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
(阜新煤礦技工學校,遼寧 阜新 123000)
RFID即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這是一種可以替換現有傳統條形碼的技術,它通過非接觸和非線性可見的方式來傳送標識資料,以達到身份識別的目的,這項技術在圖書館自動化中的應用還比較新穎。最基本的RFID系統一般由電子標簽(Tag)、閱讀器(Reader)、天線(Antenna)三部分及外圍計算機處理系統組成。其中,RFID電子標簽是在任何RFID系統中最重要的環節。每個標簽具有固化在芯片中的全球唯一的識別號(ID),無法修改、無法仿造。標簽中保存有待識別物品的電子數據,附著在待識別物體上標志目標對象。標簽依據電源供應的方式分為有源與無源標簽兩種,相比有源標簽,無源標簽具有體積小、壽命長、成本低等優勢。目前應用在圖書館的主要是無源RFID標簽。RFID系統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需人工干預。該項技術目前廣泛應用于軍事、物流、交通等各個領域,極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1 多標簽、遠距離識別。條形碼只能記載產品簡單的背景,是只讀的、需要對準掃描、一次只能讀一個;而RFID閱讀器一次可以識別幾十甚至上百個電子標簽,可擦寫,使用時不需對準掃描,全天候使用,可不需人力介入操作。RFID技術可以在較遠距離利用射頻信號的穿透性識別電子標簽,與條形碼相比,電子標簽具有省時、省力、運行高效的優勢。
2.2 抗污損,壽命長。條形碼技術中,標簽容易受到磨損或沾污,使其光學特性改變,嚴重影響識別效果,縮短標簽壽命。RFID技術中,標簽具有很強的抗污能力,不易損壞,壽命很長。
2.3 存儲資料容量大且資料可更新。電子標簽的最大存儲量可以達到兆字節,可以輕松存儲圖書的詳細信息;相比較而言,條形碼技術中,標簽儲存數據量很少,一般僅存幾個字節的標識符信息,而且內容不可更改。電子標簽可以多次添加、修改、刪除儲存在標簽內的數據,并可重復擦寫l0萬次。
2.4 體積小,隱蔽性好。條形碼的信息存儲方式及讀取方式限定了其大小及粘貼位置;RFID則不需要為了方便辨讀而限定其外形和大小。
2.5 安全性好。RFID標簽讀取方面皆有密碼保護,高度安全性的保護措施使其不易被偽裝和更改。
RFID技術所具備的獨特優勢使其在圖書館領域有著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RFID給高校圖書館帶來的好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RFID標簽通過非接觸方式采集信息,這樣就簡化了資源的處理手續,加速了工作處理,使得流通變得更加快速,簡單和準確,處理過程高度自動化。RFID閱讀器可同時讀取多個RFID標簽。這就加速了流通業務的過程,就意味著在進行借入或者借出處理過程中幾本書籍可以同時處理,讀者歸還和借出圖書或多媒體資料更方便、快捷。
3.2.1 容易查找不在架上或者亂架的圖書。利用無線電波感應,使得圖書查找工作較為容易。在開架書庫,讀者翻閱了圖書未放回原處造成錯架亂架是常有的現象,工作人員經常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整理書架,大大增加了工作量和勞動強度。利用RFID技術,把圖書的存放位置記錄在RFID標簽中,工作人員日常巡架整架工作中,借助手持式閱讀器可及時發現放置錯架的館藏資料,有效維持館藏正確位置。
3.2.2 簡化圖書盤點工作。由于條碼閱讀器必須在近距離而且沒有物體遮擋下,才可以識別條碼,因此盤點時需從書架上將每一本書取出。而RFID標簽以無線電波傳遞信號,并可一次讀取數個RFID標簽數據,利用手持式閱讀器逐一經過書架,即可讀取架上資料的相關信息,簡化了圖書盤點工作。
安全管理包括門禁系統、圖書私夾檢查、借閱登記遺漏檢查等方面,大多通過磁條技術實現。利用RFID技術,可以更好地實現磁條技術的功能。圖書借閱后,圖書RFID標簽中,借閱狀態信息被設置,出口閱讀器可根據此信息判斷被檢查圖書是否為私夾或借閱記錄遺漏圖書,從而做出報警動作。同時,可以根據借閱者自身RFID標簽和攜帶圖書的標簽,從借閱信息數據庫儲存的記錄信息中,判斷這些圖書是否是該借閱者所借,進而給出相應處理措施。RFID系統則可以更有效地降低圖書的防盜成本,提高圖書安全管理的效率,體現在:
RFID防盜系統直接對RFID標簽進行識別、監視和處理,省去了以前既貼條碼又加裝磁條的麻煩。RFID安全系統的識別統計功能可分析讀者結構和圖書館利用率,并為讀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采用RFID系統雖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圖書館工作效率,但圖書館在推廣應用RFID過程中也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4.1 成本問題
RFID系統過高的成本是阻礙其在圖書館推廣應用的主要因素。雖然RFID標簽生產成本有不斷下降的趨勢,但目前每個無源電子標簽成本,相對于條碼、磁條來說價格還較高,對于藏書規模大而經費有限的圖書館來說無疑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再加上RFID系統其他的相關設備,如相關應用軟件及讀寫器、自動借還書設備等也需要一筆巨大的投入。
4.2 標準問題
標準是大規模普及應用的前提,缺乏全球統一標準已經成為目前阻撓RFID產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素。目前,RFID行業標準以及相關產品標準還不統一,電子標簽迄今為止仍沒有形成一個全球統一的標準,這也使RF1D產品互不兼容,阻礙了未來RFID產品的互通和發展。因此,標準的統一和相互兼容成為當前重要而緊迫的問題。我國目前也正在加緊RFID標準的測試和制定。
4.3 RFID系統和現有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的整合難度大。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ILAS)在設計時是以條碼技術和磁條技術為基礎的,RFID系統則是以RFID標簽技術為基礎,二者在通信協議、接口等方面需要整合,如果沒有一定的技術力量很難完成這方面的工作。
4.4 隱私問題
當讀者持有RFID借閱證進入圖書館時,讀者的資料信息就暴露在所有閱讀器的感應范圍內,任意一個RFID閱讀器都有可能通過識讀用戶身上的RFID標簽獲得用戶既往的借閱記錄和目前持有的館藏資料信息,比如目前該資料被哪位讀者在哪里使用等,讀者在圖書館內的活動幾乎都是透明的,而這些信息可能是讀者不愿意被檢測的,圖書館有侵犯讀者個人隱私之嫌。
應該看到,RFID能更好地提高圖書流通管理和典藏管理的工作效率,使得圖書館管理員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為讀者提供服務,為圖書館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但任何一種新技術,在誕生初期都會面臨諸多問題,只要合理地設計,縝密地應對,就能有效規避這些問題。隨著RFID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必將給圖書館的傳統服務帶來極大的變革并注入新的活力。
[1]姚軼群,吳曉輝.在圖書館應用RFID技術的可行性探討 [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14).
[2]甘琳.RFID技術在圖書館的創新應用[J].圖書館論壇,2007(3).
[3]張華,魏臻.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及其應用[J].計算機安全,2007(7).
[4]劉英華.無源RFID識別技術與圖書館文獻管理[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