很多的功能。不同的支護結構適應于不同的水文地質條件,因此,要根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選擇經濟適用的支護結構。
深基坑支護的施工流程一般包括:施工前準備、支護樁的施工、聯系梁等的施工、錨桿的施工、土方開挖。支護樁一般采用人工挖孔樁,然后用鋼筋混凝土做護壁。聯系梁施工時,先開挖基槽,經驗收合格后,進行抗滲墻混凝土的澆筑,最后再對聯系梁施工。基坑挖至錨桿標準高度后,開始進行鉆孔、制作錨頭、穿錨索、注漿,安裝連系梁,穿外錨具,然后錨固,最后進行錨桿試驗。土方開挖要采用分層開挖,對挖出的土方要隨時挖出隨時運走,把土清理干凈。
在施工整個流程中中,需要對工程進行實時監測,隨時掌握工程情況,確保安全并對后來工作提供決策指導。
施工階段是項目實施的關鍵階段,監理工程師應根據地質勘探資料和當地水文氣候條件,結合當地深基坑工程施工的經驗和條件,確定工程的關鍵項目,要求施工單位制定專項施工方案報監理機構審核,并強調要制定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
深基坑工程包括挖土、擋土、圍護、防水等環節,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誤都有可能導致施工失敗,甚至造成事故。施工單位要嚴格按照施工規程、經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及相關的技術規范組織施工,對各施工要點要制定具體措施,并加強過程控制。例如,確定土方開挖方案時,應對周圍建筑物、構筑物進行拍照和錄像,對地質勘測報告、周圍建筑物及地下設施情況等信息進行分析,對特殊土質需精心組織施工,膨脹土地區不宜在雨季開挖,軟土地區分層開挖的深度不宜太大。若挖土高差太大或挖土進度過快,極易改變土體原來的平衡狀態,降低土體的抗剪強度,可導致土體快速滑移,這樣不利工程監控,易造成坍塌事故。
在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地下水對深基坑工程施工帶來的危險程度是相當高的。地下水的來源一般為上層滯水、潛水、承壓水、雨水及基坑周圍的滲漏管道水,由于水的來源復雜,枯水期和豐水期水位變化的影響,在制定止水方案時應從深基坑工程的防水、降水和排水三個方面考慮,根據地質勘察部門提供的地質資料,深入分析地下水的成因,了解深基坑周圍環境,對周邊有建筑基坑,宜采用以堵為主,抽水為輔,否則會導致基坑周圍土體與水體的流失,使建筑物不均勻沉陷,甚至發生坑底流沙、管涌等現象,增大了處理難度,拖延了工期,反之,以降水為主。
深基坑圍護安全系數的確定由設計者自定,作者認為安全具體確定應與現場具體情況而定,當基坑附近有建筑物或煤氣等市政管網。工程地質報告中提供土質參數較差時,應選用較大的安全系數。作者認為不能盲目套用工程地質報告有關參數,應對現場土質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合理地選用各種土質參數,特別是土的內聚力c值,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折減,以提高計算結果可靠性,提高支護結構安全系數。
基坑工程是建筑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深基坑工程施工的成敗往往事關工程全局。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可靠,直接關系著高層建筑的安全性、穩定性和長久性。深基坑的支護工程要從支護的設計和施工兩面著手,確保質量。良好的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是整個工程施工順利的前提與保證,是整個龐大工程的重要開端。因此,加強對建筑深基坑施工技術的認識與研究意義重大。
[1]陶聿君.對深基坑工程支護技術的論述[J].四川建材,2006(4):148~149.
[2]張雪松.建筑基坑支護工程安全的影響因素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13):262.
[3]龔曉南等著.深基坑工程設計施工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