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建剛
(無錫市羊尖中學,江蘇 無錫 214000)
“連環畫”是我國傳統的民族文化藝術,是文學和圖畫相結合的經典藝術,是一門獨立的文藝學科。連環畫教學對于發展學生的觀察力、口語表達能力、思維和想象能力、豐富有關的知識、培養良好的品行與情感等,都有非常好的作用。我在進行關于連環畫教學的課題研究。希望能引導他們把一天中影響最深刻的喜悅或哀愁有選擇地通過連環畫的形式記錄下來,讓他們自己成為故事中的主角,那會是怎樣令人欣喜若狂?于是連環畫走進了我們的課堂。
一、介紹連環畫名家。
趙宏本生前曾任上海美術家協會藝委會顧問、上海長樂畫苑副主席,四大名旦之首。16歲起便從事連環畫的創作。早在四十年代,其震懾人心的技藝大量創作了為布衣百姓所喜聞樂見的畫作,如《阿Q正傳》、《雷雨》、《上海即景》、《天堂與地獄》,成為當時連壇“四大名旦”之首。新中國成立后與錢笑呆先生合作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更是風靡神州,以至男女老幼無人不曉。陳光鎰江蘇南京人,他從小來滬學徒,起初在上海一家印刷廠學工商美術。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他便自編自畫一些連環畫,隨后就以畫連環畫為生。他的第一部連環畫作品叫《獅兒》。他以引人發噱的滑稽題材取勝,他的滑稽連環畫最能吸引兒童讀者。他別開生面創作的滑稽連環畫,聞名全國,被譽為連環畫“四大名旦”之一。代表作品:《?!?、《豹》、《雨》、《雪》、《科學封神榜》、《小皮匠》、《金玉樓》、《杏兒救主》、《亂世小俠》、《洋囡囡》等。
南顧北劉之大家——劉繼卣技法精湛,依據傳統而不拘泥傳統,融中西繪畫于一體,自成一派?!端煻础?、《武則天》采用多種線描技法融一體,以表現金鑾殿金碧輝煌,人物服飾雍容華貴,而《窮棒子扭轉乾坤》則可以看出樸實簡練的繪畫風格。
他秉承家學(其父劉奎齡,以擅長畫鳥獸而聞名于中國畫壇),在描繪連環畫中所出現的鳥獸,可謂得心應手,技高一籌。其“劈筆絲毛”技法,是由其父劉奎齡獨創的一種特殊繪畫技法發展而來?!端煻础?、《筋斗云》中群猴的皮毛,《鬧天宮》中孫大圣的面部都采用了這種技法,表現出了細膩入微的質感,令人叫絕。
劉旦宅是畫壇大師,他的繪畫題材涉獵廣泛,山水、花鳥、走獸無一不精,尤擅人物畫。他自建國初開始投入連環畫的創作,在連環畫的人物塑造、繪畫風格等方面做出了探索和貢獻。代表作有:《屈原》、《李時珍》、《雌雄劍》、《木蘭從軍》、《三國演義》(封面)。
通過對連環畫大師的介紹,對他們作品的欣賞,他們奇聞軼事的介紹,讓學生了解趙宏本繪畫風格寫實,線條運用流暢,對人物的描繪注意細節,對場景的處理講究透視效果。沈曼云的畫風比較灑脫,對人物的描繪采用的是夸張變形的漫畫式方法,同他表現的作品比較和諧。錢笑呆的作品以古裝仕女見長,他繪畫時,先以線條勾勒出輪廓,然后填上色彩,用筆細膩,著色鮮艷,能夠比較傳神地描繪出人物的內心世界,給連環畫壇帶來一股清新的美的春風。陳光鎰的繪畫風格基本寫實,在用筆上比較簡潔,其作品構圖新穎,動感強烈,線條在畫面上與人物和氣氛融為一體。劉繼卣學過多年西洋繪畫,他汲取西洋繪畫技法,并與中國畫的傳統技法相結合,形成了自己的創作風格。他創作的連環畫題材廣泛,揮灑自如,線條流暢,意境傳神。劉旦宅繪畫題材涉獵廣泛,山水、花鳥、走獸無一不精,尤擅人物畫。賀友直的創作題材廣泛,畫風寫實。他的構圖既富于變化,又講究章法;他筆下的人物既追求形似,又追求神似。同學們通過欣賞,了解了連環畫大師們的風格特點,連環畫創作手法的多樣化,連環畫所蘊涵的豐富的知識和文化底蘊,提高了鑒賞連環畫的能力,學生們學習連環畫的興趣提高了很多。
二、比較欣賞連環畫作品,了解連環畫的優劣,提高對連環畫的鑒賞能力。
《群英會》——這部《三國演義》中封面最多的分冊,講述周瑜見曹軍勢大,不宜力敵,利用曹操說客蔣干,行使反間計;又使黃蓋、闞澤詐降,諸葛亮更從旁助力,為赤壁大戰打下勝利基礎。
1979年三版三國之時,第二張封面也不見了,于是韓敏為之繪制的第三張封面圖(2),韓敏畫風立體感很強,尤其是鎧甲,充滿了金屬質地,《群英會》真是匯群英啊,封面相比是越畫越好了。
時間到了1983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連環畫開始出口了,首選的英文版三國連環畫就是這本《群英會》。出口是展示國力的時候,當然要認真負責了,韓敏又在自己繪制的《群英會》封面基礎上再次精繪,于是就有了這24開的外文版《群英會》封面的圖(3)。

圖(1)

圖(2)

圖(3)
這張封面構圖與第三張幾乎一致,但精細度則大不相同,周瑜換了發束,換了鞋,加上了前襟,后面的帷帳加上了繡紋。三幅《群英會》封面作品,都很精美,同學們通過比較,覺得第一幅在構圖上不如二、三幅構圖好,在人物表情,細節刻畫上第三幅最精美。
三張同一題材的連環畫封面比較欣賞,學生通過比較,對連環畫作品的優劣有了比較直觀的了解,通過欣賞,孩子們的連環畫鑒賞能力呈現出一個由低到高延伸的梯度,為他們的連環畫創作奠定了基礎。
三、設定題目內容,讓學生繪畫。
前期的調查已顯示:學生對漫畫的熟悉程度遠遠高于連環畫。我們不用回避這一問題,況且漫畫確實有它的優勢,它的畫法比較簡單,多以單線描為主,具有板式靈活的特點。著手進行連環畫創作活動時,首先讓學生進行連環漫畫創作,既不會脫離學生的原有水平,又能夠了解學生所擁有的創作能力和繪畫水平。
例:2011年學生創作的優秀作品:

其實他們在連環畫創作過程中還有許多問題,如多數孩子的作品的表現形式是對一般敘事性內容進行程序性的記錄,缺少局部的描寫和細節的刻畫;其次是題材的選擇上都是一些生活中的瑣事,甚至有些雷同,缺少針對性和獨特性;最后所表現的畫面都是大場景處理,輔助的背景往往被看做重要對象來表現,主要的人物卻是輕描淡寫,這就有了“喧賓奪主”的嫌疑。
四、確定表現主題,建立合作小組進行繪畫。
集體合作的連環畫創作活動必須有合理的組織工作,特別在以班級為創作單位時,以下幾個環節尤顯重要:首先,在學生分頭查找資料后一定要進行資料的分析和整理工作,然后讓部分學生編寫連環畫的腳本,并將編好的腳本分給所有的學生;其次,統一素材:確定主要人物的相貌、服飾等,確定主要道具的造型、作品的基調,統一格式和版式等,以便在后期制作和裝訂時不至于混亂。最后,在學生分頭創作時,要調整和回顧學生的創作過程,不斷展示和分析制作的較快較好的學生作品,可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鑒于連環畫設計的過程是一個將文字轉換成圖像的過程,也就是一個從抽象思維轉換到形象思維的過程,想象力和創造力便在這個轉換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術教育家羅·菲爾德就曾經指出:“藝術教育的目標是使人在創造的過程中,變得更富于創造力。”
小組創作讓孩子們重溫了逝去的歡樂,他們已不再為無厘頭的夸張造型而沾沾自喜,他們從進入視覺寫實主義階段開始就追求一種“生活的真實情趣”。當我們看到孩子們將連環畫創作自覺地作為宣泄情感的一種形式時,我們感覺到了教學的快樂。
[1]介子平.退色的記憶——連環畫[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2][美]艾略特·W·艾斯納著.兒童的知覺與視覺的發展[M].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3,(2).